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摧毁“天下第一碉”-兖州战役纪实

2023-12-11 16:57 来源:网络 点击:

摧毁“天下第一碉”-兖州战役纪实

□陈广相

兖州人民欢迎解放军入城

解放军七纵六十一团登上兖州西城墙

中央军委要求“精心组织此战役”

1948年6月,人民解放军山东兵团组织的津浦路中段夏季攻势取得了第一阶段胜利。随后,兵团首长向华东野战军和中央军委建议发起兖州战役。7月6日,中央军委复电批准了这一建议,要求山东兵团“精心组织此战役”。

地处鲁西南平原的兖州,南屏徐州,北护济南,东窥沂蒙,西瞰鲁西,素有“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之称。为确保这一战略重镇,国民党统帅部在此特设第十绥靖区,以原整编第二十七军中将军长李玉堂任绥靖区司令官,以整编第十二军中将军长霍守义率所部整编第十二师(欠驻济宁的第一一二旅2个团)及保安团队,共10个团约2.8万人担任守备。兖州守军自恃工事坚固,防备严密,在报纸电台上大吹大擂地说“兖州城是铁打的”。李玉堂和霍守义还命人在城西北角一座用花岗石砌成的大碉堡上,镌刻了“天下第一碉”5个大字。

李玉堂和霍守义之所以如此气焰嚣张,除了虚张声势、自欺欺人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得到了蒋介石的许诺——只要解放军攻城,他一定派兵增援。徐州“剿总”总司令官刘峙也信誓旦旦地保证绝不会袖手旁观。有了如此强大的靠山做后盾,自然使李玉堂、霍守义等昏了头脑,以为兖州真的就是天下第一碉了。

三个同学筹划一台攻城“大戏”

7月6日,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和参谋长刘少卿,根据中央军委相关指示,研究制定了作战计划,联名下达了《山东兵团攻兖打援部署命令》:“本兵团奉命坚决迅速夺取兖州,全歼守敌,以策应西线部队作战,决心以第七、第十三纵队及鲁中纵队,担任兖州之攻取,以第九纵队机动作战,准备打援”,其中,“第七纵队与第十三纵队(缺三十九师)附本部炮兵团集结于兖城以西、以南及西北地带,求得迅速肃清西关残敌及南关之敌,而后再积极准备攻取兖城。以上两部,统归七纵队成司令、赵政委指挥”。

接到兵团首长的命令和指示后,第十三纵队司令员周志坚立即赶往第七纵队指挥部。周志坚与七纵司令员成钧、政治委员赵启民均是延安红军大学时的老同学,三人相见寒暄过后很快就围绕攻城部署商量起来。

成钧走到墙上挂着的兖州城防工事地图前,说道:“兖州城东门毗邻泗水河,时下正值雨季,河水猛涨,水深流急,不能徒涉,虽然东门外有座铁桥,但敌人以重兵把守,工事坚固,易守难攻。城南,同样靠近泗水河,地域狭窄,不利于部队运动展开。城北地形开阔,攻击部队不易接近。西关的地形便于大部队运动,且西城厢有市街、建筑,夺取后可作依托。因此,只有从老西门一线下手,集中兵力、火力,勇猛突破,才能达成我之战役意图。”赵启民接着说:“老西门又叫瓮门,建有内外两道城门,中间夹有较宽阔的椭圆形阵地。整个外形看起来如同矗立起来的米瓮。攻打瓮门,历来为兵家所忌。据说在明崇祯年间,闯王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打开封,在进攻瓮门时就吃了大亏。”一直在默默细听的周志坚说:“自古兵无常势。兖州守敌估计我攻城部队不会以瓮门为主攻方向,所以城头守备会相对松懈,外围工事也简陋一些。我们就是要避敌之长,击敌之短,偏偏从守军意想不到的地方开刀,采取四面包围,一面突击的战法,打它个措手不及!”最终,三人定下了四面包围,一面突击,以西关为主攻方向。各部受命于10日晚完成一切攻击准备。

兵临城下

会后,七纵、十三纵连夜向预定地域疾进,进行紧张的攻城战斗准备,同时为了便于隐蔽地展开攻城兵力,纵队进入攻城准备位置后,也在全力构筑交通壕。不久,敌人发现了这些快速推进的壕沟,准备实施突袭。当时正值中午,战士们因为太累,又淋了雨,都伏在交通壕里睡着了。城里的敌人见此立马从城下的暗道钻出,从新西门与老西门之间直扑过来。霎时间枪声大作,一排排的手榴弹在阵地上炸响。我方战士反应很快,都一跃而起,向敌猛烈开火,很快把偷袭之敌打了回去。就这样,攻城部队在兖州城西挖了三天三夜,硬是在敌人眼皮底下和绵密的火力网下,挖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壕网。火炮也进入了射击位置,有的山炮靠到了离城墙200米,甚至一百五六十米的地方。

7月12日17时30分,随着3发信号弹腾空而起,攻击兖州城的战斗打响了。十三纵方向,周志坚亲自掌握着4门榴弹炮和3门野炮,用来破坏城墙,打开缺口。炮弹准确地在选定的突破口位置爆炸,直打得城墙崩塌,砖块飞迸,积土下落……猛烈的炮火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兖州守军的城防体系被基本摧垮,炮兵为突击部队攻破城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当火炮大发神威时,突击部队趁势对守军附防障碍和护城工事实施爆破,开辟前进道路。新西门方向,奉命架桥的第一一二团九连在架桥时遭到城西北角守军炮兵和复活的火力点猛烈射击,数次架桥均未奏效。三营营长程德聚见状果断下令:“七连涉水登城!”敌人发现这一情况后,突然打开泗水河闸门,向环城壕放水。二梯队一排跳下环城壕的时候,水已经能淹没人的头顶。会游泳的同志急忙游过去,不会游水的,个头高的帮助个头矮的,互相扶着泅渡过去。一班战士蔡萼带领的一组人没有因敌人对水面封锁而拆散,硬是和两个战友田得胜、锡怀良把两丈多高的云梯架到了对岸突出部跟前。一排勇士以胜利登岸的实际行动,打破了敌人放水拦阻我们登城的诡计。架桥、登城惊险曲折,夺取和扩大突破口的战斗同样紧张激烈。经过3个小时的顽强战斗,第十三纵第一一二团、一○九团两个主攻团,先后突破守军坚固设防的高大城垣,打垮守军数次疯狂反扑,巩固和扩大了突破口。

至13日上午8时许,第十三纵队主力已有2个师4个团进入城内,并打垮了敌人多次反击,控制了城内西部和北部大部分街区和要点。攻城部队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作风,不断分割包围顽抗之敌。第十三纵队各路部队先后攻占惠民小学、城北门、兴隆塔和大市街等地,全部控制了城区北部和西部。第七纵队二十师的进展也很顺利,攻占了城区西南部街区。在我强大攻击部队连续打击下,守敌被迫龟缩在新老东门附近,并于16时许开始退出城区,向东南方向突围。攻城战斗随即转为追击和截击。

泗水河畔张网捕“鱼”

7月13日凌晨,攻城突击部队的进攻锋芒直指国民党第十绥靖区司令部的西大门。下午2时许,李玉堂带着几名随从走进第十二军军长霍守义的办公室。李玉堂垂头丧气,从衣袋里掏出一封信,说道:“这是徐州‘剿总’李延年副总司令官今早用飞机空投给我的,你看看吧。”霍守义接过信,展开看了看,蒋介石只叫李玉堂设法突围,压根就没想到他霍守义的安危,真是令人寒心。绥靖区司令官李玉堂一逃,霍守义更加坐立不安。于是,霍守义命令部队向东关转移,准备于黄昏后突围。他自己则换了一身士兵服,带着妻子和4个卫兵,从东门出城由车站向南越过铁桥,转向西南方向逃去。结果,一行人很快被解放军战士追上,只得战战兢兢地举起了双手……第十绥靖区司令官李玉堂和第十二军军长霍守义相继逃跑,使原本兵败如山倒的兖州守军失去指挥,部队上下乱成了一锅粥,狼奔豕突,向东门外仓皇逃窜。

从合围兖州城那天起,第十三纵队三十九师就进占泗水河东岸,在子家庙、牛厂、大桥、凉水井等地,构成对兖州城东的包围圈,布下了捕捉突围之敌的罗网。下午4时30分,敌人突围的先头部队慌不择路地朝泗水河铁桥蜂拥而来,守候在铁路南侧的第一一五团和一一六团主力立即予以迎头痛击,将敌大部包围截歼于堡子、胜利村、杨家行、大岗头一带。其余两股逃敌,一部窜至粉店、牛厂、西郭家村一带,另一部窜到刘家楼一带,分别被我一一七团和一一六团三营截歼。在发现敌军向东门突围时,第三十七师即以第一一一团主力从城西关向南绕过城去,赶到泗水河桥,协同友邻部队追歼一部敌军;第三十八师一一二团和一一三团各一部则追出新东门,配合阻击部队歼敌一部。至下午7时,战斗宣告结束。

胜利的凯歌在古城兖州高高奏响,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华东局和西线兵团等纷纷致电祝贺。中共中央在贺电中说:“自你们攻克潍县后,胶济线除青岛、济南外,全线已获解放。现在你们又攻占兖州,解放济宁、汶上,歼敌整编十二师、整编八十四师等部,使津浦路济南徐州段除济南与徐州外亦获解放。苏北方面也迭获胜利。当值人民解放战争第三年开始之际,华东战场获此胜利,对于整个战局帮助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