孔雀开屏是什么意思(孔雀开屏是求偶行为)
孔雀开屏是什么意思(孔雀开屏是求偶行为)
孔雀是动物园里最受欢迎的动物了。无论什么时候去动物园,都会看到孔雀的笼舍前面围了好多人,有些人甚至在敲打笼舍的玻璃或者铁丝网,希望刺激孔雀尽快开屏。那么,你知道为什么孔雀会开屏呢?现在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为什么孔雀会开屏呢?
孔雀开屏主要是为了求偶需求,是生殖腺分泌的性激素导致的,只能是发生在雄孔雀身上,一般在3-4月份开屏现象最多,除此之外也是一种防御行为,受到惊吓时,会开屏进行示威。
为什么孔雀会开屏?孔雀开屏是求偶行为!
孔雀开屏用来求偶的,吸引雌孔雀的注意同时也是一种防御行为,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就此进行过解释,这就是有名的“性选择”假说。他认为,在实行一雄多雌婚配的鸟类中,每只雄鸟所交配的雌鸟数目越多。产生的后代也越多。因此,任何能使雄鸟与更多雌鸟交配的特征都有利于繁殖后代,而雄鸟的鲜艳色彩就是这样的特征,因为雌鸟似乎更乐意与装饰华丽的雄鸟交配。
求偶行为:
这也是孔雀开屏的主要原因,一般只有雄孔雀会开屏,因为雌孔雀一般都其貌不扬的,没有那么华丽而修长的尾部羽毛,由于雄孔雀的生殖需求,需要利用美丽的羽毛来展示自己,以此获得雌孔雀的欢心。所以一般孔雀在春天开屏的次数更多。
防御行为:
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孔雀羽毛都是带有眼状斑纹的,并且有多种颜色组成,蓝,绿,黄,红等,当孔雀遇到攻击时,它们就会不停的抖动羽毛,发出沙沙的声音,伴随着一个个“眼睛”不停抖动,就会让敌人产生一定的畏惧。
受到惊吓:
一般来说当游客惊吓到孔雀时,孔雀也会出现开屏的反应,经科学家研究,特别是穿着鲜艳衣服的人,或者大声嬉笑,都会惊吓到孔雀,它们就会开屏示威,就像母鸡为了保护小鸡,有时也会炸毛一样。
为什么孔雀不可以飞?
孔雀虽然属于鸟类,但是它的翅膀羽翼并不发达,因为大部分的孔雀都生活在云南的河谷或者灌木森林地带,而茂密的树林是不适合飞行的,也不需要过强的飞行能力的,再加上雄性孔雀为了求偶而生的尾巴,长度占到了身体的60%,也是很不适于飞行的。
但是孔雀是能飞的,只是飞行的距离较短。它的腿特别强壮发达,因为经常疾走。而且孔雀走路的样子就像鸡一样,一边向前点头,一边走。它们一般是群居,主要以树叶,蘑菇,昆虫等为食,磁性孔雀是没有尾屏的,也不像雄性孔雀那样华丽,大多呈现棕褐色。
德国动物学家伯恩哈尔德·格日梅克也认为孔雀开屏是求偶的需要。他对孔雀的生活习性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当一只雄孔雀走近雌孔雀栖息的大树或峭壁时,先是身子略向后倾斜,然后展开自己美丽的彩屏,以便让高处的雌孔雀们俯瞰到五彩缤纷的尾羽,而灰褐色的雌孔雀并不漂亮。
-
- 房屋风水学入门(这些入门级知识你知晓吗)
-
2022-11-04 18:50:48
-
- 梦天实验舱完成发射前全区合练 各系统准备就绪
-
2022-10-31 06:58:55
-
- 下学年香港学校聘用教师须通过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考试
-
2022-10-31 06:56:40
-
- 旺组词有哪些 旺组词和拼音以及意思
-
2022-10-31 06:54:24
-
- 土耳其竞争管理局对 Meta 处以 1860 万美元罚款
-
2022-10-31 06:52:09
-
- 美日韩认为朝鲜可能即将进行 2017 年以来第一次核试验,外交部回应
-
2022-10-31 06:49:53
-
- 公交司机半路停车买桂圆,上车后边开边吃,公司:该行为属于违规
-
2022-10-31 06:47:37
-
- 泼水节打一字是什么字 谜底的正确答案是什么
-
2022-10-31 06:45:22
-
- 普京最新发声!45 家银行,被列入制裁名单
-
2022-10-31 06:43:07
-
- 抖音1433223是什么意思
-
2022-10-31 06:40:51
-
- 普京指挥应对大规模核打击训练
-
2022-10-31 06:38:36
-
- 俄黑海舰队遇袭,“粮食通道”危险了
-
2022-10-30 23:56:09
-
- 重磅!因乌方在英专家参与下对黑海舰队袭击,俄国防部:俄暂停执行从乌港口出
-
2022-10-30 23:42:30
-
- 已致 149 人死亡!事故现场超 10 万人聚会,画面曝光
-
2022-10-30 23:40:27
-
- 一名中国公民在韩国踩踏事故中遇难
-
2022-10-30 23:38:24
-
- 河南多地致信本地在郑州富士康工作人员
-
2022-10-30 23:36:21
-
- 俄外交部:英国参与袭击黑海舰队 俄方正在制定回应措施
-
2022-10-30 23:34:18
-
- 外媒:马斯克在 Twitter 下令进行全公司范围内的裁员
-
2022-10-30 23:32:15
-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353 例
-
2022-10-30 23:30:12
-
- 准“ 70 ”后、学者型官员,三省市迎来重大人事变动
-
2022-10-30 23: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