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生活 > 正文

​蒙古四等人制中,色目人什么来历?为何排在第二

2024-06-17 19:52 来源:网络 点击:

蒙古四等人制中,色目人什么来历?为何排在第二

在元朝的差异化民族治理中,色目人与汉人被划分为第二、第三等人。他们之所以被区分为第二、第三等人,是因为他们被征服的时间有先有后以及与蒙古人相处的时间有长有短。

在蒙古人征服欧亚大陆的过程中,先后进行三次西征和两次南征。其中,西征开始时间早于南征的时间。第一次西征是由成吉思汗主持的,蒙古军在他的指挥下先后征服了西辽、花剌子模、高加索山区乔治亚之后,第二、第三次西征分别在窝阔台汗、蒙哥汗主持下,与第一、第二次南征同时进行。

在西征过程中,蒙古军一路进军顺利,他们先后征服波兰、立陶宛和波希米亚、基辅罗斯、安那托利亚、波斯木剌夷和巴格达阿拔斯王朝、叙利亚阿尤布王朝。

然而在南征过程中,蒙古军遇到南宋的顽强抵抗,屡屡受挫。第一次南征,蒙古军在今四川盆地征战六年并未征服此地,遭受其征战史的首次挫折。第二次南征,尽管蒙古军征服了大理国,基本实现了其对南宋“斡腹”的战略目标,但征战八年,蒙哥汗却最终战死于梓州路的合州城。

正因为此,最早被蒙古汗国顺利征服的分布于蒙古高原及其周边以及欧亚大陆的服色有异于蒙古人的游牧民族,如回回、畏吾、唐兀、康里、汪古、钦察等23种人,被确定为第二等人;而被征服稍晚的且难以驯服的那些聚居于淮河以北原金朝辖区的中原地区及其周边以及云贵高原西端大理国和南宋四川盆地的传统农耕民族,如汉儿(汉人)、乞塔(契丹)、札忽歹、女真、高丽、竹因歹、术里阔歹、竹温、竹赤歹、渤海等汉人,被认定为第三等人。

由于生产和生活方式近似的缘故,蒙古人对色目人管理较为宽松,而对于汉人却管理苛细。尤其在民间基层社会,蒙古人或色目人以“诸色户计”体制为基础,不仅可以征用汉人的田地为牧场,而且任意支配汉人男女的人身及产业,同时禁止汉人集体拜神、打猎、赶集、夜行,甚至禁止汉人私人习武和持有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