皿方罍长达一个世纪的归家路,多亏了他们……
皿方罍长达一个世纪的归家路,多亏了他们……
皿方罍,是迄今出土最大最精美的青铜方罍,被誉为“方罍之王”。1919年,它于乱世重见天日,然而,器身与器盖却离散近九十年。直到2014年,国宝才得以在出土地湖南合体。
之前的文章说过,中国文博界多次与皿方罍器身失之交臂(入选“国家宝藏”的皿方罍,前世因何身首异处、颠沛流离?)。直到2001年,从纽约传来了一个令湖南省博物馆前馆长熊传薪乃至整个中国文博界无比震惊的消息:皿方罍器身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924.6万美元(含手续费约折合人民币9000万元)的天价成功拍卖,一举创下亚洲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原来,皿方罍器身的收藏者、日本人新田年事已高,却遇到事业和家庭的双重打击。为了延续家族的发展,新田决意出手自己的宝物。2001年3月20日,方罍器身以艳惊四座的方式出现在世人的眼前。
令人欣慰的是,拍卖中,有来自中国的竞拍者举牌了。上海博物馆和保利艺术博物馆在得知皿方罍要拍卖的信息后,火速联手筹集了300万美金,抱着志在必得的架势,要让方罍之身王者回归。
竞拍现场竞争激烈,拍卖师的报价越来越高。中国竞拍者一狠心,报出了自己的最高出价。原以为豁出去的跳跃式举牌会吓退其他藏家,原以为这笔巨款能所向披靡,不料一位法国买家紧随其后,举牌出价远远超过了中方的预算。
拍卖槌落下了。中国竞拍者只能望罍兴叹,300万美元,已经是当时外汇管制下的极限数字了,而那个创纪录的924.6万美元,则秒杀了合体之路。
一时间,皿方罍成为全球藏家热议的话题。在这场交易的带动下,青铜器价格水涨船高,名品均被抬升到百万美元级别。不过,皿方罍还是把最高纪录保持了四年。这让期盼它回归的人更为悲观,因为像这样的稀世之宝,每一次露面的间隔一般是20年左右,2001年青铜器的市场尚未成熟,其价格也远远低于其真正的价值,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价位,已经让中方望尘莫及了,等到它再次露面,我们的实力能行吗?
熊传薪说,当时湖南省博物馆因为资金不足无法参与竞拍,但所有人都对此非常关心,而竞拍结果让他们非常失落。“那次拍卖之后,我在《中国收藏》上写了一篇文章,觉得很惋惜,担心这个东西回不来了。”
不过,继任馆长陈建明透露,博物馆并没有完全放弃。2012年前后,博物馆通过美国的同行了解到,皿方罍有可能在拍卖场上梅开二度,就断断续续和藏家保持间接联系,也一直在争取资金。
“我们问他要多少钱,他说要7亿元人民币。” 博物馆方面的判断是,作为一个中部省市的财政,不可能拿出几个亿来买文物,“我们还没有发达到那种程度”。
2014年,已是大明星的皿方罍果然回到拍卖场,让文博界揪心的时刻又到了。
3月12日,应友人邀约,青铜器鉴定及修复专家贾文忠从北京飞赴纽约。走进机舱,他意外地发现头等舱里坐满了古玩商。一打听,大家都是为了皿方罍而来。
在这次的亚洲艺术周上,佳士得不惜重金为皿方罍打造了专场,将拍品编号为1888,时间定为3月20日。无论是“要发”的谐音,还是与上一次同一天上拍的巧合,都摆明了要创造新纪录。
到纽约后的几天里,贾文忠发现,酒店里、餐厅里、大街上,到处都能看到古玩界的“熟脸”,而国际上的顶级藏家,如艾斯肯纳胥、安思远、吉赛尔、曹兴诚等也悉数到场,完全是一场“豪门盛宴”。
虽然佳士得对竞拍者设置了高达300万美元的订金门槛,但并未挡住收藏家们的热情。知情人士透露,佳士得特以酒会答谢,出席招待酒会的外国收藏家十余位,中国收藏家二三位。
3月15日,一封在网上流传的信件,又让拍卖变数陡增。
在这封给佳士得的信中,湖南省博物馆写道,鉴于方罍“与湖南之渊源”,同时“本馆为非盈利受托遗产保管机构,所需购藏经费全赖各方资助”,希望能以所筹得的2000万美元洽购,避免拍卖。
由于走漏风声,特别是泄露了筹款金额,不少藏家觉得湖南这回希望不大。收藏家刘益谦就表示:“我个人支持湖南省博物馆买回来,可是媒体这样一宣传,万一湖南省博物馆到时候出价不敌对手,被老外买走了怎么办?”
外界分析,湖南人对于出土于本省的“方罍之王”,不会坐视不管。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雄厚和国家抢救海外流失文物计划的出台,主打“爱国牌”的竞买,很可能让中国买家成为冤大头。
有圆明园兽首的教训在前,台湾收藏家曹兴诚发起提议,“由湖南博物馆以预估底价去拍回来,其他华人藏家一律不出手,不让人来炒作价格。”喻恒、郑华星、朱绍良、唐炬、蒋念慈等藏家也联名发表《华人藏家集体致纽约佳士得的一封公开信》,呼吁促成合璧好事。信中写道:“我们谨向全球华人藏家呼吁:恳请海内外华人藏家在拍场中以大局为重,万勿以个人好恶哄抬价格。”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也通过渠道知会佳士得公司,希望能帮助促成湖南方面的洽购。
中国买家合力阻击时,国际买家也在摩拳擦掌,皿方罍的命运如何?直到上拍前一天都是未知数。
其实,这场较量,从4个月前就开始了。其背后推手,不是湖南博物馆,而是一位有着霸蛮气质的湖南收藏家——谭国斌。
他以一己之力,筹办当代艺术博物院,10多年来一直免费开放;他发起“艺术长沙”,坚持十年,把双年展办成湖南艺术的一座文化新标。这些自掏腰包不挣钱的活动,都是他介入公共文化的可贵探索。
作为201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的座上宾,谭国斌在VIP藏家的拍品预展上,第一次见到了皿方罍。
“极其精美。”谭国斌是长沙人,小时候参观博物馆,曾经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听说过皿方罍的故事,但初见罍身,还是完全被震撼了。“我当时就有一种冲动,一定要让它回湖南。”在场的湖南企业家也都认为皿方罍器身回湖南省博物馆是最佳的选择。
“既然要回湖南,肯定不能上场拍卖,2001年的教训摆在那里。”还在香港,谭国斌就找到佳士得亚洲区执行董事魏蔚,提出洽购的请求。“魏蔚当时说很难,几乎没有可能。”
从香港回来后,他又直奔湖南省博物馆,找馆长陈建明,“表示愿意出一部分力,但由于个人的力量有限,提议由博物馆向政府申请资金来购买皿方罍”。
“我年纪比你大,沉得住气。”陈建明后来说,自己表面看上去无动于衷,其实内心也很焦虑。一方面,博物馆一直找熟悉的朋友确认卖方的意愿,另一方面,则不停地向上级文物主管部门请示。然而,相关部门的回复是:不赞成这种用国家资金回购的方式。
这条线断了,谭国斌一度失落,但他很快打起精神,开始寻找企业家,“能找的都找了,我劝他们先买后捐,岂不是比在中央台打一亿元的广告对品牌的影响力更大。”然而,一番洽谈下来,困难重重。“毕竟,湖南的经济没那么好,企业家们也缺乏这个意识。”
在被动员的企业家中,只有湖南广播电视台的台长吕焕斌没有直接拒绝。“我第一次跟吕焕斌说完以后他没吭声,我就知道有戏。后来我每见他一次,就跟他说一次这个事情。”到最后,吕焕斌终于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广电买这个东西师出无名,毕竟方罍这么贵,广电又不是博物馆。另外,广电归宣传部管,要省宣传部支持才可以。
谭国斌将皿方罍即将拍卖的消息发到了朋友圈,“他们都支持我,希望方罍回到湖南,但很多朋友说这不可能”。毕竟,临近过年,资金还没着落。
虽然没找到钱,但谭国斌仍与佳士得不断沟通。2014年2月,佳士得将皿方罍的起拍底价告诉了谭国斌,为1800万到2000万美元。而对方开出的洽购价,则高达5000万美金。
“有价之后,就明朗多了。”谭国斌没有被巨款吓倒,而他想要的支持,来得更是及时。
3月初,吕焕斌与时任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的许又声同乘飞机,他报告了此事,当即获得了支持。
许又声到湖南之前,曾在国侨办工作多年,对统战工作得心应手。他当晚就召集省文化厅、博物馆开会,确定在湖南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购买皿方罍。政府的支持,成了皿方罍回归的转折点。
如何让皿方罍回国?行前,最终确定了3套方案。
“第一选择是洽购。我跟佳士得方面沟通,企业出钱,湖南省博物馆进行洽购的相关事宜,尽量在2000万美元左右拿下。”
“如果洽购不成,则派代表在拍卖现场竞拍。这是第二个方案,预计会举牌到3500万美元。”
“如果湖南在拍卖场上举不动了,收藏家刘益谦表示愿意出力,这是第三个方案。”谭国斌说,刘益谦授权他来举牌,有6000万美金保底,皿方罍也许不能回到湖南省博物馆,但是起码能回中国。
3月15日,谭国斌和湖南广电、省博物馆的专家组成了8人团,赴美洽购。行前,他们以湖南省博物馆的名义致信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不想这封信流传到网上,使得外界均知湖南“仅筹措到2000万美元”。
所幸的是,起飞前,一个方罍盖的3D打印模型被紧急送到洽购团队手中,为以后的谈判立了大功。此次3D模型的打印可谓相当匆忙,负责打印的盈博科技董事长刘武说,湖南省博物馆只发给他们6张照片,4个工程师连夜完成了数字建模、打印,用时仅16个小时。
湖南省博物馆两任馆长熊传薪(左)陈建明(右)见证皿方罍与3D打印模具合体。
3月17日,洽购团队抵达纽约。时隔21年,熊传薪第二次见到方罍器身。他翻出当年在新田栋一家所做的记录一一对照,通过对纹饰、铸造工艺、铜质等的鉴定,确定就是当年所见的同一器。
“我们带去的3D盖子,一开始并没有与器身合上,经陈馆长提醒,旋转了90度之后,口径90%以上是吻合的,应该是一套。”让熊传薪心疼的是,器身近一个世纪都在私人藏家手中,因为经常用手触摸,已有一处锈蚀。“在外的这近百年里,它受了多少苦啊!虽然艺术是无国界的,但承载艺术的这些物品是有主人的。所以我说它能回到湖南是最好的选择,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从到美国开始,我们每天几乎只睡三四个小时,一直在与佳士得方面沟通。”谭国斌告诉北京日报纪事记者,谈判气氛紧张,我方是谭国斌、陈建明、张华立3人,而对方则在桌子对面坐了一排,从气势上就压我们一头。
“谁都知道湖南广电有钱,要是漫天要价怎么办?”为此,当时一块儿去的湖南广电副台长张华立,对外宣称是陈建明馆长的助手,不敢让他暴露身份。
由于与法国卖家的预期相差悬殊,洽购团队几次报价,由佳士得转告,卖家均未同意。
“我想,深藏不露的卖家最终是看到合体效果后,在内心默默认同了皿方罍最终的归宿。”谭国斌说,皿方罍3D盖盖到器身上之后,华丽壮观,而且一旦合体,再分开来看盖子和器身,怎么看都是缺憾。
至于谈判技巧,他还记得向佳士得陈述的四条理由:“第一,这是湖南流散出去的文物,按照国际公约上的文物法,是要追讨回来的。第二,这是个‘残器’,何不成人之美,让它成为一个完整的东西。第三,华人收藏家都支持我们,都不会出手。第四,我们买下来是用于公共收藏,这在西方的国家也是最受重视的,有优先购买权。”
谈了三天三夜,双方最终在19日下午4时达成协议,此时距拍卖开场不足24小时。“我们加了钱,但加得不多。”皿方罍器身以大约低于预拍成交价一半的价格购得。洽购成功的那一个晚上,谭国斌兴奋得整晚都没睡,因为这件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当晚整个收藏界都因为朋友圈里的消息炸开了锅。
“洽购协议达成之后,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难度最大的就是说服此前已经支付订金的买家退出。”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说,当时已经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多位买家支付了高达300万美元的订金,准备在第二天参与竞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一个个打电话,告诉他们皿方罍的经历,以及湖南方面与卖家为了皿方罍归国做出的努力。”令魏蔚欣慰的是,在电话沟通的过程中,所有买家都表示理解和支持,并祝贺湖南。
纽约时间3月20日上午11时,也就是原定的“一场最为激烈的‘罍王之争’”上演的时刻,佳士得拍卖师在展示现场宣布了洽购成功的消息,根据洽购协议,皿方罍将被捐给湖南博物馆永久保存,永远不会再出现在拍卖市场。
全场掌声雷动,谭国斌却不在场,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细节是,他在场外刷卡刷了两天。“我有两张卡,一张一次只能刷2000美元,另一张只能刷5000美元。300万美元的定金,用了两天,刷了1200多次才付完。不仅刷卡,签名也要签一千次,但想到国宝能回家,心里特别甜。”
而在整个过程中,那位做出巨大让步的神秘收藏家,始终没有露面。最终的交易价格,由于签了保密协议,也未公布。然而,正如熊传薪所说,“这次能够以较低的价格洽购下来,体现出国外友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友好态度,也为中国流失文物回归开创了一种新的方式。”
谭国斌则期待,此次的事件能开拓公立博物馆的藏品征集格局,促成理事会制的成熟与作为。他说,公立博物馆要发展壮大,有必要更好地集合社会各界的力量,从长远来看,组建理事会或者基金会,是一个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为皿方罍回归慷慨出资的6家企业分别是:湖南广电、湖南中烟、湖南出版、华菱钢铁、湘投控股、中联重科。
2014年6月21日,皿方罍入境通关,重归湖南。28日,湖南为这件国宝举行了隆重的合体仪式。分离近90年,一朝团聚,物件若有灵性,估计也会执手相看泪眼吧。
2017年11月,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开馆,闭馆5年后重新对公众开放。皿方罍在“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展览中亮相,3000年前祖先留下来的器物,终于能对后人一诉衷肠。
本期作者:孙文晔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除注明来源外,版权均属北京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机构或个人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或发表。违者将由北京日报社依法追究责任。
-
- 李兆会:27岁成山西首富,如今已消失5年,为何大数据都找不到他
-
2023-12-09 13:32:20
-
- 原来喜欢一个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
2023-12-09 13:30:06
-
- 《变形计》最苦爷爷去世1年了,王晨正的选择令人泪目
-
2023-12-09 09:41:22
-
- 《集结号》上映,谷子地原型已去世3年,老连长愧疚:就没有吹号
-
2023-12-09 09:39:07
-
- 真实的巴西贫民窟:毒贩的天堂,少女的深渊
-
2023-12-09 09:36:53
-
- 全国张氏家谱总汇
-
2023-12-09 09:34:38
-
- 1984年耿飚失言,外媒曲解为不驻军香港,邓公:那算什么恢复主权
-
2023-12-09 09:32:23
-
- 中国“凭”什么被称为基建狂魔?
-
2023-12-09 09:30:09
-
- 「走进不科学」神奇老头在哪里,传奇炼金术士-尼可勒梅
-
2023-12-09 09:27:54
-
- 军事实力盘点亚洲篇,朝鲜
-
2023-12-09 09:25:40
-
- 1999年,芦振龙身中27刀牺牲,血衣成一级文物,遗言:我想见妈妈
-
2023-12-09 09:23:24
-
- 甄子丹,香港不老的动作英雄
-
2023-12-09 09:21:09
-
- 去年摩友就在问豪爵DR160到底怎么样?我们决定做一次长途测评
-
2023-12-09 09:18:54
-
- 看图猜成语
-
2023-12-09 09:16:40
-
-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真相
-
2023-12-09 09:14:25
-
- 骗子还是“先知”?《哈利波特》里特里劳妮那些成真的“预言”
-
2023-12-09 09:12:10
-
- 最全减肥瘦身指南,有人靠它瘦了10斤
-
2023-12-09 09:09:55
-
- 歌唱家廖昌永:与“三心牌”爱妻的幸福婚姻
-
2023-12-09 09:07:40
-
- 黄庭利自称全国小偷“一把高手”,蹬大轮从未失手,38岁被枪毙
-
2023-12-09 09:05:25
-
- “呼格案”专案组长冯志明的双面人生:贪腐近4000万,被判18年
-
2023-12-09 0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