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文帝 靖难之变,靖难之役指的是谁夺取了帝位的事变
明朝建文帝 靖难之变,靖难之役指的是谁夺取了帝位的事变
本文目录
1.靖难之役指的是谁夺取了帝位的事变 2.靖难之变是什么意思 3.什么是靖难之役 4.靖难之役为什么叫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指的是谁夺取了帝位的事变
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起于建文元年( 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 年。由农民起义领袖登上皇位的朱元璋,为了确保朱明王朝千秋万代地统治下去,一方面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把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体的法就是分封诸王。他把自己的 个儿子和 个从孙封为亲王,分驻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王室。朱元璋是这样说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从全国来看,这些封藩主要有两类,一是腹里,二是边塞要地。受封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地位相当高,公侯大臣进见亲王都得伏而拜谒,无敢钧礼。每一个藩王食粮万石,并有军事指挥权,于王府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辖军三护卫,护卫甲士少者 人,多者 . 万人。边塞诸王因有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所以护卫甲士尤多。北平的燕王朱棣拥兵 万,大宁的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他们在边塞负责筑城屯田、训练将兵、巡视要害、督造军器。晋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战,打败元朝残余势力的军队,尤被重视,军中大将皆受其节制,甚至特诏二王军中小事自断,大事才向朝廷报告。尤其是燕王,由于功绩卓著,朱元璋令其“节制沿边士马”,地位独尊。藩王势力的膨胀,势必构成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在朱元璋大封诸王的时候,有个叫叶伯巨的人指出,藩王势力过重,数代之后尾大不掉,到那时再削夺诸藩,恐怕会酿成汉代“七国之叛”、西晋“八王之乱”的悲剧,提醒朱元璋“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限其疆土”。朱元璋不但听不进劝告,反而把叶氏抓进监牢,囚死狱中。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叶伯巨的预料,中央政权与藩王之间的矛盾,未及数世而在朱元璋死后就立即强烈地爆发了。洪武二十五年( 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次子朱允炆(长子早亡)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在做皇太孙时,就对诸藩王不满,曾与他的伴读黄子澄商量削藩对策。即帝位后,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先削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并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建文帝命令将臣监视朱棣,并乘机逮捕之。朱棣得到这一消息,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年( 年)七月起兵反抗朝廷。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朱棣初起兵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所以战争初期,朝廷拟以优势兵力,分进合击,将燕军围歼于北平。朱棣采取内线作战,迅速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平(今河北卢龙)等州县,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便于从容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朝廷也无将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 万伐燕。建文元年八月(真定之战),师至河北滹沱河地区。燕王在中秋夜乘南军不备,突破雄县,尽克南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于滹沱河北岸大败南军的主力部队。建文帝听到耿炳文军败,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曹国公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李景隆本是绔绔子弟,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九月,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溃散兵将,并调各路军马,共计 万,进抵河涧驻扎。当朱棣侦知李景隆军中的部署后,笑着说,兵法有五败,李氏全犯了,其兵必败无疑,这就是政令不修,上下离心;兵将不适北平霜雪气候,粮草不足;不计险易,深入趋利;求胜心切,刚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无;所部尽是乌合之众,且不团结。为了引诱南军深入,朱棣决计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亲率大军去援救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并告诫朱高炽说:“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朱棣还撤去了芦沟桥的守兵。朱棣这一招果然灵验,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赴援永平,就率师于十月直趋北平城下。经过芦沟桥时见无守兵,禁不住欢喜,说:不守此桥,我看朱棣是无能为力了。这时朱高炽在北平城内严密部署,拼死守卫。李景隆则号令不严,指挥失当,几次攻城,皆被击退。南军都督瞿能曾率千余精骑,杀人张掖门,但后援不至,只好停止进攻。又因李景隆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错过了时机。燕军则因此得到喘息,连夜往城墙上泼水,天冷结冰,待到次日,南军也无法攀城进攻了。朱棣解救永平之后,率师直趋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宁为宁王朱权的封藩,所属朵颜诸卫,多为蒙古骑兵,骁勇善战。朱棣攻破大宁后,挟持宁王回北平,合并了宁王的部属及朵颜三卫的军队。朱棣带着这些精兵强将于十一月回师至北平郊外,进逼李景隆军营。燕军内外夹攻,南军不敌,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德州。次日,士兵听说主帅已逃,“乃弃兵粮,晨夜南奔”。建文帝为大臣所蒙蔽,反而奖励打了败仗的李景隆。建文二年( 年)四月,李景隆会同郭英、吴杰等集合兵将 万众,号称百万,进抵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北)。朱棣命令张玉、朱能、陈亨、丘福等率军十余万迎战于白沟河。战斗打得十分激烈,燕军一度受挫。但南军政令不一,不能乘机扩大战果。燕军利用有利时机,力挫南军主将,南军兵败如山倒。李景隆再次退走德州。燕军跟踪追至德州。五月,李景隆又从德州逃到济南。朱棣率燕军尾追不舍,于济南打败李景隆率领的立足未稳的十余万众。济南在都督盛庸和山东布政使铁铉的死守下得以保住。朱棣围攻济南三月未下,恐粮道被断,遂回撤北平,盛庸收复德州。李景隆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一败再败,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将军职务,建文帝采黄子澄之谋,遣使议和以求缓攻,又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代李景隆统兵代之以盛庸。盛庸屯兵德州,以遏燕军南下。建文二年九月,盛庸率兵北伐,十月,至沧州,为燕军所败。十二月,燕军进至山东临清、馆陶、大名、汶上、济宁一带。盛庸率南军于东昌(今山东聊城),严阵以待。燕军屡胜轻敌,被南军大败,朱棣亲信将领张玉死于战阵,朱棣自己也被包围,借朱能援军的接应才得以突围。东昌战役是双方交战以来,南军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兵败后,朱棣总结说:东昌之役,接战即退,前功尽弃,今后不能轻敌,不能退却,要奋不顾身,不惧生死,打败敌手。建文三年( 年)二月,朱棣率军出击,先后于滹沱河、夹河、真定等地打败南军。接着,又攻下了顺德、广平、大名等地。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的时间,南北交战主要在河北、山东。燕军虽屡战屡胜,但南军兵多势盛,攻不胜攻,燕军所克城邑旋得旋失,不能巩固。能始终据守者,不过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正在朱棣为此而苦恼之际,南京宫廷里不满建文帝的太监送来了南京城空虚宜直取的情报。朱棣手下谋士也劝朱棣勿攻城邑,越过山东,以迅速行动直趋金陵,金陵势弱无备,必可成功。于是朱棣决定跃过山东,直捣金陵。朱棣据此决定举兵南下,直指京城。
靖难之变是什么意思
靖难之变的起因实际上就是皇权与藩王割据之间的争斗,对明王朝造成了很多的影响。下面,就来简单的聊聊靖难之变以及其产生的影响吧。
首先来说,靖难之变的起因就是朱允炆的削藩举措严重威胁到了燕王朱棣的核心权力和安全,为了自保朱棣只能起兵发动靖难。当年朱元璋分封众多儿子为王时是想着让自家人守住自己打下来的江山的,但是到了朱元璋晚年他也清楚的看到了各地藩王做大后会对皇权构成极大的威胁,所以就在死前安排朱允炆要进行削藩。而朱允炆上台之后也是按照朱元璋的意思进行削藩了,但毕竟太年轻欠缺经验,削藩时不仅操之过急而且下手太重,搞得各地藩王人人自危,最终朱棣为了自保只能起兵靖难了。
其次就是,靖难之变直接导致了明王朝政局的变化,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成功的掌握了明王朝的核心权力。其实在朱棣之前,历史上还没有一个藩王造反成功的,但是在种种原因的加持下最终身为藩王的朱棣赢得了这场战争,攻进了金陵城。而作为君王的建文帝朱允炆则是因为靖难之变的原因直接从神坛跌落,最终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了。朱棣由燕王直接成为了明王朝的君王,使得明朝的政局发生了变化。
最后就是,朱棣后来将明王朝的都城由金陵迁往了北平,使得明朝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北移了,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原本明王朝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属于南方的金陵,使得明朝的南北方发展差距较大。而由于朱棣是来自北方的燕王,其根据地都在北方,所以为了自身的安全便把都城迁到了自己的封地北平。这样就是使得明朝的政治中心往北迁移了,经济中心自然也就跟着走了,北方的发展也就越来越好了。
什么是靖难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对行政、监察、军事等统治机构进行了改革,建立了高度集权的专制统制,以加强皇权。但“家天下”的思想又使他大行分封制,把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到北部边境和各个军事要地。朱元璋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固守边疆,抵御北方蒙古残余势力的骚扰;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节制中央和地方大员,要诸王“夹辅王室”。他没有想到却因此导致了一场皇室骨肉相残的祸乱。
十三陵石牌坊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270)分封了秦、晋、燕、吴、楚等十王,并赋予了诸王仅“下天子一等”的崇高地位,并赋予他们很大的权力。在封地内,诸王有自己独立的王府、设置官属,而且还拥有军事大权,他们直接可以指挥的护卫和士兵,少的有三千人,多的达近万人。比如宁王就拥有八万人的军队,六千部战车,而燕王朱棣,因为他屡次率兵大败蒙古军队,深得朱元璋的倚重,赋予他节制北方边境所有军队人马的大权,是当时最具实力的藩王。再有,各地卫所都受到诸王的监视和控制,而且诸王还被赋予了直接向皇帝上书,索拿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力。朱元璋一方面削弱地方官吏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又分封朱姓子孙世袭爵位,形成了诸王半独立的政权,从汉代以后还没有出现过权力如此巨大的封国。这显然是与集权统治相矛盾的,势必威胁到中央政权的安全。
朱元璋封王建藩的做法,同样出身卑微的汉高祖刘邦也采用过。刘邦建立汉朝后,立即分封同姓诸侯王,作为刘家天下的屏障。而诸侯王们野心勃勃,与中央分庭抗礼。汉景帝接受晁错“削藩”的主张,引起了藩王的反叛——吴楚七国之乱,他们的借口就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由于太子朱标早逝,便由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惠帝,年号“建文”。建文帝即位后,时时感受到有皇叔身份的藩王们的威胁,他们个个拥兵自重,根本不把这个年轻的侄皇帝放在眼里。于是,建文帝与亲信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商量削夺藩王的权力。周、齐、湘、代、岷几位藩王相继被削,同时命令在北平周围部署兵力,派人监视燕王动静。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势力最大,野心也最大。朱元璋死后,他一面偷偷训练士兵,命人日夜赶造兵器,一面却假装生病,疯子一样成天胡言乱语,有时候还躺在地上,几天不起来。建文帝派人前去探病,正值盛夏,燕王却坐在火炉边烤火,嘴里还不停地叫冷,以欺骗朱允炆的耳目。
建文元年(1399)六月,朱允炆认为准备充分了,密令向燕王动手。不料,北平都指挥使张信向燕王告密。燕王得到消息,把王府里充当建文帝内应的官员全抓了起来,宣布起兵。燕王援引藩王可以统领自己的军队征讨朝中奸臣的“祖训”,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在他的封地起兵,发动了“靖难之役”,所谓“靖难”就是平定内乱的意思,其实他是以声讨齐泰、黄子澄为名,矛头直指建文帝。
燕王起兵后,一路南下,很快攻占了很多地方,声势浩大。而朝中,当时功臣宿将被太祖朱元璋杀了个干干净净,建文帝竟派不出个能打仗的大将,无奈只好起用幸存的老将耿炳文,任命他为大将军,统率南军十三万伐燕。但第一场大仗——滹沱河之战耿炳文就失败了。此时,建文帝听信黄子澄的一面之词,让纨绔子弟李景隆取代了耿炳文任大将军,临阵换将,这犯了军事上的大忌,之后南军屡战屡败。而黄子澄又让李景隆隐瞒战败消息,被蒙蔽的建文帝还给本来战败逃回京师的李景隆予以奖励,继续让他统率南军。建文二年(1400),白河沟之战,南军因将帅们不专心作战,下达的政令不统一而再次大败。但燕军攻至济南时,受到山东参政铁铉的坚决抵抗,双方相持了三年之久。后来燕王得宦官的密报,知京师空虚,便于建文四年(1402)六月挥师渡江,而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竟开门迎降,于是燕王攻陷京师(今南京)。朱棣取建文帝而代之,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齐泰、黄子澄、方孝儒等建文旧臣被杀,还灭了他们满门,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靖难之变”。
京师被朱棣攻陷后,建文帝却在混乱中失踪,下落不明。有的说他在宫中自焚而死,还有的说建文帝从地道逃出城外,当了一名和尚。究竟如何,众说纷纭,建文帝失踪成为明代迷案之一。
靖难之役为什么叫靖难之役
在大明王朝里朱棣是个很牛的一个皇帝,在政绩上甚至都可以和他老爹比拼。朱棣在他这个夺来的皇位上做的可谓是顺风顺水,就好像皇位本来就该是他的一样,相比他的侄子朱允炆,他的手段更加老辣,强硬,奸诈,善于谋略。那么他 的皇位怎么来的呢?这可要从一场有名的夺皇位战争说起——靖难之役
公元1398年,建文帝朱允炆看父亲死后,他下面的叔叔辈们都不服气自己,害怕他们起兵造反,于是找他的老师黄子澄跟他谈起了这件事,他老师点了头说回去找齐泰商量一下, 朱允炆同意了。黄子澄齐泰他们在一起商量得出,要先把其他的藩王杀掉,再慢慢的收拾朱棣。
黄子澄把商量的对策告诉了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想好策略就立刻实行了削藩,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削除了五个藩王,朱棣看见这样,他也很害怕。所以他想了个办法就是装疯,而且他装的很敬业,大热天穿棉袄烤着火,他哆哆嗦嗦的还嫌冷。
京城来了两个朱允炆的奸细故意来试探他,朱棣装作听不懂,前言不搭后语,奸细认为朱棣疯了,报告给朱允炆,朱允炆还是不放心,就派兵去试探攻打朱棣,要是朱棣真疯了,他就不会发兵抵抗,没疯那就不免一场战争,朱允炆也知道,有你朱棣没有我朱允炆, 就算你是我亲叔叔,亦是如此!朱允炆的兵一到北京,朱棣的病突然就好了,穿上军装,整顿士兵开始了他军事生涯最有意义的一战。
而且朱棣还有一套出战的正气凌然的说辞:朝廷出现奸臣黄子澄,齐泰两人,挑拨是非,致使皇帝轻信谗言,残忍杀害了五个冤枉的藩王,我们要起兵为藩王报仇!杀掉这两个佞臣贼子!
朱棣秘密商量策反之策
朱棣打仗那是久经沙场,胆略过人,智勇双全,在他的指挥下军队如入无人之境,胜利捷报一个又一个。朱允炆召回耿炳文换李景龙指挥三军,可是他不知道李景龙确实什么都不会纯属一个军事白痴。真是应了古人的一句话, 虎父未必无犬子。(他父亲是李文忠,在大明朝是有名的军事名将。)朱棣和李景龙开战,李景龙 很不幸被朱棣打的落花流水,先是攻打北平失败,然后是被朱棣在郑坝村击败,损失不可为惨重!
建文帝四年六月初,朱棣誓师渡江,士兵士气高涨,杀声震天。朱棣的军队兵临城下,守军的军官,不敢造次,赶紧把城门打开了,朱棣指挥军队很快把南京攻陷了,此时南京城一片大乱,南京皇宫火光冲天。朱棣得知朱允炆不在南京城,任凭朱棣再三寻找不见其踪影。
历史上建文帝的下落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建文帝见朱棣马上要攻破南京城,就叫下人放火烧了南京城皇宫,自己留在皇宫中没有出来,烧死在城内。第二种说法是,建文帝趁朱棣攻城之时,打开了太祖朱元璋给他留的密函,(传说朱元璋知道他的皇孙朱允炆斗不过朱棣,特意在他临死前留给朱允炆一封密函,让他保存好不到万不得已不得打开)密函里写着,让朱允炆脱身的办法,朱允纹就按着有先见之明的爷爷的密函顺利的逃走了。
朱棣大军攻陷南京城
接下来朱棣收拾残局,喜登皇位,坐上了大明王朝的皇帝,朱棣此时的心情澎湃不已,没想到梦寐以求的皇位,在今天成真了!喜悦感在他脸上洋溢着。然后朱棣又立马下令改年号为永乐元年,朱棣就是有名的明成祖,别号永乐皇帝。
以上就是关于明朝建文帝 靖难之变,靖难之役指的是谁夺取了帝位的事变的全部内容,以及明朝建文帝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 冬枣是什么季节的水果,冬枣属于凉性还是热性
-
2023-08-15 23:59:25
-
- 元旦节的习俗,元旦的习俗是什么30字?
-
2023-08-15 11:13:28
-
- 悬日是什么现象,曼哈顿悬日是什么意思
-
2023-08-15 11:11:22
-
- 圣甲虫的生活习性,圣甲虫的生活内容概括?
-
2023-08-15 11:09:18
-
- 平头哥是什么动物,平头哥是什么动物
-
2023-08-15 11:07:13
-
- 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是什么?
-
2023-08-15 11:05:08
-
- 菊花的颜色,菊花有多少种颜色?
-
2023-08-15 11:03:03
-
- 井盖为什么是圆形 ,井盖为什么是圆的?可不可以是等边三角形的?
-
2023-08-15 11:00:58
-
- 计姓的来源,计姓来源于何处?
-
2023-08-15 10:58:53
-
- 花露水可以托运吗,乘长途汽车,莫带花露水,花露水可以带上汽车吗?
-
2023-08-15 10:56:48
-
- 含羞草的外形特点,好词描写含羞草的外形特点四字词语?
-
2023-08-15 10:54:43
-
- 天花板隔层有老鼠怎么办,家里的天花板夹层死了一只老鼠,拿不出来的在夹层里
-
2023-08-14 20:00:52
-
- 腾讯电话人工服务,如何能够打通腾讯客服人工服务电话?
-
2023-08-14 19:58:47
-
- 太ne了是什么意思,一年级ne是什么意思?
-
2023-08-14 19:56:42
-
- 厦门是个岛,厦门是个岛还是半岛
-
2023-08-14 19:54:37
-
- 日本三大高级铁锅品牌是什么,日本三大铁锅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
2023-08-14 19:52:32
-
- 缺氧的类型分为几类,缺氧可分为几种类型,各型的血氧变化特点
-
2023-08-14 19:50:27
-
- 荞麦产地,荞麦米出产地哪里最好?
-
2023-08-14 19:48:22
-
- 梅艳芳主演的电影,谁知道刘德华和梅艳芳一起主演的所有电影?
-
2023-08-14 19:46:17
-
- 榴莲变酸还能吃吗,榴莲吃起来为什么是酸的?是坏啦吗?
-
2023-08-14 19: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