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大叶白蜡(大叶白蜡和小叶白蜡树简介)

2023-10-28 00:42 来源:网络 点击:

大叶白蜡(大叶白蜡和小叶白蜡树简介)



今天给各位分享大叶白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大叶白蜡和小叶白蜡树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以下知识分支:1、白蜡树有哪些品种?2、木头有水曲柳还有什么柳3、大叶白蜡的与白蜡区别4、家蜡树和白蜡树有什么区别?5、大叶白蜡的简介6、大叶白蜡和小叶白蜡有什么区别

白蜡树有哪些品种?

白蜡树在世界分布有60多种,我国有20多种,大多可用于园林绿化,

常见者有:(1)美国白蜡落叶大乔木,高25m,树冠稀疏,卵形或广卵形。树皮灰棕色,呈不规则小方块状裂,奇数羽状复叶,长30cm,小叶5~9枚,常7枚,卵形至长卵形,长4~11cm,宽2~4cm,先端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全缘或有时上面具钝锯齿。雌雄异株,圆锥花序,花无花冠,仅具花萼。翅果圆柱形,长3~5cm,翅长于果,熟时黄褐色。花期3~4月,果熟期9月。原产北美。我国南京、北京、山东、新疆、河南、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地有引种栽培。

(2)大叶白蜡为白蜡树之变神,又名花曲柳。落叶乔木,高12~15cm。树皮灰褐色,老时浅裂。羽状复叶,长15~35cm,小叶5~7枚,通常5枚,卵形或倒卵形,长5~1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心形,顶生小叶特宽大,锯齿钝粗或近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于当年枝上。翅果线形。花期3~4月,果熟期9~10月。

产我国西南部至东北各省、自治区,朝鲜、日本、越南也有。(3)湖北白蜡又名对节白蜡。落叶乔木,树高达19m。树皮深灰色,营养枝常呈棘刺状,小枝直立,被细绒毛或无毛。奇数羽状复叶,长7~15cm,叶轴具狭翅,小叶7~9枚,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具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沿中脉基部被短绒毛。花杂性,密集簇生于去年枝上,呈聚伞圆锥花序。翅果匙形,先端急尖。花期2~3月,果熟期9月。

木头有水曲柳还有什么柳

花曲柳。

花曲柳介绍,又名大叶白蜡树、大叶_,它的构造与材质近似水曲柳,材色较浅,心边材无区别为黄白色,但木纹更加美丽,故得花曲柳之称,用花曲柳刨制的切片,可用于高级家具的贴面,花曲柳树种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木材质地坚韧,纹理美丽而略粗,各地常引种栽培,木材可供车辆、农具用材,枝条供编织。

水曲柳介绍,也称东北白蜡、东北_等,为渐危种,是古老的残遗植物,分布区虽然较广,但多为零星散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水曲柳材质坚韧,纹理美观,是落叶乔木,可高达30米,是东北、华北地区的珍贵用材树种,可制各种家具、乐器、体育器具、车船、机械及各种建筑材料。

大叶白蜡的与白蜡区别

花开放时间 小叶形态 白蜡 花于叶后开放 小叶常7 大叶白蜡 花与叶同时开放 顶生小叶特大 --野外采集植物数据-- 中文种名 大叶白蜡  拉丁学名 Framericana L. 别名 美国白蜡 科名 木犀科 采集时间 2010年09月26日 采集地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植物园 采集人 王喜勇、王蕾、孔凡逵 采集样品类型 果实、 引种材料类型 果实、 生活型 大型乔木、落叶、 生态环境 泥土、路旁、 阴闭度 40% 土壤 林下粘壤土 地形 平地、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 偃麦草、狗尾草,黑麦草等。 果实颜色 黄绿色 茎颜色 褐灰色 叶子颜色 淡绿色 花期 4-5月 果期 8-9月 平均鲜重(kg/m2) 2kg/株 平均干重(kg/m2) 0.2kg/株 单位面积株数估算(株/ha) 50 分布 普遍、 单位面积产量 较多 地区蕴藏量评估 较多 当地利用情况 造林绿化、药用 标本鉴定人 王喜勇

家蜡树和白蜡树有什么区别?

白蜡树:白蜡树又称青榔木、蜡条、白荆树。原产:中国、朝鲜。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冠卵圆形,树皮黄褐色。小枝光滑无毛,小叶5至9枚,通常7枚,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至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不对称,缘有齿及波状齿,表面无毛,背面沿脉有短柔毛,秋天叶变黄色。

洋白蜡:洋白蜡又名毛白蜡。原产加拿大东南至美国东部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20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小叶通常7枚,卵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4至1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缘具钝齿或近全缘。

绒毛白蜡:绒毛白蜡,又称津白蜡。原产:美国得克萨斯州等西南各州,以天津、山东、连云港栽培最多。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18米,树冠伞形,树皮灰褐色,浅纵裂,幼枝、冬芽上均生绒毛,小叶3至7枚,通常5枚,顶生小叶较大,狭卵形,长3至8厘米,先端尖,基宽楔形,叶缘有锯齿,通常两面有毛,因此称绒毛白蜡。

美国白蜡:美国白蜡又称大叶白蜡。

形态特征:美国白蜡与白蜡的主要区别为小枝有散生皮孔,小叶卵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下面苍白色。小枝圆柱形,明显粗壮,光滑无毛。有小叶5至8枚,通常7枚,叶片光滑两面无毛。

上述几种白蜡,对城市环境适应性强,常用作行道树及防护林,也是工矿厂区绿化的良好树种。但是,由于白蜡是雌雄异株,特别是绒毛白蜡,园林应用中,一定要选择雄性白蜡或无性白蜡。有的地方种植时不择雌雄,结果幼龄树生长还不明显,长到一定程度后,雌性白蜡明显长势不良,发芽晚,落叶早。冬天的果实既影响美观,又加大卫生清扫难度。另外,雌性白蜡树也不如雄性的抗性强,其开花结果,也消耗大量养分。因此,在盐碱地区种植白蜡时,一定要种植雄性白蜡,少种或不种雌性白蜡,苗圃地培育此树时也要注意这一问题。

大叶白蜡的简介

落叶乔木。高8~15m。树皮褐灰色,一年生枝条褐绿色,后变灰褐色,光滑,老时浅裂。芽广卵形,密被黄褐色绒毛或无毛。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7,多为5,大形,广卵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5~15cm;顶端中央小叶特大,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先端尖或钝尖,边缘有浅而粗的钝锯齿,下面脉上有褐毛,叶基下延,微呈翅状或与小叶柄结合。圆锥花序顶生于当年枝先端或叶腋;萼钟状或杯状;无花冠。翅果倒披针状,多变化,先端钝或凹,或有小尖。花期5月。果期8~9月。木材硬而致密,为制家具的好材料。树生长较快,可用行道树;种子油供制肥皂用。

【药 名】:大叶白蜡

【来 源】:为木樨科植物大叶白蜡的树皮。

【功 效】:清肝明目,收敛止痢。

【主 治】:用治风*赤眼,慢性痢疾。

【性味归经】:苦,寒;肝、大肠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产于新疆。

【拉丁名】:大叶白蜡Fraxinus americana L var juglandifolia Rehd

【考 证】:始载于《新疆中草药》。

【中药化学成分】:树皮含有苦芩甙、丁香甙、槲皮素,鞣质等。

大叶白蜡

中文名:花曲柳

学名: Fraxinus rhynchophylla

科属: 木犀科梣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12~15m,树皮光滑。冬芽阔卵形,具光泽。羽状复叶长15~35cm,叶柄基部膨大,小叶5~7枚,革质,阔卵形、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生小叶明显为大。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当年生枝梢,花序梗细而扁,雄花和两性花异株。翅果倒披针形或线形。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喜光,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

产地及资源分布:产黄河流域各省和东北三省。生山坡、河岸、路旁,海拔1500m以下。俄罗斯、朝鲜也有分布。

栽培繁殖:播种繁殖。选肥沃、疏松、排水好的土壤种植。

园林用途:果形独特美观,可用作庭荫树、行道树或风景林。

大叶白蜡和小叶白蜡有什么区别

大叶白蜡

cFraxinus rhynchophylla  落叶乔木。高8~15m。树皮褐灰色,一年生枝条褐绿色,后变灰褐色。芽广卵形,密被黄褐色绒毛或无毛。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7,多为5,大形,广卵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5~15cm;顶端中央小叶特大,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先端尖或钝尖,边缘有浅而粗的钝锯齿,下面脉上有褐毛,叶基下延,微呈翅状或与小叶柄结合。圆锥花序顶生于当年枝先端或叶腋;萼钟状或杯状;无花冠。翅果倒披针状,多变化,先端钝或凹,或有小尖。花期5月。果期8~9月。木材硬而致密,为制家具的好材料。树生长较快,可用行道树;种子油供制肥皂用。  【药 名】:大叶白蜡  【来 源】:为木樨科植物大叶白蜡的树皮。  【功 效】:清肝明目,收敛止痢。  【主 治】:用治风*赤眼,慢性痢疾。  【性味归经】:苦,寒;肝、大肠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产于新疆。  【拉丁名】:大叶白蜡Fraxinus americana L var juglandifolia Rehd  【考 证】:始载于《新疆中草药》。  【中药化学成分】:树皮含有苦芩甙、丁香甙、槲皮素,鞣质等。  大叶白蜡  别名:花曲柳  学名: Fraxinus rhynchophylla  科属: 木犀科白蜡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12~15m,树皮光滑。冬芽阔卵形,具光泽。羽状复叶长15~35cm,叶柄基部膨大,小叶5~7枚,革质,阔卵形、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生小叶明显为大。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当年生枝梢,花序梗细而扁,雄花和两性花异株。翅果倒披针形或线形。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态习性:喜光,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  产地及资源分布:产黄河流域各省和东北三省。生山坡、河岸、路旁,海拔1500m以下。俄罗斯、朝鲜也有分布。  栽培繁殖:播种繁殖。选肥沃、疏松、排水好的土壤种植。  园林用途:果形独特美观,可用作庭荫树、行道树或风景林。

小叶白蜡

小叶白蜡 Fraxinus bungeana DC.  ----------------------------------------  【拉丁种名】 Fraxinus bungeana DC.  【中文种名】 小叶白蜡树  【中文属名】 白蜡属(又白蜡树属、梣(读qin,阳平声)属)  【拉丁属名】 Fraxinus Linn.  【拉丁科名】 Oleaceae  【中文科名】 木犀科  【习 性】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  【海 拔】 0-1500  【类 型】 被子植物,蜜源植物  【生 境】 较干燥向阳的砂质土壤或岩石缝隙中  【花 期】 5  【果 期】 8-9  【分 布】 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河南  落叶乔木,高10-20m。芽黑褐色,外被糠秕状毛。羽状复叶,小叶7-13,纸质,卵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下面密生细腺点。聚伞圆锥花序,花杂性。翅果倒披针形。  同属植物新疆小叶白蜡Fraxinus sogdiana Bunge,又名天山梣,分布于新疆西部,生于海拔500m左右外的河旁低地及开旷落叶林中。前苏联也有分布。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