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山西长平古战场遗址,不起眼的小城曾是我国最大“万人坑”

2025-06-27 16:45 来源:网络 点击:

山西长平古战场遗址,不起眼的小城曾是我国最大“万人坑”

我国最大的“万人坑”长平一坑四十万,秦人欢欣赵人怨。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场围歼战中损兵败将45万人,致使秦国加快了统一全国的进程。彼时的长平之战,就在今天的山西晋城高平市寺庄镇的长平村。

在长平之战那个时期,燕、齐、韩、魏、楚等五国均处于下坡路,唯有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逐渐强盛起来的赵国才能与强秦抗衡,只可惜赵军最终战败,并且还被秦军坑杀了40万降兵:砍头、活埋、枪挑、弓箭射杀,使这个古战场被人们视为了我国最大的“万人坑”。秦赵之争——上党郡在战国时期,唯有秦赵两国能够称霸中原,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两国开战的原因十分简单:在公元前262年,疆土辽阔的韩国只剩下了连成一线的“上党郡(山西长治一带)——野王邑(河南泌阳一带)——河南偃市至郑州一带”。处于中间的野王邑被秦国攻克后,被斩腰成两段的韩国十分尴尬,于是韩桓惠王便想用孤悬于外的上党郡军民作为与秦国和谈的筹码。但是原来驻守在上党郡的太守靳黈就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上党的太守,那他的职责就是守卫上党,如果秦国想要,就自己过来攻打,若是他没能守住,就以死谢罪!

而韩王想要的不是死守上党的忠臣,所以就革职了靳黈,换冯亭接任。虽然冯亭知道上党郡迟早会落入他国之手,但他更不想把这拥有大小城池十七座的上党郡作为投降的礼物交给秦国,于是就把这烫手的山芋献给了能够与秦国对抗的赵国,希望赵国能与韩国联合抗秦。赵国虽然知道接了这块肥地势必会同秦国结下了梁子,但是没办法呀,上党郡这块地儿对于赵国来说就是一个家的大门,处于太行山之巅,赵国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家被秦国在这太行山的巅峰上俯瞰到,所以这烫手的山芋于赵国而言是不接也得接!

这虎口夺食的举动无异于给了秦王征伐赵国一个正当的理由,但是秦国也挺怕韩赵两国联合驻守上党,直接攻打上党的话,吃亏的只会是自己,所以秦国决定先出兵攻打韩国的大本营。秦国将韩国的的缑氏和纶氏(河南一带,在韩国的都城新郑附近)攻占下来之后就马上掉头去讨伐上党。这韩国的都城都自身难保了,怎还会去保护一个早已沦为任他国宰割的“鱼肉”?军事战略要地——长平长平这个地方,地势陡峭,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上党郡乃至赵国都城邯郸的战略保护屏障。此地位于王屋山与太行山的交汇之处,是秦军攻打赵国、接近赵都邯郸的必经之路。秦国占领上党之后,秦赵两国的战争一触即发,两国军队就在长平打了起来,战争长达半年之久。本来照着廉颇的防守策略,守住一个小小的长平还是很ok的,但赵王听信了流言,让毫无打战经验的“将二代”赵括代替了廉颇。赵括一上来就是直接开打,忘了防守自己的粮道,最后还被人射杀了。这主将都挂了,剩下的40万兵卒们又没有粮食,士气全无,只能全部向秦军投降。秦国怎么可能将这40万颗定时炸弹带回家?于是秦将白起命人把这些兵卒都干掉了,只留下了二百多个年纪小的回到赵国。长平古战场遗址长平之战遗址的考古发掘活动是1995年开始的。据说,高平市永录乡永录村村民李珠孩在自家梨园里锄地时发现了许多令人十分惊恐的“尸骨堆”:深深地嵌在尸骨的头骨与腿骨上的生锈箭头,在尸骨旁还散落着的一些箭头、带钩和铜绿刀币。

长平之战遍及大半个山西晋城的高平市,涉及到的山岭、河谷、关隘、道路、村镇共有五十多处,因此其遗址范围十分广阔,西起骷髅山和马鞍壑,东到鸿家沟和邢村,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故址在今山西晋城高平市寺庄镇的长平村。尸骨坑、骷髅庙、光狼城、安贞堡、秦垒(秦军为断绝赵军的援军和粮道而修筑的百里长城)、营防岭、白起台、将军岭、廉颇屯等许多个遗址遗迹都还尚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