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姜维后期在蜀国的地位

2023-11-07 18:07 来源:网络 点击:

姜维后期在蜀国的地位

谢邀:

姜维北伐,又称为九伐中原。

其时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这段时期诸葛亮、姜维曾多次北伐曹魏,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战绩。特别是后期的姜维北伐,可以说是“胜多败少”,不过可惜,最终的结果蜀汉还是失败了。不过,这为什么没有扭转蜀汉灭亡的命运呢?

我们就来详细看一下姜维北伐的事情。

首先,结合《三国志》等史料来看,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继承了北伐中原的遗志,以攻代守,积极北伐,以汉中为屏障,保卫成都的安全,这个战略是诸葛亮在世时就定下的,姜维只是在延续诸葛亮的战略。

不过虽然在诸葛亮死后,蜀汉的人才衰退的速度极快,朝中渐渐被奸臣把持。但是对于姜维来说,十一次北伐之中,其中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姜维北伐曹魏来说,在整体战绩上可以说是“胜多败少”,也算是战绩骄人了。其过程如下: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故,司马懿出兵追击,姜维令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急忙收军退回,不敢逼近。于是蜀军安全而撤。

延熙元年姜维随大将军蒋琬驻扎汉中,姜维为司马,多次率领偏师西进。五年后姜维升任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延熙十年,姜维升任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同年,汶山郡夷族起事,姜维率兵讨平。不久,多地区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姜维率兵出陇右与夏侯霸决战于洮西。

延熙十二年,姜维督军进攻雍州、依傍曲山筑两城,并联合羌胡人进攻附近各郡。魏军则以郭淮与陈泰统兵抵御。此时邓艾进围曲城,切断交通及水源,曲城蜀军困窘不堪。姜维被迫领兵救援,进至牛头山,为陈泰军所阻。守城的句安、李歆等人因孤立无援,最终降魏,姜维只得撤军退走。

但是姜维并不甘心,到了延熙十三年再次出兵陇右,联合羌人攻魏西平未克,俘虏郭修而还。

其实姜维还是自视甚高的,他认为自己熟悉西部风俗,又依仗才兼文武,想用羌族、胡族为羽翼,常常提出要大举兴兵。只可惜费祎多次制止他,拨给他的部队也从未超过万人。

也就是说,截止到这段时间,姜维是不得志的,直到延熙十六年费祎去世,姜维才得行其志。

同年姜维就率数万人出征,一直进至洛门时,因久攻南安不克,军粮已尽,还是撤围退走。次年,正赶上魏国因诸多事件陷于混乱。姜维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先是占狄道又是破河关、临洮等县,并迁河关、临洮、狄道三县民入川,得胜而回。

几个月后,姜维又率军先后于故关、洮西大败王经,魏军大部伤亡或逃亡,损兵数万。只可惜他的最大对手邓艾又出现了,最终让姜维败退。

到了延熙十九年姜维再次率先出兵祁山,闻邓艾有备,乃改从董亭攻南安,最终两军战于段谷,蜀军交战不利,士卒溃散,死伤甚众。百姓甚至因此埋怨姜维,而陇山以西的地方也趁机骚乱起来。转年姜维率兵数万出骆谷并进至芒水,依山为营。司马望、邓艾军近水筑寨抵抗。蜀军多次挑战,魏军坚守不出,两军长期对峙。

转眼间,已经是景耀元年了,只可惜姜维屡次北伐,其实未见多大的成效,反而弄得民困兵疲。于是,不再轻易对外用兵,转过头来,致力于加强汉中的守御。并提出了“敛兵聚谷”的新策略。

休养生息至五年后,姜维才再次起兵攻魏,攻入洮阳境。只可惜依旧大败,损失严重。此后,蜀军实力大减,转为被动防御态势。

这就是姜维北伐的全部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战绩还算不错,可是每每命中的对手邓艾出现的时候,他都不能算是讨了好处,而且也并未因此对蜀汉造成太大实质上的优势,故而在历史上,其实对于姜维北伐实则是贬多褒少,因为连年征战,更是耗损国力至巨。也导致成为了蜀汉最终灭亡的一个原因。

不过事实上,任何战争损坏的都是双方,不只是蜀汉,就连魏国也是损耗巨大,因此,北伐实际上是可以缩小了蜀魏两国之间国力的差距的。

只是可惜,蜀汉可不只是这一个问题,而是多种问题合在一起,最终才走向了被历史巨轮碾压毁灭的结果。

关于诸葛亮的继承人,史学界很是有些争论,但具体到军事方面,姜维虽然是一介降将,但最终却继承了丞相的衣钵,最明显的例证就是与丞相那样,继续出师北伐。关于具体经过,很多人已经做了回答,在此不作赘述。只在这里谈一下个人的见解。

第一点,很多人只知道,司马懿受到曹魏猜忌,只能玩拖字决。但事实上在诸葛亮这边也同样存在,刘禅身边的那些奸佞,也让诸葛亮无可耐何。当然他们也只敢是在后勤方面拖拖拉拉。到了姜维的时候,就明显不一样了,他的地位完全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施展起来受到的牵制就更多了。

第二点,就是这段期间,蜀汉可用的人才已经不多。当然可以理解为,这就是蜀汉政权衰亡的节奏。在这种困境下,他九伐中原,依然取得了不少的胜绩,仅从战场上看还占据优势,由此可见他的能力。

第三点,北伐其实对于蜀汉的国力,也是一种极大的消耗。对此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也是心知肚明,但蜀汉实力最弱,只能选择以攻代守,姜维也不过是延续他的战略,很难说对与错。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