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八卦 > 正文

​谢霆锋患癌,一句话敲响无数人警钟:别再做这些事了,真的会要你命!

2024-06-01 16:00 来源:网络 点击:

谢霆锋患癌,一句话敲响无数人警钟:别再做这些事了,真的会要你命!

如果此刻孤单

不妨抬头看看月亮

来源|清欢读书会(ID:linqingxuan01)

0 1

癌症越来越年轻化

前段时间看娱乐消息,偶然刷到一条“谢霆锋曾患皮肤癌”的消息。

据了解,谢霆锋当时拍电影时,因角色需要剃光头发,在头上发现了一块黑色的斑点,因为不痛不痒,他就没把那块斑点当回事。

谁知几年后他再次剪短发的时候,却发现斑点越来越大!

谢霆锋赶紧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

这不是普通斑点,而是黑色素瘤,皮肤癌的一种。

医生的诊断让谢霆锋胆战心惊:一想到自己三年来脑袋上一直长着肿瘤,生命随时可能结束,真的一阵后怕。如果自己去世了,两个孩子怎么办?

好在治疗及时,没有留下后遗症,只是头上留下了一条五公分的伤疤,时刻提醒着他:健康,真的很重要。

确诊皮肤癌的时候,谢霆锋才30多岁!

在教科书上,癌症患者不都是4、50岁以上的吗?

因为没有人是按照教科书生病的。

现在癌症越来越年轻化。

40岁以下人群患癌症的并不少。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一年新增30万名年轻的癌症患者!

在网络上,总能看到年轻癌症患者的报道,鲜活的年纪,残酷的病名,看得人触目惊心:

“23岁的抗癌女孩张小文卖花救母”;

“25岁女孩吴思子宫癌去世,遗体捐赠母校”;

“30岁确诊肝癌晚期,患者自述:抗癌800天”;

“32岁演员因胃癌去世”;

……

0 2

别拿生命来熬夜

大多数青壮年患癌的诱因,多是经常听妈妈唠叨,却从不在意的那两个词:熬夜、饮食不规律。

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把熬夜定义为2A类致癌因素,与高温油炸食品同属一类。

麻省理工学院(MIT)生物学家也做了一项关于熬夜和癌症的研究:

MIT用小白鼠做研究,一组小白鼠接受正常的光照,另一组小白鼠模拟人类上夜班的光照,相当于打乱生物钟。结果第二组的的小白鼠肿瘤长得比第一组的快得多。

这项研究证明:熬夜,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人人都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但是似乎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在引诱我们“犯罪”:

新追的电视剧还没看完;晚上干活效率高;晚上聚会更嗨皮……

但是更多的,是加班工作没办法。

你能想象一个医生成为癌症患者的样子吗?

贾轲,心脏外科医生,35岁被确诊为肺癌晚期。

在确诊之前的半年,贾轲手术日的早上都会咳嗽,有血痰,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去楼下做个检查。

不是不想去,而是没时间。

心脏外科的病人大多病情严重,随时都需要观察抢救,也许只是喝口水的功夫,病房里病人的仪器就会报警。

他随时都要准备进手术室。每周4天手术日,每台手术平均3-4小时,结束通常在夜里九、十点。

熬夜成了日常。

癌症也找上了门。

即使作为医生,见惯了生死,在病症加重的时候,贾轲也会感到软弱害怕,还有不得不放弃自己热爱的东西的绝望。

后来他经过医院宣传栏,看到上面的宣传标语写着:

“健康好比数字1,事业、家庭、地位、钱财是0,有了1,后面的0越多,就越富有。

反之,没有1,一切都只不过是0,是空。”

他才终于想透彻:其它琐事都不再重要,现在能活着就是上天眷顾。

用透支生命打拼回来的事业有成,真的买不了健康这笔单。

0 3

健康不是用来挥霍的

很多人在确诊癌症后,都会捶胸顿足地大骂老天:为什么偏偏是我得癌症?

但是在回想自己是如何对待身体的时候,答案似乎呼之欲出。

你是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身体就会同等的回报给你,或健康,或疾病。

于娟,海归女博士,复旦大学讲师,33岁,如花的年纪,却因乳腺癌晚期去世。

在去世前,她把自己的感悟写成“癌症日记”放到博客里。在那篇《为啥是我得癌症?》里,她科学客观地分析了自己的问题。

首先是暴饮暴食、海吃瞎吃。于娟是个率性随意的人,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最喜欢吃肉和海鲜,不爱素菜,第一次上婆家拜访,就把人家满桌的海鲜吃了个精光。

确诊之后她反思说:其实以素菜为主的食材,才是最利于健康的。

第二是睡眠习惯。她习惯性晚睡,“回想10年来,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什么证都想考,突击学习,一天看21小时的书”。

在确诊癌症之后,她在医院查出来肝部有几个指数偏高,她赶紧查资料,才恍然惊觉:熬夜真的伤肝。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主任窦晓光介绍:熬夜直接危害肝脏。熬夜时,人体中的血液都供给了脑部,内脏供血就会相应减少,导致肝脏乏氧,长此以往,就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23时至次日3时,是肝脏活动能力最强的时段,也是肝脏最佳的排毒时期,如果肝脏功能得不到休息会受损,肝脏受损足以损害全身。所以,“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的说法并不夸张。

在于娟的“癌症日记”里,有一段流传最广的话: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买什么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父母还在白发苍苍的等你尽孝,子女还需要父母的细心呵护,而你却可能比他们还更早离开这个世界,这样的痛苦,你愿意面对吗?

一张病例确诊单就可以斩断未来,在最美好的年纪,做好生命随时戛然而止的准备,在病床上看着冰冷的液体输入身体,回想着自己的放纵而悔恨不已。

我们总以为时间很充足,日子还很长,年轻就是用来挥霍的,所以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却忘了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0 4

你是“癌症性格”吗?

据统计资料显示,与普通人相比,性格忧郁、感情不外露的人患癌症的概率比性格开朗的人要高出15倍。

心理学家罗纳德·格罗萨思博士有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

他找了1353名健康居民,调研心理因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这项研究进行了10年后,其中的166人死于癌症,而这166人中,有158人的性格属于习惯抑制感情的。

而令人吃惊的是,在这次研究中,有179位吸烟很多的人,竟没有一个患上癌症,因为他们都喜欢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项研究表明:压抑自己情绪的人更容易患癌。

今年9月,全球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CA发表了来自美国癌症协会等单位的研究论文。

研究里有这样的几句话:

在20-29岁年龄层,女性癌症发病率比男性高30%。

在30-39岁年龄层,女性癌症发病率比男性几乎高出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很少吸烟,但30岁以下女性的肺癌发病率竟然高于男性。

女性比男性癌症发病率高的具体原因,这份研究论文里并没有说明。

不过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女性相比男性,面对的压力实在是多得多:生育、家暴、审美绑架、职场歧视……

大部分女性在面对这些压力时,都会选择默默忍受,压抑自己的情绪。

而压力导致的情绪抑郁,也是癌症的诱发原因之一。

压抑自己的情绪,逆来顺受,委曲求全,有气只会往肚子里咽——这就是“癌症性格”。

钟南山院士在一次慢性疾病患者的情绪管理的讲座上指出:

大部分疾病,情绪和心理的因素占一半。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大姐,40多岁的年纪,乳腺癌去世了。

这位大姐属于什么心事都不往外说的人,又心窄,总是整天生闷气。

老公换手机她生气,吃饭时接电话她生气,买双皮鞋不好看她也生气。

不只是老公,同事奖金稍高她生气,女儿成绩掉一点她更生气。

查出乳腺癌后,大家都劝她想开点。她答应得好好的,但还是各种生气。

气老公照顾不周,她在病房喝不上热水;气同事不常来看她,单位换领导也不告诉她;气别人都好好的偏偏自己得了这病……

本来乳腺癌治愈率挺高的,但这位大姐还是在受了一大遭罪之后哀伤地走了。

留下八十多岁悲痛的老母亲,头发半百的老公,无心学习的女儿,还有一大笔债务。

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只是放过别人,更是放过自己。

人往往会陷入这种循环:越开心的人越开心,越不开心的人越不开心。

既然生活没办法改变,何不改变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每天都活的开心一点呢。

现在医学界都在倾力研发对抗癌症的方法,在寄希望于科学进步的同时,我们更要保重自身,养成良好的身体习惯,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生活的压力逼着我们一路前进,上有老人,下有孩子,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我们只能一直在努力地奔跑。但是在奔跑的路上,别忘了量力而行,如果自己体力不支,请一定要放慢脚步。

有人说过:“健康是这样一个东西,它使你感到现在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

不要等到躺在病床上,再去追悔自己不珍惜身体;不要去拼命熬夜,暴饮暴食;不要盲目去羡慕别人有的东西。

毕竟,我们能活着就已经是幸福了。

点亮【赞+在看】,余生很长,我们要用最强健的体魄,去感受这个世上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