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深度 | “朋克养生”是朋克还是养生?

2024-06-26 00:33 来源:网络 点击:

深度 | “朋克养生”是朋克还是养生?

作者:杨兰呀

“朋克养生”是朋克还是养生?

      “朋克养生”是一种新的网络现象,针对的是现代青年的矛盾现象。朋克少年是拿着摇滚话筒的文化符号,而养生则是一种在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习惯,在传统之中对于养生的刻板印象也逐渐转移至青年身上,但对于朋克和养生的结合,究其原因不仅是青年群体自身压力的膨胀,更是一种畸形化的“内卷”文化。与传统的养生方法不同,朋克养生以独特的方式重新定义了健康与生活的关系。本篇深度报道将带您走进朋克养生的世界,了解和探析其中的哲学、实践和文化内涵。

一、“朋克养生”的产生

(一)现象解读——朋克多?养生多?

      玩梗频出新词,朋克养生不仅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更成为青年群体中热门的代名词。朋克养生到底是什么?

      朋克养生指的是当代青年的一种,“一边作死一边自救的养生方式,也是一种作死不忘养生,又嗨又丧的生活方式”。其实可以简称为青年群体在压力边缘“自救”的形式,而其作用主要依赖于主观心理的加持。如忍不住喝奶茶,因为害怕糖分过高,所以选择无糖或者不加珍珠来抵消喝奶茶的负面影响;也比如在喝酒时担心对于身体的危害过大,于是一边喝酒一边吃药来妄图抵冲酒精。这都属于朋克养生的现象。

      其实不难看出,在文化的现象背后,我们可以描摹出一个拿着摇滚麦克风的破洞牛仔裤少年穿着秋裤喝着枸杞。如果觉得熬夜蹦迪对身体器官的冲击大,就花一整天补觉,这些作用其实都是一种假想的碰撞。

      但在这种现象的发酵下,我们不禁思考朋克养生究竟是朋克占据主流,还是养生的语境更庞大?依我们看来需要分两种角度,一个是理论角度,青年主体的本意必然是朋克心理,但出于身体健康、客观压力等不可避免的效果而选择养生,其主动上并没有太大的认同。另一个是实践角度,倾向于养生,虽然在实际操作上其实是一种对于自我的“内卷”,本质上还是满足自己相悖于养生的欲望,但不妨碍其动作实践上还是以养生作为侧重点。

(二)原因剖析——压力和焦虑

      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9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3.6%的受访青年有过害怕看体检报告的经历。62.6%的受访青年表示平时压力大,怕体检查出问题,60.9%的受访青年坦言生活方式不健康,“作”得太多,已经给身体造成了损害。这就是青年群体的现状,在这样的焦虑中,他们选择了朋克少年的“自我救赎”。

      不难看出,这一网络爆梗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外部施加的压力,另一个则是自己内心的焦虑感不断膨胀。

      第一,外部压力。这主要存在于青年就业的竞争大,在岗位上生存的困难也更大。一边是“996”和“007”,另一边又是宣言wlb(work life balance)的就业选择心情。可是实际的情况却是压力过大,青年群体需要应对职场的竞争并且去支配自己所剩不多的时间和精力,这自然只能寄托于养生,而不让压力成为生活的主旋律。但强压的工作只能让朋克“不死”,养生“苟活”。

      第二,内部焦虑。除了外部施加的压力,更多的是青年人自己选择的焦虑。一边乐意放纵于熬夜,刷视频的娱乐短暂享受,一边为琐碎的小事纠结而破坏心情,让自己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这自然让青年群体以朋克的心理成为唯一支撑,养生的自我暗示的方式成为另一种补救。

二、“朋克养生”的文化含义

(一)青年的觉醒?另一种堕落?

      朋克养生的影响在多个平台上热烈讨论,对于青年群体来说,究竟是一种觉醒还是堕落,只能由客观效果来解答。

      根据阿里巴巴发布的《95后夜猫子报告》,95后的夜间活动集中在22:00-02:00之间,甚至有30%的95后熬夜到1点。追剧、追星、观影、听歌、看书是他们“夜生活”的主要担当,超过35%的夜场电影用户为95后。而熬夜的95后不睡觉却在深夜里偷偷点了高油、高盐、高糖的外卖食物。“又菜又爱玩”,“又作又想死”,年轻人在矛盾中选择了自认为折中的形式,如果不能够全然地满足自己损害身体之外的欲望,那就让心里多一些慰藉。

      或许就是这样,时间在青年人看来越来越值钱,因为一半需要用来熬夜一半需要用来养生。依我们看来,这绝非一种觉醒,而是另一种在边缘试探的自我堕落,让自己更有坦然的心态去接受对自己身体有损害的事物,当身体健康发出警告,这已经是朋克少年的一种生理上的消灭。

(二)是社会的进化?还是另一种退步?

     当整个群体的膨胀发展为社会的一大热潮,小范围的热浪也难逃大众的裹挟。而“朋克养生”究竟是社会的进化还是另一种广义的退步。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已经成为大多年轻人的一厢情愿或是自欺欺人,这种错误的健康理念可能会造成一代人的“未老先衰”,对于整个社会进程来说,这种自我逃避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毁灭。高强度的工作、习惯性熬夜、暴饮暴食等等,导致年轻人身体素质下降,让昔日的“老年病”正在年轻化。这种养生方式既透露着年轻人的无奈,也暴露了他们的放纵。在现在的大环境中,年轻人一边想要肆意挥霍,享受青春,一边又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朋克养生也许只是在无奈与自我安慰中寻找的一种平衡心。

三、“朋克养生”的特征

(一)反传统,追求自我

朋克养生秉持着反传统和独立的价值观。这引导人们从根本上质疑社会对健康和外貌的标准化。朋克养生鼓励个体追求真实的自我,坚持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而非盲从主流观念。它从内心出发,以个性化的方式构建健康生活的路径。

(二)自由表达,独特实践

朋克养生强调自由表达,倡导人们通过独特的实践方式来维持健康。这包括音乐、艺术、运动等多种形式的自我实现。例如,朋克音乐被用作疗愈媒介,表达个体情感和追求内心平衡。此外,朋克运动如轮滑、滑板等也成为朋克养生者的独特身心锻炼方式。

(三)健康多元,注重个体

朋克养生挑战传统健康观念,强调个体差异和多样性。它鼓励人们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方式,而非盲目追求一刀切的标准。朋克养生注重身心的平衡,提倡良好的营养、睡眠、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的建立。个体的健康需要是朋克养生关注的核心。

(四)社群共享,建立连接

朋克养生的实践往往发生在一个特定的社群中。这些社群通过分享经验、知识和资源,帮助彼此实现健康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具有朋克精神的社群是一个互助、理解和鼓励的网络,为个体提供了支持和归属感。

四、正确的养生方式

(一)减少熬夜时间

很多年轻人都是晚睡晚起,但是长期这样会容易没有精神且易加快皮肤衰老速度。在不必要的熬夜时间中需要节省自己的时间精力,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

(二)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健康的生活习惯符合一种默认的养生状态,从根源上减少年轻人的身体威胁,也就不用沦落到用朋克养生来解救自己。

(三)放松心情,拓展交流途径

大多数年轻人因为压力的扩大而伸缩于社会和自我的空壳之间,只有心情上愉悦才能减少自我焦虑。多出门放松,选择亲近世界的方式来扩展自己的健康生活途径。

五、结语

      朋克养生超越了传统养生观念的束缚,强调个体的自由表达、反传统精神和身心平衡。它挑战社会对身体形象的固有观念,注重个体差异和多样性,鼓励个体寻找适合自己的健康路径。朋克养生的实践和社群的形成为个体提供了一个探索自我的空间,以及身心健康的共享和成长。朋克养生的深层意义在于鼓励人们勇敢追求真实的自我,挑战传统健康观念,并从自由表达到社群共享的实践,朋克养生在探讨健康的同时也关注个体在当代社会中的定位和挣扎。这提出了一个与主流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勇敢地表达自我、追求真实与自由,同时坚持个体差异和多样性的重要性。

      朋克养生通过摒弃标准化的健康观念,打破社会对外貌和身体形象的刻板印象,让个体更加自由地追求真实和内心的平衡。它鼓励人们用音乐、艺术、运动等形式自由地表达情感和观念,从而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平衡。这种自由表达的力量不仅满足了个体的内在需求,还对社会的健康观念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同时,朋克养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质疑。一方面,朋克养生的非传统观念可能受到主流观念的排斥和误解,需要个体坚守自己的信念并不断推动社会对健康的思考。另一方面,朋克养生也应该避免变成一种极端和不负责任的健康理念,要在追求个体自由的同时关注科学和综合健康概念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朋克养生作为一种与传统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哲学,通过自由表达和社群共享的实践,探索个体健康与自我实现的路径。它鼓励人们追求真实和内心平衡,勇敢面对主流观念的挑战,并在最终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的同时知道科学和综合健康概念的重要性。

查看文章精彩评论,请前往什么值得买进行阅读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