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李隆基登基后为什么要杀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秘史李隆基登基)

2023-11-07 11:22 来源:网络 点击:

李隆基登基后为什么要杀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秘史李隆基登基)

1.太平公主为人处世有她妈武则天的霸道派头,这让李唐王室的旧臣们很是厌恶。

不管她策动武力政变是否属实,但她撺掇皇帝---自己的四哥李旦要废黜李隆基的太子的职位已是司马昭之心路 人皆知;长袖善舞的太平公主既有强硬的手腕,又有八面玲珑的方法,在与李隆基争权夺势的对抗 中已经占了上风,当时的七位宰相就有五位出其门下,她自己的三位儿子已经尽皆封王,皇帝面对任何朝臣的问题先都要先征询她的意见;其实际权益甚至已经超越了皇帝。

而李隆基在太平的运筹帷幄下,即将要去巡边,局势对太平公主是有利的,正是如此,太平公主更加肆无忌惮,一定要置自己侄儿的政治生命于死地。明眼人都心知肚明,对李唐怀有感情的朝臣们对太平有了怨恨之意。

2.李隆基低调行事,让太平大意了。

而发动过唐隆政变的李隆基就不一样了,尽管姑妈太平公主是自己坐皇位的最大威胁,他是要想尽办法除掉她的,但李隆基除对宋憬等心腹有过暗示,却并没有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与姑妈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他依然加紧在暗中进行活动,以生发太平的麻痹情绪。

太平公主就败在她太大意了,他忽略了与自己策划过唐隆政变的李隆基是一等一的权谋高手,在关键的时候,让李隆基抢先了一步,掌握了主动权。

3.当时天下百姓的思想比较正统,坚决拥护李唐王室的势力。

太平公主代表的是武则天时期武周王朝的旧势力,而李隆基代表的是有生命力的少壮派,武周旧势力退出政治舞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太平公主对权力有浓厚的兴趣,致死也不会交出所有的权力,她还有她妈武则天的志向,也想过把当女皇的瘾;她不知道天下百姓是绝对不允许武周势力复辟的。

从武周时期起,聪明的太平就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对四哥有了拥立之功后,更加膨胀了自己的政治野心,为搞掉侄儿李隆基的太子职务,她先说李隆基并不是李旦的嫡长子,继承大统不合法,又在太子身边安插眼线抓他的把柄;这已经让李隆基如芒在背了。随后还罢免了支持李隆基的宰相韦安石,这做得太过分了!

4.李隆基棋高一筹,收揽了天下的人心。

风华正茂的李隆自然不是吃素的人,他不动声色,暗中授意宋璟姚崇秘密向李旦进言,要李旦将李宪和李守礼外放,这是釜底抽薪的招式,这两人正是太平公主的太子后备人选;李隆基想让太平公主去洛阳,而李旦不想让太平公主离开。对政治并没有兴趣了的李旦说:我一个姐和三个哥哥都死了,只剩下这个唯一的妹妹了,我不忍心把她外放到洛阳呢。李旦是担忧李隆基和兄弟之间搞出类似喋血玄武门事迹,手足相残的事来。

而太平公主得知以上事实后勃然大怒,竟然当面责问李隆基为什么要这么做!要知道在当时,李隆基是太子啊!当人们看到太平的的实际权力已经超越了太子,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太平忤逆不道的印象,感情的天平自然倾向李隆基。先天政变还没有发生,人心所向就已经明了了。

5.在骨子里,李旦是支持自己的儿子当皇帝的

太平公主屡次三番地要求哥哥撤换太子,没有得到响应,就处心积虑地命亲信钦天监负责人向李旦汇报说:天上出了彗星,帝座非常危险,预示着太子要篡夺皇位。李旦是二次上位,以前也当过皇帝,他知道这是妹妹在逼自己对儿子李隆基下手。

但太平公主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四哥李旦也像自己的母亲武则 天一样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作为皇帝的李旦给予的答复是,既然上天如此预兆,我是不敢逆天而行的,我马上传位给太子!这个决定让太平公主始料不及,直接懵逼了。

5.李旦在关键时刻支持自己的儿子,使太平太平公主败北。

太平并不甘心,她相信自己的算无遗策和无往不胜,她相信自己不亚于母亲的纵横捭阖的行政能力,她相信自己苦心孤诣的安排不会付诸东流,而结果是弄巧成拙!

但她还是坚持反对李旦让位,这让李旦很是生气。也许是妹妹的所作所为勾起了李旦对于母亲废黜自己皇位的痛苦记忆,也许是母亲当政时李唐王室流血成河的往事又在李旦头脑中进行了回放,也许是妹妹声色俱厉的态度让李旦的忍让已经到了极限!李旦再也不顾妹妹的情绪了,他表现出异常的果敢坚决,三下五除二,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李隆基,李旦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李旦这么做挽救了李唐王室的江山社稷,这关键的一招,让太平一败涂地,而李隆基也名正言顺地当上了大唐的皇帝。

太平公主在与李隆基的斗争中失败,其原因有多种,既有大形势下的人心所向,也有细微之处的果决行动。

首先,李隆基当时已经继位为皇帝,虽然此时大权还掌握在太上皇手上,但是李隆基身为皇帝,发布命令名正言顺,天下人人心所向。

其次,当时武则天,韦皇后这两位搅乱大唐王朝的女强人刚死不久,作为前车之鉴,贵族阶层对女人当权还是心有余悸,担心太平公主成为新一代女皇的人大有人才,因此,贵族和官僚阶层大多数都力挺李隆基。

最后,李隆基下手果断。李隆基在得到太平公主准备废掉皇帝时,抢先动手,命令禁军在皇城内以及朝堂上,将太平公主的得力干将全部抓的抓,杀的杀。太平公主本人逃到山里,三日后被赐死。

综上所述,李隆基发动政变击败太平公主集团,既有战略上的人心所向,也有战术上的果决行动,政变后,太上皇李旦彻底退出朝廷权力中心,李隆基开始了盛唐时期的开元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