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春秋五霸楚庄王的生平简介

2023-10-27 04:59 来源:网络 点击:

春秋五霸楚庄王的生平简介

春秋五霸楚庄王的生平简介

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楚庄王**,谥号庄,葬于纪山。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楚受封于周成王时,活动于汉水和长江中游之间,居于群蛮之中,一直排除在华夏之外。

进入春秋时期不久,楚国国君即自称为王,后被周惠王授为南方夷越之长,是春秋时期诸国中疆域**的**。

与晋国"历代有强卿"不同,楚国"历代有名王",故能长久强大而**灭亡。

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楚穆王**,作为嫡长子的熊侣即位 ,是为楚庄王,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二十岁 。

楚庄王在位时正值晋国霸业中衰,无力外顾之机,但楚国内外也存在颇多困境。

楚庄王在令尹成嘉监督与辅佐下,为先君楚穆王发丧。当时楚国内部正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之中,这不单是因楚穆王**而引起的。

早在楚穆王十年(前615年),楚国就因令尹成大心之*而发生动荡,楚穆王任命成大心的弟弟成嘉(字子孔)继任令尹,屈从于若敖氏家族的属国舒国及其附庸宗、巢等国背叛楚国。

于是成嘉率军讨伐舒国,俘虏舒、宗两国国君,并且包围巢国。

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成嘉、潘崇决心彻底消灭叛乱势力,率军再次出征,而派公子燮与斗克镇守国都。斗克曾为秦军所俘。

崤之战中秦军惨败于晋,急于联楚抗晋,才将斗克等人释放回国。斗克回国后一直郁郁不得志,而公子燮欲替成大心为令尹却败给成嘉。

公子燮与斗克二人臭味相投,很快就有了谋反之心。

韬光养晦

楚庄王二年(前612年),晋国卿大夫赵盾派遣上将军郤缺率领晋国上、下二军突袭一直依附于楚国的附庸国蔡国(今河南上蔡县一带),竟在楚国的家门口向蔡国发起猛攻。

蔡庄侯一面抗拒晋军,一面派人向楚国求救,楚庄王视而不见。

不久蔡都失陷,国破家亡之际,蔡庄侯只能与郤缺签订城下之盟。蔡庄侯丧权辱国,于第二年(前611年)就悲愤而亡,楚王宫依然载歌载舞。

楚庄王三年(前611年),楚国发生大饥荒。巴国东部的山戎族趁机袭扰楚国西南边境,一直打到阜山(今湖北房县一带)。楚国组织防御,派部队在大林一带布防。

东方的夷、越之族也趁机作乱,派兵入侵楚国的东南边境,攻占了阳丘,直接威胁訾枝(今湖北钟祥一带)。

过了几个月,楚庄王依然故我,既不"鸣",也不"飞",照旧钟情声色犬马。大夫苏从忍受不住了,便来见庄王。他才进宫门,便大哭起来。

他便传令解散了乐队,打发了**,决心要大干一番事业。楚庄王终于同意伍举、苏从等人的建议,决定此后远离酒色,亲自处理朝政,楚庄王开启霸业自此始 。

北上争锋

楚庄王经平定内乱与灭庸后,统治已趋稳定,遂萌北上图霸之志。其时,中原**仍以晋实力最强,它西抑秦东制齐,秦、齐虽渐上升或恢复,仍非晋之强劲对手。

但晋当时国君晋灵公,却十分残暴无道,对内残害臣民,对外受赂无信,故国内统治既不稳定,国外威信也日益下降,这就为楚庄王北上提供了有利时机。

楚庄王亲政的当务之急就是攻伐反叛的庸国。

楚庄王三年(前611年),楚庄王撇开令尹斗般,乘坐战车到抗击庸国的前线,与前方部队会师,亲自指挥,将楚军分为两队:子越从石溪出兵;

子贝从仞地出兵,并联络秦国、巴国及蛮族部落合攻敌人。楚王督战,将士们猛攻庸国。不久,庸国不支,宣告灭亡,楚庄王取得了亲政以来的**场胜仗。

楚庄王平乱、灭庸后,统治趋于稳定,产生北上图霸之志。

围攻宋国

楚庄王十九年(前595年),楚庄王遣申舟使齐而没有借道,遭到宋文公及右师华元等人的反感。宋国人一不做二不休,杀*申舟,楚庄王为之大怒,尽起三军,攻打宋都睢阳。

与宋国相持了整整九月。天下诸侯为之**不已。又是畏惧,又是敬佩,又是不满。

所畏惧者,楚国国力之强,远远超出众诸侯的意料。楚国居然能长达九月供应着千里之外的三军,**综合实力由此可见。纵然诸侯各国有坚固的城池,楚国亦不足持。

面对楚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宋文公带领臣民坚守城池长达半年,城内已是易子相食,饥寒交迫。

联齐制晋

邲之战是晋国霸业**次衰败的起点。往日自以为不可一世的晋人遭到当头一棒,对诸侯的控制力大大减弱。

而自齐桓公后便已注册为大国的姜齐便是**个想脱离晋国控制的诸侯。早在楚庄王十五年(前599年),齐惠公崩逝,其子吕无野立,是为齐顷公。

齐顷公年轻气盛、刚猛精进,目中无人的齐侯急于摆脱晋景公的控制。

就在邲之战结束的楚庄王十八年(前596年),齐顷公下令攻伐自恃有晋国撑腰的莒国,打响了反抗晋国的**仗。

齐顷公为瓦解晋国东方的战略碉堡--鲁国,加大对鲁国联络。时鲁国三桓季孙、叔孙、孟孙夺得鲁国军政大权,分别与晋国侈卿建立起较为牢固的跨国联盟以作为外援。

鲁宣公及东门氏(即公孙归父,东门襄仲之子)在晋国霸业一片迷茫之时,积极联络齐国当权派以作为对抗三桓。

鲁宣公与齐顷公,一拍即合。经过几年的奋斗,齐顷公胆子越来越大。

楚庄王二十二年(前592年),晋景公命时任中军佐的郤克出使齐国,征召齐顷公参加会盟。

齐顷公玩心大发,竟在朝堂之上捉弄郤克。后在敛盂之会上,齐国代表高固(高宣子)又逃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