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近百年来,在我国灭绝的16种最美的动物,如今只留下照片

2023-12-11 20:18 来源:网络 点击:

近百年来,在我国灭绝的16种最美的动物,如今只留下照片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文章称:地球正在经历“第六次大灭绝”。

研究人员发现,近几十年内,约50%的脊椎动物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科学认为“正常的物种灭绝速率”应该是:一年灭绝物种10~25个之间,然而过去一个世纪里,物种的灭绝速度是正常速度的100~1000倍,据统计大约每年有27000多个物种灭绝,平均每天75个,每小时3个。

很多物种从来没有出现在人类视野之中就永远从这个星球上消失了,近百年来,中国亦有大量野生动物灭绝,华南虎捕尽,滇螈,犀牛、羚羊绝迹,这些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几个典型的案例可以看出,野生动物经历的艰难岁月。

1、虎豹:50~80年代,遭到各地有组织的大规模捕杀,被看作是“害兽”。

由于以前科技不发达,老虎、豹子、野猪等经常伤人,自古就被视为一种害兽,新中国之初也是如此,从1959年起,为了保护和发展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大规模消灭害兽,有记录显示:

江西省号召民众捕杀华南虎,从50年代至70年代末,捕杀华南虎264只。

1958年,安徽歙县组织打猎队,猎取各种野兽8268头。霍山县一个月内打死豹子12只。

福建省的德化等30个县,一年内即打野猪7813只,虎豹等3400只,其他野兽1100多只。

直至1982年,江西省还规定,打死一只老虎给予30元奖金。

2、大熊猫:90年代出台的规定,交纳一定的管理费后,可以适当捕猎

按照1992年实行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收费办法》,出于“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猎捕、出售、收购、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其产品”,只要通过向相关部门申请,交纳一定“管理费”,即可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熊猫和朱鹮为10万元,野马为6万元,金丝猴、野骆驼、亚洲象5万元,虎4.8万元等。

大熊猫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动物,所幸的是90年代后期这种状态就得到了改善。

一、斑鳖

斑鳖

我国长江下游的大型龟类,在古称作癞头鼋。体型巨大,可达2米长、200多斤重,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类捕猎、生态污染等因素,很快在野外灭绝,如今,只剩下3只雄性生活在动物园,灭绝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二、台湾云豹

台湾云豹

仅存中国台湾地区的大型猫科动物,体表两侧长有六块云状斑纹而得名,1972年,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与栖息地被破坏,导致台湾云豹逐步消失在野外,目前已经绝迹40年,2013年4月,宣布灭绝。

三、华南虎

仅存于中国的稀罕虎类,由于人类对华南虎栖息地的毁坏、商业性的大量捕杀、人类活动加剧等原因,导致其野外种群在野外灭绝,目前为止,全世界人工饲养华南虎数量共有110只左右,最近华南虎的关注度提升是2008年的周正龙造假野生华南虎照片事件。

四、白鱀豚

白鱀豚是世界上4种淡水豚之一,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生存在长江中下游,是渔民口中的长江女生,由于人类活动增加以及航运的发达,使白鳍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被轮船螺旋桨击毙的,从1996年人们再也没有在野外发现过白鳍豚的身影,2012年最后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死亡。

2017年11月10日,第三次长江江豚科考队再度出发,用40天3400公里的考察宣告了白鱀豚功能性灭绝。

五、小齿灵猫

是体形较小的一种灵猫科动物,也叫小齿椰子猫,在中国地区分布在云南一带,2011年小齿灵猫再次被人们发现,但数量极其稀少,随后又消失在人类视野中。

六、普氏野马

曾经广泛分布在新疆、甘肃、蒙古,在100年时间里,数量锐减,1947年在蒙古西部曾经捕捉到过最后一只野生普氏野马,送到乌克兰的动物园饲养。上世纪中国又从欧洲动物园引入新的种群,但基因单一,半依赖人工饲养。

七、异龙鲤

1977年的异龙鲤首次发现,我国特有,仅分布于云南异龙湖,5年后就消失,因其栖息地异龙湖而得名,又称红眼尖嘴或小红眼鱼,体长约100-130毫米,异龙湖的干涸是造成该种绝灭的主要原因。异龙湖在1952年和1971年曾先后两次开河放水,1979年和1980年又连续两年干旱,而1981年4月,全湖干涸20余天,使异龙湖的特产鱼类异龙鲤绝灭。

八、中国豚鹿

黄褐色皮毛,1959年在云南边境上被发现,80年代末期绝迹。

九、高鼻羚羊

由于羚羊角是为名贵药材,遭到大量捕杀。又名赛加羚羊,60年代,高鼻羚羊已在中国绝迹。

羚羊角是一种传统名贵药材,中国每年消耗羚羊角约10000kg,全部出自从前的库存。2011年时统计,中国尚有库存羚羊角115000kg,可见当年捕杀高鼻羚羊规模之大。

七、白头鹳

上世纪50年代后就一直无野生报道,原来广泛生存于大江南北,冬季前往蒙古等地越冬。

八、镰翅鸡

生活在寒冷的森林当中,生存在远东地区的西伯利亚,2001年09月05日,新华社援引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的研究结论宣布:野生动物镰翅鸡已在中国境内灭绝。

九、滇螈

我国独有的一个物种,两栖生物,分布在我国云南地区的滇池,它们的环境、食物以及繁殖都遭到了人为的破坏,最终遗憾灭绝。

十、冠麻鸭

两性异形麻鸭属动物,主要以水生植物叶、芽、种子、农作物幼苗、谷物等植物性食物为食,1791年就再无踪迹,估计冠麻鸭已于20世纪中叶灭绝。

十一、中国犀牛

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记载,犀角的经济和药用价值极高,自古便受到人类的大肆猎杀,于1922年在中国消失。

因国人崇奉的特殊“文化”,国人有一种特殊“文化”,喜好在药物、饮食中大量使用野生动物的某些身体部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中,涉及动物18种,属于一级保护的有虎、豹、赛加羚羊、梅花鹿等4种,属于二级保护的有林麝、马麝、黑熊、穿山甲、银环蛇等14种。

有研究者总结:“中药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传统药物,至少27种动物由于药用而面临灭绝危险”,“如中药中的犀牛角、虎骨、麝香,还有汤中的鲨鱼翅,都使得这些物种处于濒危状态”

十二、红腿白臀叶猴

因其雄性臀部具有三角形白色臀斑而得名,栖息地的破坏导致在1882年灭绝。

十三、新疆虎

也叫罗布泊虎、里海虎,1989年宣布灭绝,分布在中国、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土耳其、蒙古及俄罗斯(中亚、南高加索)境内。体型介于东北虎和孟加拉虎中间。在夜间单独捕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独居的。有新疆探险旅游公司悬赏100万元人民币“寻找新疆虎”,然而,从未再出现过。

十四、林氏细鲫

我国特有种,首次记录于香港,分布限于广东省局部地区,已有50年未采集到本种,现已野外绝灭。

十五、直隶猕猴

1870年,分布在京畿一带,以河北地区为主,称为“直隶猕猴”,清灭亡后,战乱给直隶猕猴的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破坏,猕猴生性畏寒,是生活的最北边区域的猕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北京耍猴艺人驯化的都是直隶猕猴,上世纪80年代时,受经济大潮的影响,直隶猕猴灭绝。

十六,中华白鲟

中华白鲟,别名中国剑鱼,最大的淡水鱼类,最大可达7米长、重一吨,有“千斤腊子(中华鲟)万斤象(白鲟)”的俗语。

1993年,科学家宣布该物种已经“功能灭绝”,这意味着由于缺乏配偶,该物种无法再繁殖,2019年,正是宣告灭绝。

现在动物物种灭绝速度,是人类出现前自然状态的100倍,中国动物的主要威胁来自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的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所以,人类应该更加珍惜当下的自然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