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上甘岭血战成西点军校教材,可美国人只能学战术,学不来"精神"

2023-12-03 20:00 来源:网络 点击:

上甘岭血战成西点军校教材,可美国人只能学战术,学不来"精神"

战争是一株血色的花朵,而滋养这朵花成长的便是那些马革裹尸的战士们的鲜血。距离上甘岭血战已经过去了68年,后人只知道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被编进了西点军校的教材,可是这场战争中决胜的不止是战术。

在抗美援朝中,美国为了取胜不停用炮火攻击中国人民志愿军。志愿军也不是那么好惹的,1952年9月,志愿军便开始为美军准备了一场"饕餮盛宴"。

从9月18日开始,志愿军就开始对18个目标发动了19次攻击,每一次都成功得手,并且顺利占领了6个目标。当时志愿军意气风发,而美军则是一片混乱,不过美军也并不打算就此作罢,他们也在为自己的反击做准备。

当第二阶段作战开启时,范佛里特就已经做好了要打破志愿军攻势的准备。当时战争的要点就在铁原、平康和金化所组成的一个三角区域。志愿军占据了平康的制高点,美军则占据了下方的铁原和金化,其中最关键的地方就是五圣山的主峰。

五圣山背后是平康平原,如果美军翻过了这座山,那么装甲集团能所向披靡的可能性极大。而10月6日,范佛里特就提出了主动进攻,沿着五圣山开始反击。

范佛里特要得就是上甘岭上被志愿军控制的两个支撑点,因为这两个高低几乎是嵌入了美军的战线里,对他们的整个防线都有极大的威胁。美军一旦成功夺取了这两个高地,那么志愿军就必须退到下一个高地,志愿军也不能再监视美韩的军防。

为了顺利拿下这两个高地,并且避免人员伤亡,美军决定用火力来镇压。其实当时的整个美军都很崇尚火力攻击,范佛里特更是定好5天之内,以200左右的伤亡换取高地。为此,他也是飞机,火炮,坦克,基本上能用的都用了,只是他的如意算盘并没有打响。

按照美军的部署,他们选择让自己的王牌部队执行"摊牌计划",而从志愿军手上侥幸逃生的北极熊团也在其中。

战争打响的第一天,美韩投入了三个营一个连,不仅摧毁了防御工事,还进行了封锁意图孤立志愿军,试图对志愿军进行碾压式攻击。可是不管他们布置得有多么严密,武器有多么精良,他们都还是输了,因为他们的敌人是空前的强大。

范佛里特没有想到的是,志愿军利用上甘岭地区的山地环境,一边建筑阵地工事,一边修坑道打消耗战,抵消美军的炮火碾压。

除此之外,志愿军还能够在幕后快速跟进。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志愿军步兵靠着自己的技巧和英勇的意志,把这一点打出了自己的优势,而这也让美军总是后一步进入阵地。

在这场战役中,美军的炮火不仅摧毁了所有的防御工事,还切断了志愿军的通信网络。但是志愿军人总是敢于牺牲,像牛保才这样敢冒着枪林弹雨,为部队争取3分钟联络时间的人不计其数。

黄继光宁愿用身体堵枪眼,19岁的龙世昌就算用胸膛顶住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也不曾退让过半步。在这场战争中,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如今上甘岭战役已经成了西点军校的研究教材,当时志愿军所使用的战术他们也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可是美国人一贯只晓得用武器压制,而志愿军打赢这场仗的关键,不止是优越的战术,还有像黄继光这样,不畏牺牲敢于英勇就义的人。

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这样的精神存在,这场战役才能取胜,而恰巧这样的"精神"也是美军永远学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