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不懂爱有时比不爱更让人痛

2023-11-17 00:57 来源:网络 点击:

不懂爱有时比不爱更让人痛

在有些人眼里,爱代表一切,拥有爱,拥有爱人,就能获得想要的幸福。

在另一些人眼里,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把爱挂嘴边又不能当饭吃,再怎么爱来爱去最重要还不是要工作挣钱,养家糊口过生活。

听起来都有道理。

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渴望,但同时也是最大的疑惑

爱的困惑之一:爱就是我要找个人让我快乐幸福

听起来这没有问题,想法也没有什么不对,去找到一个人能够让自己快乐幸福,很美好的样子。但是仔细想想,这个想法后面可能有“陷阱”。

这个陷阱有可能是我现在不太快乐,或者我不知道怎么快乐,我要通过找一个人让我变得快乐。

这像是一个人对生活有很多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同时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的内心和外在环境,期待透过找一个人为我提供幸福,满足自身的外在的安全感。两个都不知道怎么快乐的人,相处在一起,可以想象的一个后果是最后两个人搞得也都不快乐。结婚以后的情况,还可能加上孩子,一群不快乐不懂快乐的人相互纠缠在一起。

爱的困惑之二:我一定要也一定会找到一个人,最对的人,和最好的爱-“真爱”。

很浪漫的感觉,似乎有些不切实际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如何定义“最对的人”和“真爱”?是什么样的感觉,绝对不让你难受,完全地懂你,从来不让你担心,对其他人都没有感觉,只喜欢你一个人......

100%这样的人应该说不存在,最担心的是,如果我们对这个有“执念”,我们就很容易挑剔我们现在的伴侣,把身边人和心理的“100%理想对象”去做对比,从而抱怨。

爱的困惑之三: 只要在爱里,我的感觉就一定是舒服的,幸福的

在尝试理解这个观点之前,我们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幸福呢?我想起来关于幸福的一个阐述

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就可以幸福长大了,幸福是一个目标,努力达到就可以幸福成熟后,幸福是一种心态 ,领悟就才可以幸福

幸福对于成年来说,似乎是一种主观感受,很难确定一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形和状态。人生也是伴随高低起伏,如同两个人的关系一样,有亲密也有疏远。如果只以自己的主观感受来“感性”判断,爱里就一定舒服和幸福,一旦不舒服,那就是不爱了。

听起来有些片面,我们想去探讨的爱,更加朝向的是,在关系里,我有能力去经验人生以及关系里的每一个阶段,然后在过程中学习,学会更多爱的能力。往往,不舒服的感觉也是人与人相处的一个部分,如果我们能够学习在不舒服里去觉察,成长,那是爱的另外的价值和意义。

爱的困惑之四- 有爱的“感觉”,彼此就会爱了,就有能力爱和接受爱了

爱即包含主观感受的部分,有感觉,有feeling,有和ta亲密的倾向和愿望。

同时爱,也应该包含爱的能力,爱的技巧,爱的方式。

这像是人的两条腿一样,左右并进,才不至于让我们在“爱”里面看起来“跛足前行”。要么有很多的爱,不知如何表达,例如冲突的亲子关系和不和谐的婚姻关系;要么有很多表达的技巧,却不一定有多少爱的感受,例如单纯的一夜情,约炮,扣女扣仔等

对于爱的学习,我们需要非常谦卑。知道彼此虽然有爱的感觉,但是我们天生不懂爱,或者说不那么懂爱,我们愿意在关系里面学习。学习探索了解自己,了解对方,理解需求,理解彼此的差异。谈到差异,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身体构造“硬件”,男人女人本身存在着巨大差异。一般男人更加专注目标、理性、事情,女人更在意情绪和感受,这和男女双方大脑结构不同有关,连接大脑左右半球的胼胝体,女人明显大于男人,所以女人情绪体验更丰富成长环境,“有感觉的"男女双方或许也有很多不同,有相似有互补的。原生家庭养育环境的不同,教给个体对于爱不同的理解。有人觉得爱就是情感的交流沟通,有人觉得爱就是现实的承担担当爱的表达方式,美国盖瑞查普曼博士在《爱的五种语言》书中将爱的语言(表达方式)分为五类:

(1)肯定的言语

(2)精心的时刻

(3)接受礼物

(4)服务的行动

(5)身体的接触

试想我们只用对方听不懂的自己的“方言”去交流,是不是会造成不理解和误解呢?一个希望得到肯定的对象,不停地只是收到礼物,爱的感觉是否会被“打折”呢?

爱需要学习,需要去沟通、去磨合、去允许两个人的不同。光靠感觉,送个鲜花,买个礼物,做个家务,感觉棒棒,就期望能拥有高品质稳定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

爱的困惑之五- 爱,就得为对方做点什么。

如果爱的定义,就是为对方付出某些行为的话,这样的爱也很容易有“陷阱”。这个陷阱是一定有个状态,一方的行动的“量”或者是“方式”,并不是对方需要的“量”和“方式”,很容易让其中一方收不到“爱”的信号,而认为没有“爱”了。

“每次出差回来都不去接我,只知道在家给我做饭做菜,爱我不应该是接我吗?”

“啊。。。如果不爱我怎么会忙碌一下午呢,就是希望回到家就能吃到可口的美食,机场打个车又简单又快捷。付出这么多你一点都不能理解吗?!”

这样的对话是否并不陌生?

甚至有时候,关系里还会出现一种状态,我要“强迫”对方接受我为ta所做的,这就变成了控制和强迫。因为,我这么做是出于对你的爱呀!所以也就会有人在一些关系里会觉得压抑,因为我必须接受来自对方“爱”的行动。

爱的困惑之六: 只要建立了关系我们就拥有彼此。

关系的初期也许这是非常好的感觉,我们相亲相亲,我们彼此拥有,我们眼里只有对方,对方在彼此生命里被满满“占据”。

随着关系的进展和深入,我们不容忽略一个事实是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生命最重要是活成自己希望和喜欢的样子,最终成为他自己。

但是当我们一直认为,爱了建立了关系,我们就是拥有对方的。对方呈现的样子就是我的一个“形象”或“面子”,如果不是我喜欢的,因为我拥有TA,我就要去修正去调整对方。然而矛盾的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独立的人,需要被别人定义和决定自己是什么样子,冲突和反抗也就产生了。这就是在很多亲子关系里常见的模式,养育孩子的初期,家长的引导,教育往往还可以,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独立的时候,这段爱的关系就需要更多的放手,允许和信任。

那么,什么是爱呢?

首先爱是一段关系关系往往有三个阶段

A. 联接(Attachment)- 好的感觉,彼此拥有,快乐,幸福,“我”和“你”变成“我们”。

B. 区分/独立(Differentiation)- 你是你,我是我。我们是“我”和“你”的独立个体,“我们”不同

C.分离(Detachment)- 我可以是“我”自己,也可以是“我们”中的一部分,“你”可以是“你”,也可以 是“我们”中的另一部分,即连接又独立、

爱的陷阱

如上所述的困惑,爱的“陷阱”往往是浪漫,不切实际,太过激情,特别符合自己的需要,过度美化

爱的本质

爱是我能够看到对方,允许对方,支持对方

同时根植于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我也看得到我自己,我也允许我自己,我也支持我自己

真正的爱是营造一个空间,装得下两个人,装得下两个人的差异。

爱就是,我选择你,我的人生更加精彩

学习爱的能力,就是怎样表达我们内在的需求,内在的感受,另外一个人给一个空间去听去承接

不懂爱比不爱有时候更伤更痛。

#心理咨询师说# #心理情感# #生活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