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经历7个国家,娶7个妻子,重耳19年的流亡生涯都经历了什么

2023-12-11 05:19 来源:网络 点击:

经历7个国家,娶7个妻子,重耳19年的流亡生涯都经历了什么

“春秋五霸”中谁的人生经历最丰富?我认为是晋文公,在外流亡19年,创造了春秋霸主中流亡时间最长的记录。62岁时回到晋国自立,仅用了5年时间就问鼎中原,成为春秋第二任霸主,这么传奇的经历,还有谁?

说晋文公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他的本名大家应该都知道——姬重耳,上学时学的“割股奉君”讲的就是介子推和他之间的故事。

重耳的父亲是当年“假道伐虢”的晋献公,打仗很有水平,历史上称他“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国由此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国。

晋献公处理军事厉害,但是处理家事的能力一般,原因只有一个——“英雄难过美人关”。

这美人叫做骊姬,姿色艳美,宠冠后宫,晋献公对她百依百顺。按理说做妃子做到这份上已经很不错了,可是她不这么想。

骊姬的眼光很长远,晋献公现在一把年纪了,可能不久人世,要是他去世了,自己怎么办?

靠老公不如靠儿子,于是,骊姬开始谋划怎么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即位。

晋献公有五个儿子,分别是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还有骊姬的儿子奚齐和骊姬的妹妹少姬之子卓子

骊姬要奚齐当太子,申生、重耳和夷吾就是最大的障碍。

但作为晋献公最信任的女人,对付这些不省心的孩子有何难?

她先是陷害申生要谋害晋献公,逼得申生自缢,然后又说重耳和夷吾也是同谋。二位公子得知消息后慌忙出逃,重耳逃到了蒲地,夷吾逃往屈地。

献公一看,还没等审呢,俩人就跑了,这其中一定有阴谋,立即派人攻打两地。

这兄弟俩也是够冤的,不跑吧,太子的下场在那摆着;跑吧,还被说成是畏罪潜逃,怎么都不对。

重耳在蒲地眼见献公的军队压城而来,怎么办?束手就擒是不可能的,跟自己的父亲为敌也不行,那就接着跑吧!重耳翻墙而出,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这一年,重耳43岁

按照春秋众公子的套路,逃亡首选自己母亲的祖国,重耳也不例外。

他和赵衰、狐偃、胥臣、颠颉、魏犨等人来到翟国安顿下来,娶了一个翟国俘虏的女子季隗,生了两个儿子,日子过的倒挺滋润。

一晃过了四年,晋国那边可热闹了。

晋献公去世后奚齐继位,一直支持太子的晋国卿大夫里让等人聚众作乱,将奚齐刺死在晋献公的灵堂。随后托孤大臣荀息立卓子为君,一个月后,卓子在朝堂上被刺身亡,骊姬被活活鞭死,晋国一时无主。

晋国的众公子中重耳最贤明,里让派人到翟国迎接重耳,却被重耳拒绝了。

重耳认为自己违抗父命逃出晋国,晋献公死后也没有回国扶丧,无颜回国即位。

里让怎么也没想到重耳会拒绝,别人为了国君的位置都能手足相残,重耳居然不想做。于是里让又派人去梁国接夷吾,晋国的局势才稍微稳定下来。

这一年,重耳47岁,年近半百,在翟国守着妻儿与世无争。

夷吾即位,史称晋惠公。晋惠公这人格局小,背信弃义、傲慢无礼,在晋国声名狼藉,臣民对他极不信服。

正常来讲,晋惠公理应改变自己的所作所为,积极挽回声誉,重新树立自己的威信才对。但是他没这么做,反而害怕在翟国待了12年的重耳会威胁到自己的君位,就派人前往翟国刺杀重耳。

重耳在刺客抵达前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即召集赵衰等人商议对策。

他们对当下的形势做了分析:翟国肯定是不能待了,这里离晋国太近,实力又不足以抵挡晋国的进攻,在这反而会给翟国带来麻烦。现在各诸侯国以齐国最强,齐桓公为天下霸主,辅佐他的管仲、隰朋都去世了,现在求贤若渴,正是投奔齐国的好时机。

几人商定下来,即刻前往齐国。

重耳离开时,对妻子季隗说:“如果此去我25年还不回来,你就改嫁。”

季隗笑答:“等到25年,我也早该入土了。你不要担心,我一直等你。”

这一年,重耳55岁,离开妻儿,又踏上了流亡生涯。

前往齐国的这一路着实落魄,他们的钱财被随从头须偷走,断了口粮,整天挨饿。

重耳一行人路过卫国,卫文公见重耳等人衣着素朴,毫无贵族的样子,对他们爱答不理,重耳见状就离开了卫国。

半路上实在饿到不行,向农家讨吃的。人家真把这群人当乞丐,用土块打发他们,可见样子有多惨,前面说的介子推割股奉君就是发生在这段时间。

到了齐国,重耳的情况终于有了改善。

齐桓公以厚礼待他,并将齐国的女子齐姜嫁给重耳,还给了丰厚的嫁妆,重耳在齐国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齐桓公看重的不仅是重耳的身份,更是他的才能,想让他在此久居,共议大事。

可惜没过不久齐桓公便去世了,齐国迅速衰落,内忧外患不断。

重耳在齐国待了5年,虽说没有实现什么人生理想,但是锦衣玉食、佳人相伴,渐渐忘记了宏图大志,不愿离去。

赵衰等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齐国日子虽好,可终不是家乡。齐姜得知了他们的想法,也认为重耳不应该在齐国继续耗下去,劝他离开投奔大国再谋大事。

可重耳在齐国安逸惯了,根本不想离开。于是齐姜和赵衰商议,灌醉重耳,趁他酒醉未醒之际带他离开了齐国。

等到重耳醒过来他们已经走出很远了,这时候重耳再生气也无济于事,既然已经踏上征途,那就索性走到底吧!

这一年,重耳60岁,真的要干件大事了。

一行人到了曹国,曹共公对重耳无礼,重耳起身前往宋国

宋襄公听闻重耳贤明,以国礼相待,重耳很是感动。但宋国毕竟是小国,没有办法帮重耳回国,他们只好辞别宋襄公,继续启程。

几人辗转来到楚国,楚成王待以诸侯之礼。起初重耳都不敢接受,赵衰劝他:“楚成王此举是对你的认可,不要拒绝。”重耳才以诸侯之礼会见了楚成王。

楚成王这么做是有原因的,一方面重耳确实有能力,名声在外;另一方面,目前晋惠公身体抱恙,太子圉也没有什么亮眼表现,晋国上下都在期盼重耳回国,只要有机会,重耳一定是晋国国君。

现在与重耳搞好关系就是和未来的晋国建立联盟。

宴会上,楚成王问重耳:“日后你若回到晋国,要以什么报答我今日的礼待?”

重耳回答道:“若某日万不得已,晋楚兵戈相见,我将为您退避三舍。”

楚国的大臣认为重耳出言不逊,要成王杀了他。成王看准了重耳日后必有所为,没有放在心上。

在楚国待了几个月后,秦国的使者来找重耳。原来,在秦国为质的晋国太子圉得知晋惠公病重后不辞而别离开了秦国,秦穆公大怒,想将重耳接到秦国共商讨晋之事。

这时候楚成王站出来对重耳说:“秦国与晋国相近,能更好的帮助你回国,秦穆公也是贤明之君,不要有所顾虑。”

就这样,重耳随使者来到了秦国。

这一年,重耳61岁,离他回国的目标越来越近。

重耳的到来令秦穆公非常高兴,将同宗的5个女子许配给他,其中包括太子圉的妻子怀嬴。

面对自己的侄媳妇,重耳是拒绝的,但想到与秦国联姻更为重要,也只能接受了。

同年,晋惠公去世,太子圉即位,为晋怀公。

他知道重耳在秦国,怕他和秦穆公联合起来攻打晋国,于是下令所有跟随重耳逃亡的人必须回国,逾期诛杀亲族。

因为重耳的舅舅狐偃一直跟随重耳,晋怀公就杀了重耳外公一家,重耳悲愤不已,誓回国复仇。大臣们见晋怀公如此残暴,也纷纷倒戈支持重耳回国。

第二年春,重耳在三千秦军的护卫下回到晋国,直入国都即位,史称晋文公。晋怀公逃亡高粱,不日被晋文公派人除掉。

这一年,重耳62岁,在外漂泊了19个年头,终于回国即位。

从出逃到回国,重耳由一个毫无野心的晋国公子变成了万众敬仰的晋国国君。要是当年夷吾不追杀他,齐姜不将他善意驱离,说不定重耳一生也就平平淡淡、舒舒服服地过下去了,但是命运总是一次次将他推入时代的旋流,让他不得不面对眼前的残酷。

19年的逃亡生涯,受过优待也受过冷眼,尝尽人间冷暖,历经各种磨难,终成一代春秋霸主,开创晋国百年霸业。磨难对很多人来说是万丈深渊,但也是改变人生的机会。不论年龄、不论境遇,只要不放弃,终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