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揉面与挨打:隐藏在关中俗语中的家暴

2024-07-03 07:04 来源:网络 点击:

揉面与挨打:隐藏在关中俗语中的家暴

" 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 ",意思是要不停地揉,才能揉出筋道的面;要不断地打,才能打出听话的贤良媳妇。这句在陕西、甘肃地区广为流传的俗语,一度令西安美术学院学生邱尚贤感到震惊:家暴这一陋习甚至涉嫌犯罪的行为,与当地极为重要的面食文化被放置到了同等地位,长久以来被隐性地合理化、趣味化。这句俗语背后,承载了多少当地农村妇女们曾遭受的身体或精神上的暴力苦难!

在进一步深入了解和调研后,邱尚贤决定用当地的传统文化——花馍和血社火来重现这种苦难。2024 年 6 月,《关中印象之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艺术作品在西安展出,一场由村民和艺术家共同完成的 " 家暴社火 " 就此登上热搜,引发关注。

" 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 "

" 我印象中的母亲,和蔼慈爱。这样柔和的形象,被放在这句话里,像被摔打揉捏的面。这种暴力让我震撼,这种反差也让我不安。" 邱尚贤回忆起听到这句俗语时的心情," 后来我跟很多当地妇女聊天,发现她们是听着这句话长大的。"

在西安美术学院就读的邱尚贤开始萌发用艺术的形式,重新阐释这句俗语的念头,她选用了花馍和血社火这两种陕西传统文化。关中农村妇女个个都会做面食,巧妇们会用面制作出百种造型,蒸制成花馍,供逢年过节祭祀、婚丧嫁娶等活动时的不同用途。" 花馍 " 又被称作母亲的艺术,而将面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母亲,却成为被揉打的 " 面 "。

" 我觉得这特别有讽刺意味,所以希望用花馍来呈现家暴场景。" 邱尚贤解释道," 血社火是关中盛行的一种社火种类,表演者的妆容会化得非常血腥恐怖,比如头上顶着一把刀,脸上是血窟窿之类的,但表演的内容大多是惩恶扬善,最后的指向是正义的。" 她想将花馍所呈现的家暴场景,搬到血社火里,完成一场社火演出。

2023 年 4 月起,邱尚贤顺着最初的想法开始深入调研。大二时她曾在秦岭北麓某个村庄有过驻村工作的经历,熟门熟路,如今她又回到这个村里。朋友在村里开着一间民宿,空闲时就骑着小三轮,带着邱尚贤在村里转悠,上门与村里的妇女们沟通。" 就是唠嗑,慢慢地跟她们讲我们的想法,我希望邀请她们来制作这样独特的花馍。" 邱尚贤回忆道," 阿姨们都很淳朴善良,一开始会不大愿意参加,但她们其实心里都很支持我做这件事,是担心自己捏不好。" 后来,邱尚贤找来花馍老师张姐,当起 " 艺术指导 ",得知有人指点,村里的妇女们才逐渐松口,同意加入。

" 阿姨支持你做好事 "

2023 年 7 月,在秦岭北麓的这个小乡村里,邱尚贤寻来的七位陕西关中妇女团围一桌,系上围裙,倒水和粉,扯出面团,在案板上反复揉捏——她们从小听着那句俗语长大," 这人呢,就和面片一样,就是打得媳妇听话咧,把面就揉好咧 ",彼时她们聚在一起,这些曾目睹或亲历家暴的 " 巧媳妇 " 们将用熟悉的面,将家暴场景捏制成花馍。

七组场景的灵感来自邱尚贤收集的全国家暴案例,有丈夫猛拽妻子头发、丈夫当街扇妻子耳光、丈夫用竹棍击打妻子头部等场景。边做花馍边聊天,邱尚贤希望能听到更多:" 但阿姨们起初非常回避,不大愿意讲这些事情,说着说着也会突然收住,就算自己没经历过,也会说去讲别人家的事情不好。"

还是请来的花馍老师张姐先开腔讲述了自己朋友的故事:" 一板砖就是一个血洞,那血哗哗地流,从隔壁借来一卷卫生纸,都不够用,捂不住!" 大家追问后续,张姐叹息着说,那位挨打的妇女不敢离开," 她说,我不和他过,我儿子可能娶不到媳妇。她也有个阴影,她说,我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消失不了,逃到哪他都能找到我。她不敢嘛!"

邱尚贤记得,在场的妇女们听完这个故事都沉默了。" 这是同为女性天然的共情力,我们都知道那个挨打的妇女在怕什么。" 她回忆道," 有一个人开始讲述,阿姨们也慢慢说起来。"

" 她家老汉一拳打过去,就把她四个门牙打掉了。"" 隔壁那家的儿子,把他妈踩在地上打 "" 我生了个女儿,我婆婆说丢到关中环线上都没人捡 " ……越来越多的故事在展现,闻者惊心;七组花馍也在农妇们的巧手下逐渐成形," 阿姨们会做馍,但场景化的花馍大多是头一次做,但她们很用心,会小心给那个被挨打的女子点上眼睛,涂上伤口。" 邱尚贤说道。

为了感谢农妇们的帮忙,邱尚贤还准备了一些鸡蛋和洗衣粉," 后来发现准备少了,有位阿姨没收到,但她说,没关系的,阿姨支持你做好事,不要紧。"

" 不要忽视她们的苦难 "

2023 年 7 月 17 日,午后天气闷热,但一场特殊的血社火表演正在秦岭北麓一个小乡村中进行。一条笔直宽广的道路,串联两个村庄,七组表演者搭上七辆小三轮车,外加一个锣鼓队,沿着路一直走,用血社火的形式还原花馍上的家暴场景。

" 我找了村里的秦腔自乐班,他们很乐意参与这次活动,凑齐了七组男女来表演,再加上七个帮忙驾驶三轮车的。" 邱尚贤提到," 演出前一两天,有一支锣鼓队知道我们的想法后,当天自己开着车过来帮忙奏曲,这些叔叔阿姨都非常热情,他们天然觉得家暴是不对的,这是在做好事。"

血社火的扮相大多血腥恐怖,但由于是业余班底,在最后的妆面设计上并不专业,更多是借鉴其手法,黢黑的眼眶和淌血的嘴角虽画得略显粗糙,但却似经受家暴后的伤痕,触目惊心。

在关中农村的这条大路上,朴实的业余演员们收拾好扮相,在锣鼓乐中演绎一系列家暴场景:丈夫狰狞着面目怒踹妻子、老汉用劲扯着媳妇的头发,更有甚者持刀具作砍人状…… " 没有过多的旁白解释,就这样一路走着,但有村民一看就懂了,就说这是家暴。" 邱尚贤说道。当天这场血社火大概持续了三个小时,数百名村民围观讨论。

" 血社火也有祭祀的用处,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样的艺术表演,告慰曾经遭受家暴的关中妇女们,也祈祷不再有家暴发生。" 邱尚贤完成了她的作品,在增补更多的调研后,次年将这组艺术作品展出。

这组作品让邱尚贤收获不少。血社火表演队伍里的一位阿姨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默默忍受着家庭暴力,身心俱疲。表演结束后,她终于开口,将多年的苦楚讲给了邱尚贤听。" 很多被家暴的妇女都觉得这是家事,羞于对外人说,这次能让她们隐藏的伤痛得到一点释放,我就觉得很庆幸了。" 但邱尚贤没想到作品会有这么高的热度。

很多市民观展后,为《关中印象之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所打动,将其发上社交平台,一度冲上热搜。多条留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见闻,讲述家暴的残忍和危害,纷纷对家暴说 " 不!" 邱尚贤在置顶留言中说:家暴没有性别,愿更多人关注到这个公共问题。

在众多留言里,邱尚贤尤为一张贴图触动。甘肃一家普通的面馆里,墙上赫然挂着那句俗语: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这句话经年流传,被店家挂上去或许只是作为一个装饰品、一种当地文化的宣传,而店家和许多顾客可能仍没有意识到这句日常俗语背后的 " 不正常 "。

文丨记者 谢小婉 实习生 罗银芳

图丨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