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李一男造车未死心,还在接洽新资质,希望明年交车

2022-12-12 12:37 来源:网络 点击:

李一男造车未死心,还在接洽新资质,希望明年交车

文丨李勤 彭苏平 李安琪

编辑丨杨轩

李一男的造车创业,突然踩下了急刹车。

12 月 7 日,自游家销售公司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份 " 致用户信 ",表示自游家的首款车型 NV 短期内无法交付,这款车累计订单已达 24376 个,但自游家做了一个沉痛的决定:放弃全部订单—— 48 小时内全额退款之外,还给出了每人一台车模和 200 元星巴克消费卡的补偿方案。

自游家是李一男创办的新能源车公司的品牌名。超 2.4 万个订单,一夜之间要放弃并退款,这对于一家造车公司,无疑是一记晴天霹雳。多少车企苦于订单匮乏,连续月销量腰斩。而自游家 10 月才开完新车发布会,信心满满要在本月将车辆交付到用户手中。

36 氪独家获悉,伴随订单放弃,自游家公司内部也掀起了一轮人事动荡,公司启动了大规模减员,涉及生产、销售等多个部门," 公司总共 1500 多人,最后可能只保留研发、品牌等核心团队。"

就在发布 " 致用户信 " 后半小时,自游家就给销售部门等召开了全员会议,告知团队精简事宜,并在当天办理离职手续。

" 天才少年 "" 华为太子 ",以及创立小牛电动车,是李一男身上的光环,资本冲着李一男的传奇履历,已经踊跃进场,IDG 资本、COATU 等知名机构豪掷 5 亿美元,站在自游家的资方阵容里。

但李一男的自游家却在临门一脚时,突生变故,这背后发生了什么?

链条是在上游绷断的。36 氪获悉,过去几个月来,自游家一直在为生产交付作准备,合作的大乘汽车常州工厂,已经完成改造,开始生产各个阶段的试验、碰撞样车,12 月还计划排产 200 辆。甚至还在着手改造下一款新车型的生产线。

但是,生产资质的缺位让自游家卡在了量产之路上。

新造车公司都要面临的一个大关就是解决生产制造资质,这是新车上市销售的 " 准生证 "。当年蔚来为了规避生产资质缺位,选择和江淮汽车合作代工,而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威马汽车等,无不都砸下数亿元资金购买了生产资质。

自游家不能例外,其和蔚来的想法类似,找到大乘汽车合作生产。但问题就出在了大乘汽车身上。

大乘汽车,由前众泰汽车董事长吴建中之子吴潇操盘,早在 2015 年就在常州金坛建成了整车工厂,早几年也是当地的制造业支柱,但后来出现资金困难,2020 年 3 月底开始停产。根据最新规定,连续两年年均产量少于 2000 辆,工信部将予以特别公示,重新开工需要经过核查,而大乘汽车并没有通过后续的核查。

有自游家员工告诉 36 氪,近几个月,很少看到李一男出现在常州公司," 听说一直在接洽监管部门,解决资质的事情。" 但显然,李一男没能拿到生产资质,生产运作也难以开展," 就连门店的展车都没办法上路 "。

自游家的这次经历,也揭开了代工方式暗含的风险——生产资质不掌握自己手上,制造和交付都会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人,这也是为什么雷军在决定造车之后,不遗余力地推动自建工厂、争取造车资质的原因。据 36 氪了解,日益茁壮的蔚来也争取解决这个问题。

年届 51 岁的李一男和雷军,都已经踏入造车创业河流,对于周期漫长的汽车制造业,这也无疑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创业项目。

36 氪多方获悉,李一男并未就此放弃这个新能源造车项目。有接近李一男的人士告诉 36 氪,目前李还在接洽新的生产制造合作方," 已经接触了两三家,在争取解决生产这个事。"

与此同时,李一男仍保留了研发、品牌等核心部门,大约 2、300 人,以维持公司运营," 研发还在进行 "。

而在 12 月 7 日的内部会议上,自游家副总裁陆昊辰也表示:" 我们并不是要倒闭,也不是要关闭所有的店,只是精简一些团队,然后给老板一些时间去解决相关问题,争取明年上半年把车交出来。"

之所以对订单全额退款,上述消息人士也告诉 36 氪,这主要是因为之前的销售公司都是和大乘汽车捆绑,现在双方不再合作,这部分订单也就无法保留,只能暂时退款处理," 全额退款,并作出补偿,也是向用户表明诚意,希望他们还能再回来。"

" 新造车创业都没有一番风顺的,蔚来经历过 2019 年的低谷,理想汽车也砍掉过第一款量产车 SEV。"

但行业残酷的一面是,当下的新能源车市场已经进入绞杀战,比亚迪、特斯拉、华为、蔚来、理想汽车,还有一众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品牌,都在磨刀霍霍,明年一家公司的新品可能都超过 10 款。

即便能够解决生产问题,在明年上半年交付车型,对于李一男来说,也会面临巨大挑战。

能否走出这次低谷,考验着这家造车新星的韧性和决心,这也是近年来,突出重围的造车公司所必备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