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陕西话为什么不好听

2023-03-14 10:30 来源:网络 点击:

陕西话为什么不好听

陕西话是方言宝库也是文化纽带与发展桥梁

陕西受限于南北过于狭长,被黄河和山地分割,自然形成了三大自然板块,民俗风情差异性强,以前来往不方便,如今倒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只是一个省的人,容易给人从方言层面感觉不在一起的错觉。

陕北黄土高原有延安和榆林两个地级市,那里前一百年很穷,苦瘠甲天下,但如今经济发展起来了,但那里宋元之前是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历来兵家必争,秦汉的直道就抵达那里,只是因为战乱才凄凉了几百年。

如今那里属于晋语区,口音接近山西北部,连带宁夏一些地方也如此,陕北话更多靠陕北民歌传播,方言词语后缀较多,多叠音词,语音厚重带拖腔。由于红色首都在延安十多年,影视剧里面的老国家领导人,说话也有些陕北底音,歌手王二妮和阿宝的歌曲,就很典型。

陕南三个地级市,安康受湖北方言影响大,移民较多缘故吧,汉中原本和四川来往多,大多数地区接近四川话,商洛虽然有山隔断,但绝大多数地区接近关中话,这个地区方言代表就是贾平凹。

陕西文化经济,方方面面最强势的是关中地区,西北最大城市西安就是核心,总共5个城市,连带山西的临汾和运城,河南的三门峡,甘肃的平凉、庆阳、天水和陇南,以及省内别的的地区接壤的商洛、洋县,也都说差不多一样的关中话,也就是大家习惯说的“陕西话”。

关中话现在在全国各地也影响日大,来西安旅游的,相邻省份来打工的,习惯都说几句,大家就不见外了。要说对陕西话推广最有效的,首先是戏曲,秦腔和眉户戏,在关中方言区都流行。

再就是陕西籍艺人的推动,最使劲的就是大导演张艺谋。在张艺谋推出的新人中,陕西籍新人特别多,他的电影不仅仅《秋菊打官司》是关中话,华阴老腔等元素也加入,甚至时不时总安排一些角色演员说陕西话。

到过许多地方,吃过各地美食,各国各色人等,最难忘的是陕西。但中肯讲,陕西话,尤其陕北话和关中话,真的不算好听,节奏变化太小,强调容易拖沓,咬字太重,情绪激动骂人吵架起来才有乐感,平时心平气和聊天容易让人昏昏欲睡。

我们的秦腔,维系着语言圈的联系,大家从各省来西安生活,这就是语言的凝聚力,建设关中经济带,这就是割不断的文化纽带。好听不好听的,都是祖辈的声音,对于在外游子,大家依然会乡愁绵绵。

我不是西安人,会说一口纯正的西安话,亦能分清西安城里人和坊上回民的话音不同之处。西安人的语言,历史的原因,是长安话与蓝田话的混合改良版。其间也与西头坊上回族西安话,语言相互有些许影响。西安是陕西省会,也是三秦文化的演示平台,西安话代表陕西没毛病。无论陕南、陕北、关中人过去能进省城或在省城谋职是一种荣耀。各县区语言混杂,归到西安当代人不说此地语,到二代三代也基本在语言上跟进西安了。语言地域性很强,早期农耕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的交际圈区域受限大,加上种族保护需要,形成了各地语言特色强烈,现代社会这种语言特色现象逐步有所改变。但是方言还是很有趣的,十里不同音甚至邻村不同语,留传方言加深家乡情感凝聚力也有益处。要问哪的方言好听?做为个体来说当然是家乡话或习惯性语言好听,做为群体来说,经济地位对语言的适应性有着很强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