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满意裁判,她直接掀桌了?
因为不满意裁判,她直接掀桌了?
编辑:fifi
巴黎奥运会开赛前,
全红婵和陈芋汐对着镜头给自己打气:小小巴黎,拿捏!
两位小孩姐说到做到,
比赛当天,
携手复制粘贴般再现水花消失术,
同步性高到让人连连惊叹。
以高出第二名43.2分的成绩,摘得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金牌。
这是中国跳水女双10米台的七连冠,也是中国跳水队40年11届奥运会的第50枚金牌。
直播时,解说员点评她俩:
"没有惊动这片泳池,却惊艳了整个世界。"
自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1年7月23日开幕)以来,
全红婵和陈芋汐就因出色的表现被称为跳水队的"双子星"。
同样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同样获得了各自的首枚奥运金牌。
#全红婵是单人10米台项目的冠军,陈芋汐是双人10米台项目的冠军。
一同闪耀的两个人,
在东京奥运会后两个人成为了女子10米台双人项目的搭档。
三年的时间里,
她们包揽了所有国际比赛的金牌。
不仅如此,
女子单人10米台项目金银牌也被她俩收入囊中。
由于两个人实力相当,
巅峰对决的情况时常发生,
两个人不断从彼此手中夺得单人项目的金牌。
互为搭档也互为对手,
正因如此,
她们常年被拎出来比较,
常常有"既生瑜何生亮"的评价冒出。
争议连天之下,两位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呵护这段关系。
陈芋汐获得冠军时,
全红婵会先放下自己的沮丧去为陈芋汐庆祝。
反过来,陈芋汐也同样会在第一时间祝贺全红婵夺冠。
陈芋汐形容两个人的关系:
无论是队友还是对手,这只是站在赛场上的一种身份,并不是她们真正的关系。
基于良性的竞争,
这对双子星把对方视为里最好的队友、最佳的对手,
互为彼此人生中最重要的角色。
镜头前后,都不掩藏对对方的欣赏和喜欢。
夺冠后要一起再现"拿捏"⬇️
出其不意亲一口⬇️
袋鼠抱庆祝⬇️
退场也要抱着走⬇️
总能让人在残酷的竞技体育感受到这份温情。
这几天讨论最多的话题,
跳水队的相亲相爱是其中之一。
在巴黎奥运中拿下女子双人3米跳板跳水金牌的陈艺文、昌雅妮,
除了领奖台上给外国人带来公主抱震撼这份融洽,
私下里对两个小孩姐更是照顾有加。
一个在生活中甘愿担任全红婵的"保姆"⬇️
一个在社交软件上为陈芋汐建立相册⬇️
#陈芋汐小名叫"乐乐"。
私下里经常一起互动⬇️
#你们一家四口幸福就好…
跳水界的大前辈们对这对双子星也很是保护。
在全红婵获得属于自己的第一块奥运金牌时,
跳水皇后高敏发了一条微博:"想到了自己当年跳水的样子。"
高敏毫不掩藏自己的欣赏,
但与此同时也表达了另一种焦虑:
担心过度的关注以及天才叙事会"吓"着这个14岁的小姑娘。
对于全红婵和陈芋汐,
她都称为是老天爷给世界跳水界的礼物,
知道外界非常关注二位之间的竞争,
这次出发巴黎奥运征程前高敏还特意录制了一则视频:
呼吁大家理智看待她俩之间的竞争,
不要因为自己的热爱造成她们之间的阻碍。⬇️
生怕外界的言论,会伤害两位后辈,进而影响她们的心态。
跳水界的另一位大前辈吴敏霞,也表达了同样的关注。
她肯定全红婵、陈芋汐两外运动员天才叙事之外的努力,
能获得成绩皆为两个人平日里对自己的高要求。
同时也了解两位妹妹除了训练压力之外需要承受的舆论压力,
坦言如果是当初的自己受到这样的关注,
也会觉得压力很大。
对两位后辈,
前辈们既持着欣赏的态度,
又恨不得亲自上前保护。
这就不得不提到郭晶晶,
当年东京奥运会上全红婵以三个满分斩获了金牌,
也斩获了现场观赛的郭晶晶的心。
她在现场忍不住为全红婵鼓掌,拿起手机拍照记录⬇️
还在颁奖台上为她整理衣领⬇️
直播时被问及印象最深的选手时,
毫不犹豫地说出全红婵的名字,
笑称自己跳了这么多年也没拿过三个满分。
全红婵面临发育期成绩有所下滑时,
她亲自飞往武汉,
到2023年世锦赛现场鼓励和支持全红婵的比赛。
今年更是以裁判长的身份出现在巴黎奥运会现场,监管国际裁判员的打分。
为了能续写中国跳水队的故事,
满载荣誉的她选择回到赛场,
一路从参加国际泳联(FINA)学习班,
到备考裁判,
不断提升语言能力、业务能力,
在国际赛事中把握话语权,
只因中国队以往在参加国际比赛时,
常常会出现被压分的现象。
于是从遵守规则的人,变成能参与制定、解释规则,守护公平的人。
台上是飒爽冷静的裁判长,
台下满眼爱意地为要参赛的全红婵、陈芋汐两位小将拍照,
梦之队的传承在这一刻形成了闭环。
退役后重新投入这个领域,
去续写梦之队故事的还有陈若琳。
曾经大小赛事中难逢敌手的金牌收割机,
成为了巴黎奥运会跳水项目的教练,
全红婵的主管教练。
和全红婵一样,陈若琳就站上了世界级的比赛,
不满16岁就拿到了北京奥运会的两枚金牌。
同样年少成名的她最清楚女台各个时期将面对的问题,
会受到怎样的舆论压力。
为此她对全红婵很是严格,
对她要求极高,
常常以一副严肃的表情不断打磨全红婵的动作细节。
在她的眼里,即使是天才也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否则终究昙花一现。
因为这份严厉,
全红婵有段时间很怕她。
陈若琳并非不清楚自己的严厉,
但对她来说,
还有更恼人的难题——运动员的发育期。
身高和体重的增长,与她们的职业生涯挂钩,很多队友就是没能熬过发育期错过了各种机会。
陈若琳当年靠着自律,5年的时间里再饿再累都不吃晚饭、不吃零食,愣是挺了下来。
除此之外还有伤病率。
秉持着不想让全红婵再走一遍她的弯路的信念,
想要帮助全红婵度过发育关,
她不得不严厉对待,
加强训练量。
因为自己曾有过面临发育关,技术动作变形,身体负荷变大,伤病增加的情况。
她的严格之外还多了一丝小心谨慎⬇️
知道跳水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普遍短暂,
想尽办法去延长全红婵的职业生涯⬇️
当全红蝉偶有松懈时,她也会聊起自己过去的故事,为她加油鼓劲。
当年的小女孩在成为"前辈"后,
用自己的力量为后辈托举,
这般亦师亦友的关系,
又一次让人感受到竞技体育中的温情与魅力。
这些传承与托举,
或许绕不开跳水队的这号人物——周继红。
她是中国首位跳水奥运冠军,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子10米台金牌获得者。
因伤退役后,
她当过省队教练、进入北京大学学英语、相夫教子,逐渐淡出跳水界。
而这期间,跳水队经历了解散、成绩一落千丈,
在1998年重组,采用了新的领队责任制。
在大多数版本里,33岁的周继红临危受命,挑起了带领中国队前进的重担。
她自己却笑称:与其说是临危受命,倒不如说是毛遂自荐。
那时她的孩子已经长大,不需要每天待在身边照顾。
秉持着对跳水行业的热爱,以及此前的惊艳,毅然决然接受了这个挑战。
上任后,周继红狠抓管理,处理各种新老问题,严格是必不可少的。
早晨六点陪着队员出早操⬇️
一有时间就现场督促队员训练⬇️
为了能更好的出成绩,
她给每一名教练都配备了电脑,学习如何用电脑制作训练计划⬇️
定期进行测验奖惩分明⬇️
把跳水队当成家,把自己当成了每个队员的妈妈。
为了全国各地的运动员能吃好饭,连后厨工作她也放在心上。
不仅要求营养,还要兼具各地的菜式,要求厨师随叫随到。
队员拍广告,她开车接送。
考虑到运动员们无法将跳水作为永远的工作,
为他们退役后的生活担忧⬇️
她专门请来老师授课,
年纪小的上文化课,
年纪大一些的则去学习英语。
为了解决队员退役后的入学问题,
开着车一次次往人大跑,
为国家队的队员们争取上大学的机会。
这件她"非办不可"的事,某种程度上也变相打通了其他运动员上大学的路径。
对运动员的严格是一方面,
在用人上,周继红也从不含糊。
对待像钟少珍、任少芬这样的老教练 ,尊敬是一回事,对她们的执教能力也非常认可。
但在年轻教练的选用上,她也非常敢用新人。
因为眼睛伤病无缘奥运会的孙淑伟,性格内敛,责任心也强。
虽然年龄还不满25岁,就被周继红任命为国家队教练。
毛遂自荐的胡恩勇,也在周继红重用下带出了奥运冠军。
懂得对内进行人才梯队建设是一方面,
对外则要争夺话语权。
2009年,罗马世锦赛。
周继红因为暴怒而上了一次新闻,
在当时新闻的描述中,
她的声音非常大,时而夹杂着手势,令一旁的记者不敢上前。
直到周继红情绪平息后,才接受了采访。
而导致周继红大发雷霆的原因,是中国选手张新华在比赛中被恶意压分。
明明动作发挥完美,却被打了低分,导致痛失奖牌。
周继红在采访中提到,若不是这两次刻意压分,张新华应该可以再拿一枚铜牌回家。
也正是这件事让周继红意识到,要想让中国跳水队在国际上取得更多的好成绩,光靠闭门造车的苦练技术是没有用的。
还需要为自己争夺话语权。
争夺话语权仅仅靠抗议还不够,
要成为制定规则的那个人或许才能影响"公平"。
她自己曾进入北大学习英语,
虽然口语表达能力有限,
但如果为此放弃发言权,
就等同于放弃中国跳水的话语权,
而要夺得话语权需要走上国际。
光她自己入选国际泳联还不够,
运动员们也要跟上。
她自费让年纪稍大的运动员学习英语,
鼓励她们考取国际裁判证,
在国际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2021年,周继红成为了国际泳联的副主席,
也是国际泳联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副主席。
而她的队员们,
郭晶晶2011年退役后先到英国学习英语,
而后兼顾家庭的同时也在拓宽自己的职业生涯,
用10年的时间成为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的裁判,
今年在巴黎奥运会上担任裁判长。
观赛时,解说将霍启刚称为"郭晶晶的先生"。
而非他人的客体。
陈若琳也在退役后完成了学业,
而后进入国际泳联跳水技术委员会,
从北京站比赛的裁判长,
一步步走到东京奥运会裁判、国家队主管教练、奥运会跳水项目教练。
职业生涯一共获得4枚奥运金牌的施廷懋,
也在退役后成为了中国跳水队的助理教练。
她们一路仰望着前辈,向前辈的优秀看齐,而后尽力去超越。
在荣誉满身后又投身到跳水领域,
协助后辈们续写梦之队的传奇。
离不开她们对这个行业的热爱,
或许也离不开周继红的前瞻性和梯队建设。
早些年她因为严厉被称为"周太后",
因为一些争议这个称号颇具贬义。
但这些年,由于跳水队人才辈出,又在国际上获得话语权。
把"周太后"这个贬义称呼变成了褒义,
从前的骂声也变成了"求周太后有丝分裂"。
从为队员据理力争,开始争夺话语权,
到鼓励队员们学好英语、输送队员进入国际泳联、考取国际裁判证。
从规则的服从者变成规则的制定者,
纵使逆风撑船,也要拥有自己的叙事。
最后一句
四十年50金,
新老更替持续传承,
梦之队的力量还在延续。
-
- 史上最贵的剧,没上线就爆了
-
2024-08-02 18:06:19
-
- 她本是豪门阔太 被导演喊来临时救场 却意外走红
-
2024-08-02 18:04:04
-
- 抢演少女、拒签合同?73岁刘晓庆霸气发文回怼网友
-
2024-07-31 00:35:30
-
- 暴雨预警颜色等级代表什么 暴雨预警级别颜色四级顺序
-
2024-07-31 00:33:15
-
- 被全家宠爱的小公主,竟被渣男多次家暴毒打!
-
2024-07-31 00:31:00
-
- 18禁版《隐秘的角落》,爆了
-
2024-07-31 00:28:45
-
- 灾难片天花板,评分不及格?
-
2024-07-31 00:26:31
-
- 票房血亏,如今却全网封神
-
2024-07-31 00:24:16
-
- 乌尔善再战暑期档!国漫真人片崛起就看《异人之下》
-
2024-07-31 00:22:01
-
- 娇夫,别闹脾气了OK?
-
2024-07-31 00:19:46
-
- 连续3年上演,这道“魔咒”,陈思诚真躲不过去了?争议该解开了
-
2024-07-31 00:17:32
-
- 杨颖的机会早用完了
-
2024-07-31 00:15:17
-
- 就为了一个男人,把事业弄成这样?
-
2024-07-25 02:03:34
-
- 果然,有少年的地方就有江湖!
-
2024-07-25 02:01:20
-
- 财富自由住着大别墅,可她43岁只能“找老头子”?
-
2024-07-25 01:59:05
-
- 马丽是沈腾最好的医美,真老婆却活成了恶毒女配?
-
2024-07-25 01:56:51
-
- 成也尺度,败也尺度,又一部美剧跌落神坛
-
2024-07-25 01:54:36
-
- 豪门最强少奶突变样?神似甘比的新晋千金弟妹又是什么来头?
-
2024-07-25 01:52:22
-
- 今年最火的瓜,又有新爆料了
-
2024-07-25 01:50:07
-
- “消失”的家居富豪:从430亿身价到破产重整,儿子当网红还债
-
2024-07-25 01: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