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生活 > 正文

​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 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上市公司

2023-10-14 02:26 来源:网络 点击:

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  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上市公司

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并成功实现产业化。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主要生产高功率紫外固态激光器,年产值可达3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值10亿元,利税5000万元的产业规模。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预计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力争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张家口市康泰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军说。

一: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

中国最顶尖的科技到底有哪些?(精选)

*** 论市

9天前 · 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中国最顶级的科技到底有哪些?(精选)

一、激光技术。我国激光技术世界第一。我国在激光研发领域已经远远超出美国和俄罗斯,激光的五大核心技术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我国的“S光A”重型激光系统,综合作战能力强,可以充分适用于陆战和海战之中。

2013年9月9日,中科院网站公布,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的国家。

2016年,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研制工作成功实现了5拍瓦激光脉冲输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如何理解5拍瓦激光脉冲输出呢?1拍瓦等于1千万亿瓦,相当于全球电网平均功率的500倍;这样强的激光脉冲时间仅为1飞秒(1秒的1千万亿分之一)。普通照相机最快可以达到毫秒级,相当于飞秒级照相机的科学装置,可以为电子运动轨迹成像。超强超短激光被认为是人类已知的最亮光源,是全球激光科技的最新前沿和重点竞争领域,具有重大科技意义与应用价值。

2017年10月,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研制工作成功实现了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再度刷新了由自己创造的激光脉冲输出功率纪录。

二、导航卫星技术:中国的全球导航卫星技术和美国的GPS技术上并驾齐驱,某些技术方面超越了美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由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

最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是,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全面实现了关键器部件100%国产化! 重点攻克了星载原子钟等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尤其是首创的——星间链路技术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的北斗卫星精准度全球领先。

北斗三号的最大功能特色就是精确授时。比如北斗三号卫星上的星载铷原子钟的精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精准度达到创纪录的每天100亿分之5秒。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位置报告功能就是有源定位,这是中国北斗的重大创造,它是利用无线电测定技术,利用两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一起手拉手,能告诉“你、我、他”都在什么地方、具体的方位。

北斗卫星具有短报文“独门绝技”。短报文通信功能是北斗系统在全球的一大“绝招”。北斗导航卫星附加了通信功能。

北斗导航卫星的最终用户通过这个终端,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精确位置,还可以通过短信——即“短报文”将自己的具体情况告诉另外一个人。这个功能在沙漠地区、茫茫大海、深山老林等没有网络覆盖的地区,还有就是发生了自然灾害发、尤其是通信不通的环境之下,北斗通信功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全世界超过一半以上的国家使用北斗系统,北斗系统对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北斗研发模式充分体现了制度优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国外高技术封锁及突围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比如在核心芯片、光刻机等重要的战略性领域。

三、反卫星技术。我国已发明寄生星多年。寄生星只有中国独有,全球任何国家都没有研制出来,可以说是我国“镇国之宝”。

所谓寄生星就是一种由己方投放、能寄附在对方卫星上的微小型卫星。若战时可根据己方相应的指令对对方卫星进行干扰和摧毁。

由于寄生星是平时寄附在对方卫星上、这就要求寄生星的体积和质量应做得很小,以免在和平时期就影响对方卫星的正常工作。

为确保打赢未来高科技战争,中国大力发展非对称作战理论,意图通过对敌关键领域的"点穴打击"全面瘫痪敌方的作战系统。其中适度发展天战能力、拥有可靠的反卫星手段则又是这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今世界最具威慑力的反卫星杀手寄生星早在中国横空出世,并且作为一种新概念反卫星利器。

四、航天技术:中国的航天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经历了由常温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由末级一次启动到多次启动、从串联到并联、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载物到载人的技术跨越,逐步发展成为由多种型号组成的大家族,并具备进入低、中、高等多种轨道的能力,入轨精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至2019年3月10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飞行300次,发射成功率达到95.33%。

五、量子通信:属于下一代通信模式,全球独一无二,目前已在合肥建有全球唯一的城域示范,世界上最先进的侦听手段也无法窃听到这种通信模式下的信号。

量子计算机的研制被认为比人类首次登月还困难。中国在量子科技领域具领先优势,特别是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基础科研成果走在世界前列。

比如2016年8月,中国成功发射人类历史上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再比如2017年,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的成码率已达到10kbps量级,成功验证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的可行性。目前经过系统优化,密钥分发成码率已能够达到100kbps量级,具备了初步的实用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完成首个量子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后,又迎来一项重大突破,中国联通建成全国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各项结果均达到设计目标。

据业内专家预测,中国在卫星量子通信方向领先欧美发达国家大约五年左右。

六、高原铁路建设技术:青藏铁路是世界高原铁路技术难度最大的技术,全球只有中国能够完成建造海拔如此高的铁路!

青藏铁路是世界高原铁路技术难度最大的技术。为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原线路里程最长、沿线环境最恶劣的铁路,被誉为“天路”。青藏铁路的技术难度有三个:

1)冻土层达20米:青藏铁路路轨是铺设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路基下是多年冻土层,有的地方冻土层一度厚达20多米;冻土层在季节升高时会融化下降,寒冷的冬季节冻结膨胀,因此,一起一降会严重影响铁路路基的稳定。而青藏铁路要经过冻土地段长达550公里,是整个青藏高原铁路全长的50%。

2)生态十分脆弱:青藏高原由于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土层浅薄贫瘠,生态十分脆弱,假如遭受人为破坏,几乎不可能再恢复。因此,铁路建设工程用于环保方面投资预计达20多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0%左右,环保投资和所占比例如此之大,在国内建设史上尚属首例。

3)高寒缺氧:高原上氧气稀薄且气温低,而且空气稀薄,在如此特殊气候条件施工,对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都是一种非常严峻的考验。在施工中,中国工程师们通过发明,创造出新技术,加强了电器系统的耐低温性能,提高了动力系统的供氧量,使得这些设备变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高原工程设备。

青藏铁路是全亚洲第一条完全基于先进GSM-R通信系统的铁路。

七、汽车电池技术: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汽车电池技术。电动汽车是未来各大方县交通工具,中国的比亚迪是世界最好的电池制造和整车设计公司之一。比如其“刀片电池”,是一种采用了新结构新工艺的磷酸铁锂电池,其技术创新点主要在于充分利用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好的特点,在电池系统设计中取消中间层次的模组,可以明显提高其系统的体积能量比和重量能量比。其意义在于可以拓展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车用汽车上的应用空间。

比亚迪是世界排名前列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掌握了一流的动力电池生产制造技术,因此开发生产出“刀片电池”。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教授科研团队,对于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的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于“刀片电池”的研究开发,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八、移动通信技术:中国的5G技术全球领先。华为5G专利数世界第一,中国总的5G必要专利数世界第一。因此,从国际标准、技术专利、产业能力这三个客观指标的对比来看,中国的5G产业已超越美国处于全球第一的位置。

全世界有500多万座4G基站,其中中国就有近400万座,占据了全世界的一多半。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目前华为公司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在5G通信领域拥有最强技术水平的公司。据最新统计显示,在最新的5G R16标准上,中国主导21个标准,占了全部项目的40%,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在5G市场,2020年国内相关投资将高达1000亿元,力争超额完成全年30万个5G基站的目标,中国占据全球5G基站总数的份额将达到50%。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早前曾经表示,“对于6G研究,我们也是领先世界的”,他表示对于6G很可能在10年以内就会投入使用。

九、深潜器建造技术,中国的蛟龙号是世界排名第二的深潜器,可以下探水下7000米的深度。蛟龙”号采用特制钛制船体,能承受强大的深海压力。中国的“蛟龙”号正在创新改进后能够抵达几乎全世界海域的底部,将使中国超越日本、俄罗斯、法国和美国,成为“深海潜艇俱乐部”中的佼佼者。

蛟龙号的突出特点:1)中国潜水器在世界上同类型中具有最大下潜深度达7000米,该潜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大海域使用; 2)具有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功能,为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3)具有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貌探测能力,可以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探测海底的小目标;4)配备多种高性能,确保载人潜水器在特殊的海洋环境或海底地质条件下完成保真取样和潜钻取芯等复杂任务。蛟龙”号采用特制钛制船体,能承受强大的深海压力。

中国潜水器的三大突破:首先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其次是高速水声通信;再次是充油银锌蓄电池容量被誉为"蛟龙"号的三大技术突破。能够做到精确地"悬停"。在世界上所有潜水器中,还没有国外深潜器具备这样的功能。此外,中国科学家们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采用声纳通信。

十、超大型开凿山体隧道的设备制造技术:中国的大型盾构机技术全球第一,在世界上一机难求。

中国被世界称为基建狂魔,最大盾构机今年在长沙下线!此盾构机直径16.07米,命名“京华号”,用于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重4300吨、长150米,一次性开挖隧道断面近6层楼高,是当之无愧的的国

百度知道

中国科技有哪些?

420 浏览

冬夏328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关注

成为第2514位粉丝

中国最顶尖的科技到底有哪些?(精选)

*** 论市

9天前 · 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中国最顶级的科技到底有哪些?(精选)

一、激光技术。我国激光技术世界第一。我国在激光研发领域已经远远超出美国和俄罗斯,激光的五大核心技术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我国的“S光A”重型激光系统,综合作战能力强,可以充分适用于陆战和海战之中。

2013年9月9日,中科院网站公布,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的国家。

2016年,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研制工作成功实现了5拍瓦激光脉冲输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如何理解5拍瓦激光脉冲输出呢?1拍瓦等于1千万亿瓦,相当于全球电网平均功率的500倍;这样强的激光脉冲时间仅为1飞秒(1秒的1千万亿分之一)。普通照相机最快可以达到毫秒级,相当于飞秒级照相机的科学装置,可以为电子运动轨迹成像。超强超短激光被认为是人类已知的最亮光源,是全球激光科技的最新前沿和重点竞争领域,具有重大科技意义与应用价值。

2017年10月,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研制工作成功实现了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再度刷新了由自己创造的激光脉冲输出功率纪录。

二、导航卫星技术:中国的全球导航卫星技术和美国的GPS技术上并驾齐驱,某些技术方面超越了美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由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

最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是,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全面实现了关键器部件100%国产化! 重点攻克了星载原子钟等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尤其是首创的——星间链路技术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的北斗卫星精准度全球领先。

北斗三号的最大功能特色就是精确授时。比如北斗三号卫星上的星载铷原子钟的精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精准度达到创纪录的每天100亿分之5秒。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位置报告功能就是有源定位,这是中国北斗的重大创造,它是利用无线电测定技术,利用两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一起手拉手,能告诉“你、我、他”都在什么地方、具体的方位。

北斗卫星具有短报文“独门绝技”。短报文通信功能是北斗系统在全球的一大“绝招”。北斗导航卫星附加了通信功能。

北斗导航卫星的最终用户通过这个终端,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精确位置,还可以通过短信——即“短报文”将自己的具体情况告诉另外一个人。这个功能在沙漠地区、茫茫大海、深山老林等没有网络覆盖的地区,还有就是发生了自然灾害发、尤其是通信不通的环境之下,北斗通信功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上市公司

氟代硼铍酸钾晶体

氟代硼铍酸钾晶体是一种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能够将激光转化为史无前例的176纳米波长激光,从而可以制造出深紫外固体激光器。

三: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的作用

姚矣1、窦微1、曲大鹏1、郑权1,2

1. 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与物理研究所

引言

可见光波段(380~780 nm)激光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激光显示或照明中,需要用红绿蓝三基色激光器;在眼科治疗中,针对不同病变区域会用到532 nm绿光、660 nm红光和577 nm黄光激光器;在光神经学研究中,多用到473 nm蓝光和589 nm黄光激光器;在共聚焦显微镜中,常会用到405 nm、488 nm、561 nm和638 nm等多个波长的激光器;而在激光钠导星应用中,则需要589.159 nm这样精准波长的黄光激光器。可见光激光器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气体激光器,例如He-Ne激光器的543 nm绿光、594 nm橙黄光和632.8 nm红光;Ar离子激光器的457 nm、488 nm蓝光、514.5 nm绿光和660 nm红光等。气体激光器需要高压激励,体积大、效率低,逐步被固体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取代。

(2)染料激光器,例如若丹明6G染料激光器,可以输出570~650 nm范围的可调谐激光。但因为成本、寿命和效率等问题,现在很少使用染料激光器。

(3)半导体激光器,例如GaAs半导体激光的6xx~7xx nm红光、GaN半导体激光的3xx~5xx nm蓝紫光或蓝绿光等。因为半导体激光器体积小、效率高,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能带结构和衍射效应,激光性能存在受温度影响大、光谱线宽大、光束质量较差等不足。

(4)固体激光器,掺杂Nd、Yb、Cr、Tm、Ho、Er等不同离子的固体激光材料,多发射红外波段的基频激光,需要经过非线性频率变换才可以输出可见光。例如最常见的Nd:YAG激光晶体,其中的Nd3+离子有1064 nm、946 nm、1123 nm、1319 nm 等多条红外发射谱线。人们通过倍频可产生532 nm绿光、473 nm蓝光、561 nm黄绿光、660 nm红光。还可以通过1064 nm和1319 nm和频产生589 nm黄光、1064 nm和964 nm和频产生501 nm青光等。Nd3+离子掺杂在YAG、YVO4、YLF、YAP、GdVO4、KGW等不同基质中,谱线还会出现频移,从而实现更多的激光波长。

固体激光的波长丰富、光束质量好、结构坚固、环境适应性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通过频率变换产生可见光的固体激光器,也会产生一些问题,例如非线性频率变换材料KTP晶体的“灰迹”问题;LBO或BBO晶体的潮解和光学薄膜的寿命问题;非线性频率变换过程中,多个纵模相互耦合引入的激光瞬时噪声问题等,成了一些高端应用的阻碍。

追溯到1960年Maiman发明的世界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激光波长为694.3 nm,是基频可见光固体激光器。但由于红宝石激光器属于三能级系统,泵浦阈值高、转换效率低、热效应明显,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显然,研发新的性能优异的基频可见光固体激光器是很有价值的。

理论上,很多的稀土离子,如镨(Pr)、镝(Dy)、铽(Tb)、钐(Sm)、钬(Ho)、铒(Er)、铕(Eu)等,可在蓝光泵浦下发射可见光。并且基于不同的基质,也产生了丰富的掺杂晶体种类,如Pr:YLF、Pr:YAP、Pr:LMA、Pr:SRA、Dy:YAG、Dy:YAP、Tb:LLF、Sm:YAP等,其基频可见光光谱覆盖了蓝绿光、黄光、红光和深红光的范围。

随着蓝光泵浦源的发展,基频可见光固体激光器又焕发了新的生机,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基频可见光固体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掺Pr3+晶体及激光性能

掺Pr3+激光材料是目前最有潜力的可见光波段激光材料。三价 Pr3+稀土离子的吸收峰与蓝光半导体激光的发射波长吻合,吸收截面达到10-19 cm2量级,拥有大量的辐射跃迁,发光范围几乎覆盖了可见光波段的蓝、绿、橙、红光。图1为Pr3+离子的能级结构图[1]。

图1 Pr3+离子能级结构及可见光波段能级跃迁

Pr:YLF晶体是用Pr3+取代Y3+,由于Pr3+半径为0.127 nm, 而Y3+半径为0.116 nm,两种离子半径的不匹配性使得掺杂后晶体内应力增大,提高了晶体生长的难度。当激光运转时,泵浦光将粒子由基态激发到多重态。被激发到多重态的粒子经过快速的弛豫到达激光上能级,粒子数在各个能级上遵循玻尔兹曼分布规律排布。几条主要的发射谱线如图1所示。对应的峰值跃迁波长分别为479 nm、522 nm、607 nm、639 nm、698 nm和720 nm。另外,还有604 nm、670 nm等多条增益较弱的谱线。

(1)红光波段:639 nm、698 nm和720 nm

常温下Pr:YLF晶体的红光639 nm谱线受激发射截面最大。目前论文报道的639 nm激光最高输出功率为8 W,698 nm和720 nm的深红外光最高功率在1 W以上,其激光谐振腔结构如图2所示[2]。

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  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上市公司-第1张图片-

图2 Pr:YLF 激光器谐振腔示意图

(2)橙光波段:604 nm和607 nm

橙光跃迁虽然受激发射截面较大,但激光性能不及红光和深红光,原因是橙光跃迁与基态吸收跃迁部分重合,导致激光运转存在重吸收损耗。目前国际上获得了大于1 W的橙光激光输出[2]。

(3)绿光波段:522 nm

引起的Rayleigh散射损耗正比于λ-4绿光的增益较弱,且增益材料中的微小杂质,这意味着晶体质量对绿光运转的影响比对红光运转的影响大得多。业界多采用中高浓度晶体,搭配短腔和低透过率输出镜,利用较高的泵浦速率,获得更高功率的绿光输出,目前文献报道的522 nm最高输出功率为2.9 W[2]。

掺Dy3+晶体及激光性能

在可见光稀土离子中,Pr3+因为可见区域大量的跃迁已然成为比较成熟的稀土离子,然而Pr3+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唯独在黄光波段没有对应的能级跃迁。黄光激光拥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比如589 nm黄光可用于钠信标、科研和遥感等领域。而Dy3+由于在黄光波段的跃迁而备受

图3 Dy3+离子能级结构及可见光波段能级跃迁

Dy:YAG晶体优异的光学、热学和机械性能非常有利于激光的稳定输出。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报道了LD泵浦Dy:YAG晶体实现黄光激光运转,输出功率达到56 mW,最大单脉冲能量达到1.1 mJ[4]。Z.C.Xia等人在Dy3+掺杂 ZnWO4基质中实现 575 nm处连续激光运转,输出功率为110 mW,斜率效率为13%。更高的功率需要通过优化Dy3+与共掺离子配比来实现[5]。

掺Tb3+晶体及激光性能

与Dy3+的作用相似,Tb3+是稀土离子中另一个存在黄光能级跃迁的离子。对于 Tb3+,低的吸收截面可以通过高的掺杂浓度来弥补,且不会引起能级浓度猝灭。在发射光谱方面,Tb3+主要有三组发光峰:543 nm、590 nm和625 nm。在基质选择方面,氧化物材料也适宜作为Tb3+的基质材料。

第一个蓝光泵浦实现Tb3+激光输出是Ar+激光泵浦Tb3+掺杂氟化物光纤,发射波长为543 nm[6]。而使用OPSL泵浦,成功实现了Tb3+掺杂氟化物材料在绿光和黄光波段的激光输出。如图4所示,21 mm长的Tb:LLF实现了绿光输出功率超过1 W,斜率效率高达52%;实现了黄光587 nm激光运转,最高输出功率71 mW,斜率效率为22%[7]。随后,Tb:KYF中也实现了连续黄光和绿光激光输出。

图4 Tb:YLF激光器结构示意图

基频可见光固体激光器的倍频

值得一提的是,基频可见光固体激光器通过倍频就可以方便地产生紫外激光输出。相比人们常用的1064 nm通过三倍频或四倍频产生355 nm或266 nm紫外的方式,这种方式效率高,更简便,并且有潜力获得高功率的连续紫外激光。对于基频可见光固体激光器,文献报道中通过腔内倍频获得紫外激光的波段有261 nm、320 nm和360 nm等。Vasily Ostroumov利用479 nm的OPSL双端泵浦的Z型谐振腔设计,获得了大于1 W的261 nm连续紫外输出,其光光转化效率高达52%,激光器如图5所示[8]。

图5 输出1 W的261 nm激光器结构示意图

总结

在基频可见光固体激光器中,Pr3+离子输出功率相对较高,在绿、橙、红和深红波段大多数波长输出功率已超过1 W。Pr3+的缺点是不能直接发射黄光。

Dy3+离子可以发射黄光,可以通过共掺去激活离子(Tb3+或 Eu3+)缩短下能级寿命,减少粒子数阻塞,提高黄光的激光输出功率和效率;Tb3+可以发射绿色、黄色、橙色和红色的激光。Tb3+吸收截面小,可以通过高掺杂或离子敏化来弥补,具有长的荧光寿命,适合脉冲调Q激光运转;Sm3+的发射波长与Pr3+比较接近,但是Sm3+易发生交叉驰豫,掺杂浓度不宜过高,因此面临着Pr3+的强势竞争,人们

在基频可见光固体激光器和倍频方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和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也开展了大量工作。利用高功率蓝光半导体激光器端面泵浦,已经实现了522 nm、604 nm、607 nm、639 nm、698 nm和720 nm等基频可见光波段5~20 W的激光功率输出,以及腔内倍频的连续紫外激光输出。其中,320 nm、349 nm和360 nm紫外激光的输出功率分别达到了3.4 W、2.8 W和3.6 W,正在逐步实现产品化[9-13]。

姚矣,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新型全固态激光器及非线 性频率变换方面的研究;

窦微,工业激光部技术主管,主要从事工业级固体激光器的中试和批量化生产技术;

曲大鹏,中功率激光器产品技术总监,主要从事高稳定度、单频、稳频、窄线宽等高端激光器的开发和应用;

郑权,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二级研究员,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固体激光器的研发和产业化。

参考文献

1. Adam J L, Sibley W A, Gabbe D R. Optical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of LiYF4 :Pr3+ [J].Journal of Luminescence 1985, 33(4): 391- 407.

2.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1985, 33(4): 391- 407. Metz P W, Reichert F, Moglia F,et al. High-power red, orange, and green Pr3+:LiYF4 lasers[J].Opt. Lett., 2014,39:3193-3196.

3. lasers[J].Opt. Lett., 2014,39:3193-3196.Kränkel C, Marzahl D T, Moglia F,et al. Out of the blue: semiconductor laser pumped visible rare-earth doped lasers[J]. Laser &Photonics Reviews, 2016, 10(4): 548-568.

4. 鞠乔俊,沈华,姚文明,等 . 半导体激光抽运Dy:YAG黄光激光器[J]. 中国激光,2017,44(4):0401004.

5. 44(4):0401004.Bowman R, O’connor S, Condon N J. Diode pumped yellow dysprosium lasers[J]. Opt.Express, 2012, 20(12): 12906-12911.

6. Tatsuya Y, Yasutake O. Amplification andlasing characteristics of Tb3+-doped fluoride fiber in the 0.54 µm band[J]. Jpn. J. Appl.Phys., 2007, 46(11): 991-993.

7. Metz P W, Marzahl D T, Majid A,et al .Efficient continuous wave laser operation of Tb3+-doped fluoride crystals in the greenand yellow spectral regions[J]. 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2016, 10(2): 335-344.

8. Photonics Reviews, 2016, 10(2): 335-344.Ostroumov V, Seelert W.1 W of 261 nm cw generation in a Pr3+:LiYF4 laser pumped byan optically pumped semiconductor laser at 479 nm[J]. Proc. of SPIE, 6871: 68711K

9. 479 nm[J]. Proc. of SPIE, 6871: 68711K牛娜 , 窦微 , 浦双双,等. 蓝光二极管抽运Pr:YLF腔内倍频连续深紫外激光器[J]. 中国光学, 2021,14(6): 1395-1399.

10. Niu N, Pu S S, Chen Q,et al . 302 nm continuous wave generation by intracavity frequency doubling of a diode-pumped Pr:YLF laser[J]. Applied Optics, 2018(57):9798-9802.

11. 9798-9802. 牛娜,曲大鹏,窦微,等 . 蓝光二极管抽运掺镨氟化钇锂晶体腔内倍频348.9 nm紫外激光器[J].中国激光,2018, 45(12):1201003.

12. 李昕奇 , 浦双双,牛娜,等 . 单纵模261 nm紫外激光器 的研制[J]. 中国激光,2022,49(9):0901002.

13.窦微,浦双双,牛娜,等 . 双波长二极管合束端面抽运掺镨氟化钇锂单纵模 360 nm 紫外激光器[J]. 物理学报,2019, 68(5): 12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