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我们读过的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

2023-12-04 10:29 来源:网络 点击:

我们读过的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

这篇文章选自吴瑛《在沉痛悼念的日子里》,发表在《人民文学》1977年1月号上。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感觉心里压抑得很,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学习的。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出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绍兴,毕业于南开大学,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周恩来总理因病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305医院逝世,享年78岁(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1月9日早晨,全国降半旗致哀。1月10日上午9点,周总理遗体告别仪式开始。1月11日下午4点45分,告别仪式结束,遗体送往八宝山火化。途径长安街,百万民众自发送行,即为“十里长街送总理”。

1月12日上午9时,吊唁活动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始。每日8点~18点,历时三天,吊唁人数超百万之众。

14日下午6时,吊唁活动结束。夜里,邓颖超将总理骨灰安放在台湾厅,以寄哀思。

1月15日下午3时整,周总理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晚上7点30分左右,骨灰由邓颖超亲自送往东郊通县机场。

1976年1月16日晚8点15分,一架安-2小型飞机携带周总理骨灰起飞。将骨灰相继撒向密云水库、天津海河、山东滨州黄河入海口。

下面我们来重新读一遍这篇课文。

《十里长街送总理》

作者:吴瑛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

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

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静静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就在这十里长街上,我们的周总理迎送过多少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陪着毛主席检阅过多少次人民群众。

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渐渐远去,和我们永别了!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

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

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周恩来总理50多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我们缅怀周恩来总理,就是要永远铭记和认真学习总理的精神,使之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