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古装剧里把妻子叫做“婆娘”,那你知道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吗?

2024-06-19 02:41 来源:网络 点击:

古装剧里把妻子叫做“婆娘”,那你知道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吗?

据民间传说“婆娘”的称呼来源于荆轲的故事。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刺客之一荆轲,早年丧父,从小失于管教,放荡不羁。他的祖母决心对他严加管束。一天他爬上墙顶,穿房跃脊。祖母见状,声色俱厉,讲荆轲叫到面前,挥动手里的龙头拐杖使劲抽打,荆轲痛的跪地求饶。以后每逢荆轲顽皮,一见祖母的拐杖便立刻老实了。

古装剧里把妻子叫做“婆娘”,那你知道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吗?

后来祖母病危临死前将拐杖传给了荆轲的母亲。母亲继承了祖母的遗志,每日机房训子,有天荆轲问他母亲:我婆(奶奶)死了您何必还管得这么严?说着,拿起一把剪刀要剪织布机上的线头。母亲猛然举起龙头杖喊道“休得无礼,她虽然离开人世,但魂志犹在!”荆轲一见龙头杖想起祖母的严厉面孔,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双膝跪地连声道“儿不敢了。”

古装剧里把妻子叫做“婆娘”,那你知道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吗?

多年后荆轲母亲患病去世,临终前又将拐杖传给了荆轲妻子。这天荆轲正在习武,猛听到街上吵吵嚷嚷,他把棍棒一扔,要去凑热闹。妻子怕他出事,劝到“母亲尸骨未寒,你又放纵起来,出了乱子怎么办?”荆轲不听拔腿要走。妻子忽然一声喝到“站住,你看这是什么”!荆轲回头一看,妻子手中正举着龙头拐杖。不由回想起祖母和母亲来,鼻子一酸,跪在龙头拐杖下说“婆、娘,荆轲恭听教诲!”

古装剧里把妻子叫做“婆娘”,那你知道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吗?

经过三代人的管教,荆轲终于成才。从此“婆娘”也就成了妻子的同义词,在民间流传下来。

称妻子为婆娘是否就是来源于荆轲的故事呢?如果溯本求源,从社会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称谓应该早在春秋战国以前人类进入个体婚制时代就产生了。

古装剧里把妻子叫做“婆娘”,那你知道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吗?

当人类进入夫妻之社会后,通常是女子出嫁、男子娶亲。在出嫁前,女子属于娘家成员,而一旦出嫁便成为了婆家之人。在先秦时代,女子出嫁三月后,有行庙礼的习俗(拜祭男方祖先)。如果新娘没有等到行庙礼就死亡,那么按照习俗她虽然出嫁,但仍不完全属于男方家人。因此在这段时期里,新娘既属于婆家又属于娘家,一身兼有双重身份。因为婆娘一词实际上是针对妻子在这段新婚时间里的特殊称谓。随着时间推移,后来人们便将这一专指新婚里的称谓扩大到泛指已婚妇女。

古装剧里把妻子叫做“婆娘”,那你知道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吗?

过去我国一些地区就有把订婚未行婚礼的女子称谓“姑娘”(姑且留在娘家之女),称已婚妇女为“婆娘”(来往于婆家与娘家之间)的习俗,这种称谓实际上反映出妻子起到维系婆家与娘家姻亲关系的纽带作用。而显然这种说法比起荆轲的故事来说更有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