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黑龙江率先开展合村并镇,以后是否会全国开展?

2023-12-17 04:24 来源:网络 点击:

黑龙江率先开展合村并镇,以后是否会全国开展?

合村并镇,这几年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改革运动,正在让越来越多的村庄消失。在这场运动中,最先受益的是两个省份:黑龙江和安徽。

2019年12月,黑龙江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合村并居”。随后,安徽、湖北、山东、河南等地纷纷响应。

合村并镇之所以能在全国各地得到快速推进,原因在于我国幅员辽阔,城乡之间差异巨大。如果仅靠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模式来发展农业,农民的收入水平不仅不会有明显提升,而且会面临“无地可种”的困境。而通过合村并镇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合村并镇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土地利用率,提升农村整体面貌和农民生活水平。但如果合村并镇不能因地制宜,一哄而上,就容易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另外在合村并镇的过程中也要防止出现新的不公平现象。

目前全国已有山东、安徽、湖北、河南等12个省份出台了合村并镇的相关政策文件。山东是全国首个提出“合村并镇”的省份。

从这一年开始,山东等省份已经陆续开始实施合村并镇工程。由于经济实力雄厚,各地农村合村并镇都走在了前列。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5月底,全国已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

01合村并镇到底是什么?

合村并镇,是指将一些居住分散、规模较小的村庄,通过合并或合村并点的方式,统一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人口空心化、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浪费等问题,是一种提升农村生产生活质量的有效方式。

02合村并镇能否解决“无地可种”的困境?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少。农民需要种地来获取收入,这是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土地是有限的,对于广大农村地区而言,由于人口数量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小。农民要想获得更多的收入,就需要通过增加土地的数量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但现实情况是,在我国农村地区,耕地的面积是有限的。那么,合村以后,种地问题该如何解决?是集中管理还是各种各的?

03合村并居,要注意什么问题?

虽然合村并居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非常流行的一种做法,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合村并居所面临的问题也会有所差异。

比如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合村并居很有可能会采取一些补偿措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可能就会出现“拆村并居”现象。

其实,合村并居没有必要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不能一味地追求城市化。在推进合村并居时,要注意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

另外在推进合村并居时也要注意避免出现新的不公平现象,比如有些地方为了合村并镇而对农民进行“大拆大建”、强制拆迁等问题。

04农村集体资产如何处置?

根据《关于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的指导意见》,清产核资后的集体资产由镇(乡)政府纳入统一管理,统一使用。村级集体资产则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由村内民主决策。

村集体可以将闲置宅基地、废弃集体公益性设施等有偿转让,也可以将闲置或低效利用的资产对外出租,以增加农民收入。宅基地复垦指标收益主要用于扶持脱贫攻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具体分配由村集体成员大会讨论决定。

05写在最后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合村并镇运动中,黑龙江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随着合村并镇工程的推进,黑龙江的乡村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据统计,黑龙江省累计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03个,规划建设新社区931个,已建成799个,建成率73.5%。已建成的新社区全部实行“四集中”,即集中居住、集中经营。

这无疑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年年初,黑龙江双鸭山市宝山乡西青村的村民就看到了希望。村民赵玉强表示:“现在我们村里正在搞新社区建设,房子也都是新盖的,家里有个头疼脑热都能及时得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