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从“大辽”走来-外媒眼中的中国航母之路(上)

2024-08-20 23:43 来源:网络 点击:

从“大辽”走来-外媒眼中的中国航母之路(上)

2016年12月11日,被誉为“中国工业奥斯卡奖”的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在北京颁奖,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以“航母工程”雀屏中选,该集团堪称中国航母的“摇篮”,人民海军首艘航母(续建性质)“辽宁”号和首艘真正完全国产航母都在此问世,成为国人为之向往的“军工圣地”。

英国作家大卫·奥威尔说过:“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从军迷热爱的“大辽”服役至今已过去近五年时间,国产首艘航母又下水在即,当猜测与臆想漫天飞舞之际,不妨从切实可信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发掘线索,或许对我们掌握中国航母发展之路更有帮助。有意思的是,境外媒体早就把中国航母研究当成“显学”,相继出版了大量专著,我们不妨从这些报道中获得一些参考与视角吧。

来到大连的究竟是什么?

2002年3月3日中午,是中国从乌克兰购回的“瓦良格”号航母船体抵达大连港51区码头的准确时刻,自那一刻起,中国究竟怎样处置这件在“苏联老大哥”手里荒废十余年的“工业杰作”?“瓦良格”到底被毁损到什么程度?这些犹如斯芬克斯之谜的问题,始终萦绕在西方学者心头。

身为原“瓦良格”号建造工程师的乌克兰专家瓦列里·巴比奇出版过名为《我们的航母》的回忆录,其中提到1995年俄罗斯与乌克兰达成放弃完工率达75%的“瓦良格”号航母的协议后,在后来的13个月里累计拆除超过1 300件技术兵器装备,关键性装备如下:

·武器装备:“花岗岩”战役战术巡航导弹发射装置;“匕首”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星座”BR电子战系统;“合成”武器使用保障系统;ZYu-00统一校时系统;“拉多加湖”4342液压稳定集成系统。

·航空技术装备:着陆阻拦装置;航空弹药运输装置;航空燃油系统装备;PTB-40、PTU-1.6和PT-1.6专用飞机升降机;航空器运输装置;“谢利吉尔”跟踪设备;“极地科考员”飞行信息处理系统;MKN-3歼击航空兵导航所;航线校正陀螺仪;海上氧气生成站。

·化学设备:全部拆除带走。

·无线电技术装备:“伐木工”战斗信息控制系统;MN-717“护身符”反水下破坏声学系统;MG-35水下音频通信系统;“三戈比”声呐设备;MG-355TA声呐设备;“三通管”信息交换综合体;“小标题”电磁兼容保障综合体;目标国籍识别系统;远程水面态势感知与目标打击指示系统。

·领航装备:“航程-10-A1”与“航程-10-A2”陀螺罗盘;IEL-1感应式计程仪;“别伊苏尔”导航综合体;RYu-02无线电导航综合体;GEL-3、NEL-M1和NEL-M2回声测深仪;AP-5航线标绘器;卫星导航系统信息接收器;“紫罗兰-11”传真机;“象限角”无线电定位仪;KI-55舰用显示器;“码头”和KPF-3K接收显示器。

·通信与侦察装备;“瞄准具”A卫星通信站;“暴风雪”2自动化通信综合体;R-399T分析仪;ZAS加密机;R-069和K728-N1通信设备;R-734-1无线电侦察指挥综合体;R-719-1和R-719-2无线电接收机;P-424和P-425磁带录音机;R-709-2和R-717无线电定位仪;P-143便携式无线电台;R-391V2中波无线电接收机;R-313M2、R-622、R-687R、R-729、R-739-RN、R-399A、R-603、R-680、R-682、R-683和R-753K无线电接收机。

·机械装备:KVG-4主高压锅炉;推进桨、轴系与锚锭装备;MZS海水淡化设备;蒸汽泵;主动力装置热交换设备;大功率空气冷却装置;TD-1500涡轮发电机和TNA-4涡轮增压装置。

更致命的是,原本在分段建造中敷设完毕的绝大部分管道和几万米长的电缆也被乌克兰黑海造船厂拆下来,用于出口希腊的油轮上。用巴比奇的话说,没有人再奢望“瓦良格”号能够“起死回生”。

的确,正如香港《广角镜》援引内地《解放军报》的消息称,就在“瓦良格”号刚进大连港时,当时正在旁边忙着监造051C型驱逐舰的军代表们就目不转睛地朝这艘巍巍巨舰投去饱含深意的目光,“打造中国航母的冲动,一次次撞击着他们的心扉”。几个月后,当军代表室高级工程师莫立新作为首个勘测者登上航母平台时,全舰无水无电不通风,空空荡荡的船体里安静地吓人,刺骨的寒风“飕飕”往舱口灌,有的底舱狭小积水,爬上一会儿全身都跟着结冰,“被废弃的航母犹如一位病人,斑驳的舰体,锈蚀的表皮,满目疮痍的建筑垃圾,叙述着它所历经的风雨沧桑,舱室内障碍重重,内部设备有的未完工,有的被破坏,预示着此后脱胎换骨的种种艰难……最深切的感受是工作越干越多,看不到头,也见不到底。”《解放军报》如是说。

不过,香港《亚太防务》杂志援引内地《兵器知识》杂志的一篇采访文章,指出乌克兰人在拆卸“瓦良格”号内部设备时发生过死人的事故,结果船方迷信,没有继续拆卸动力-传动系统中的某些装置,例如减速齿轮装置特别是大轴没有被破坏,就这样,它们幸运地被保留下来了,为后来中国续建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即便如此,面对近乎迷宫般的舱室,中国人要想恢复“瓦良格”号的功能,第一步就是要绘制出纷繁复杂的结构草图,可是时间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