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日本战国人物76小西行长

2024-08-28 17:46 来源:网络 点击:

日本战国人物76小西行长

上一篇为大家介绍了受秀吉提拔成为丰臣政权“五奉行”之首,行政能力出众,搅动风云的传奇人物石田三成。此篇咱们接着介绍同三成关系密切,豪商出身受秀吉提拔成为国主的小西行长。

小西行长,弘治元年(1555)生于堺港,幼名弥九郎,娶了堺市豪商小西隆佐之女小珠,成为了小西家婿养子。日本受中国儒家影响商人地位不高,为了改变身份地位,从商转武的不在少数,但是能成功发迹的就那么寥寥几人。

小西家紋

随着日本秩序的崩坏,原先贵族统治的日本,刮起一阵“下克上”之风。很多平民和底层武士依靠才能成为了名将,更有斋藤道三从上门女婿的卖油郎摇身一变成为美浓国的霸主。丰臣秀吉从仆人一步步成为了天下人。而本期的主人公,同道三一样的出身,依靠着经营和才能一步步坐上肥后国大名之座。

弥九郎被岳父委派至冈山鱼服屋处与备前大名宇喜多直家进行药材贸易,多次接触下直家发现弥九郎十分机灵而且年纪不大却有一身好武艺,又因为直家早年受福冈的豪商阿部善定帮助所以对豪商印象很好。宇喜多直家将弥九郎召到门下,给予其武士的身份作为自己的侍卫侍奉在自己身边。直家这么做除了看上弥九郎的才能外也是想借此得到堺市豪商的财力支持。据说在一次刺杀中救下了直家的性命,从此在宇喜多家地位攀升。

行小西长这段时间向家中武将后藤又次郎学习火枪及水军战法,并同其他家臣请教兵法,为其后来能够单独领兵征战奠定了基础。为了应付毛利家,直家起用远藤和行长组建起宇喜多家水军以巩固冈山城。接下来行长遇到了人生中第二位贵人,织田家负责播磨攻略新崛起的羽柴秀吉。

秀吉率军进攻宇喜多氏上月城。直家命长船贞亲率三千人救援,被秀吉军击退,上月城落城。直家又派八千大军进攻阿闭城,中了黑田官兵卫之计大败。此后上月城不停易主,双方进入了拉锯战。体会到织田氏强大的直家派遣口才极佳的小西行长同秀吉议和,欲将养子宇喜多基家送往了摄津织田信忠处做人质。

小西家拿出大笔金钱资助秀吉军费,换得日后播磨和但马的优先经商权,然后以“药商小西隆佐义子”的名份晋见秀吉,转达直家的心意,顺利和织田方达到一定的协议同时也避免毛利家查觉直家的二心,圆融的手法令直家十分满意,小西行长提升到与宇喜多三家老相当的地位。

在这次和议中,因为都是非武家出身,秀吉对于小西行长十分投缘,对行长的口才很欣赏将其纳为奉行,因为要依赖秀吉攀上织田这颗大树,直家爽快的答应了下来,不久后直家病逝。小西行长正式成为秀吉麾下,与同为奉行的石田三成一见如故。两人都是善于理政的人才又都会统兵年龄相仿(三成小五岁)一定有很多共同语言。

本能寺之变后,秀吉迅速击败明智光秀立三法师为傀儡,又在贱岳击败了柴田军逐渐掌握了织田家大权。行长在宇喜多直家帐下时担任过水军将领。而秀吉此时极度缺乏海战人才。行长获得了总领水军的权力,被任命为水上兵站奉行,负责管理小豆岛及濑户内海一带水上输送。官拜从五位下摄津守,得到两万石的领地,在高山重友的劝说下改信天主教。

水站奉行

丰臣秀吉还特地将自己的姓氏赐给了他,表示对他的重视在丰臣家的地位同秀吉亲族正则等并列。又因其卓越的口才和灵活的思维,出身堺市豪商的人脉,这是丰臣家其他家臣不具备的能力。在此后的时日里,小西行长一边操练水军一边充当秀吉的外交官,在秀吉的麾下尽展所长。

在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秀吉开始“太阁检地”,引发九州岛众豪族不满,肥后国主佐佐成政无法镇压,领内引发一揆动乱,秀吉派出小西行长与加藤清正前往镇压。动乱结束后,佐佐成政被赐死(本就是秀吉的策划),将小西行长封到了肥后南半国,小西行长由一介商人之子跃为宇土城二十四万石的大名(实为三十多万)。

丰臣秀吉野心膨胀,遣使命令朝鲜借道让他进军大明,但却被忠心大明的朝鲜王李昖严正拒绝,秀吉借机发兵攻朝,秀吉将先锋分为三队,由于行长和女婿宗义智常年与朝鲜贸易对朝鲜的地理、人文相当熟悉,更通晓汉语,所以任先锋第一队的总大将。

侵略朝鲜

行长则沿南江川直上,率领一万八千人。长期担任后备兵站奉行深知补给线的重要,在完成兵站的调度后,一路延忠清道逐步北上尚州、忠州,穿过二百五十公里与加藤清正会师中州进据汉城,清正一向瞧不起商家出身的行长,这里应是嫉妒人家,两人出身都不高。在汉城为了战利品和战功发生争吵,清正怒劈碎行长视若神明的天主圣像,两人关系恶化。

此时朝王急速向宗主国明廷求救,万历皇帝派东征总督李如松部队抵达鸭绿江,与小西行长部于平壤交战。李如松先佯攻东南,将日军兵力分散后猛攻平壤城西,以虎蹲炮、射程较远的大将军炮轰击日军,日军伤亡惨重,加上弹药库为明军炮火催毁,七星门被炸开,于是小西行长撤出平壤,是役歼灭日军一万二千余人,并恢复了朝鲜北部四道,小西行长铺陈的兵站线全被毁坏。明军威武,继唐军后第二次大败日本侵略军。

明军击败日军

眼见战事不利的秀吉兴起和谈,命善于外交的行长负责与明使沈惟敬斡旋,提出日明贸易再开、割让朝鲜四道等条件,但随着明神宗一纸"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王"的圣旨,秀吉才识破了行长的谎言。在惩戒了小西行长后,秀吉再遣十二万兵马进攻朝鲜,日军以加藤清正为先锋,小西行长率二番队一万四千人出阵,明军麻贵静待一月等加藤清正气势略散方一鼓作气协朝鲜李元翼部重挫黑田长政,日右军主力亦被明军击败,于是右军往天安撤退而小西行长的左路军只好也随同撤退。

丰臣秀吉病殁,家康和利家等五大老下令征朝军回国,小西行长领兵脱出明、朝联军围攻,在撤退至蔚山时受阻求援于岛津义弘,义弘闻讯同立花宗茂前往营救行长,由露梁海峡大败后撤退归国。丰臣家内部分裂成两大派系。一方以淀殿为首文治派(三成、宇喜多等),一方以北政所为首武战派(正则、清正等),宁宁派亲近家康。双方都在不断拉各地大名。

小西行长考虑再三后决定加入三成一方,一来和三成、宇喜多秀家私交甚好二来同清正等关系极差。当时有不少大名都是因与三成交好选择加入西军,比如大谷吉继。小西还与大谷、安国寺等人一同游说拥有重兵的小早川秀秋。秀秋表面答应加入,暗中又同家康联络。

小西行长率本部四千余人进驻关原地区的北天满山,同长宗我部亲六千余、大谷吉继部四千余、宇喜多秀家的一万八千部队形成呼应之势成为西军主力拱卫石田三成八千军本阵。毛利、小早川、吉川帐下皆有一万五千大军立于西军两侧山上、长束正家、安国寺惠琼、岛津义弘分别率领了不足两千人参战。加上朽木、小川等部千余人。

关原合战

西军因家康之子秀忠没能及时赶到,主要是丰臣家武战派各大名加上德川方天王井伊直政四千为主力,家康亲率三万大军立于后方桃配山之上。在井伊直政和福岛正则的冲锋下关原合战爆发,本占据上风的西军在小早川秀秋的倒戈下,大谷吉继部被陆续倒戈的小早川、朽木、小川等大军击溃,大谷吉继留下辞世诗“重友情、六道轮回先行一步、又何妨”自杀。西军逐渐崩溃,各大名陆续退出战场。

逃往伊吹山东面的糟贺村的小西行长与当地农民林藏主会面,他深知自己绝无逃生的希望,但行长以基督教教义不许自裁为由,让林藏主缚捕他以获奖赏。林藏主将行长交至其领主竹中重门手中,获赏赐黄金十枚。小西行长连同石田三成、安国寺惠琼三人游街示众后于京都六条河原斩首,享年四十三岁。

作为一名乱世中成长起来的商人武将,小西无疑是成功的,行长虽然是侵略朝鲜的一名重要罪魁,但出于自身以及对大明实力的认知,小西行长一直是很反对进攻朝鲜的。和加藤清正等人一路烧杀抢掠的兽行行不同,小西行长军队的军纪尚可,一般都会安抚当地的百姓。在领地内收养孤儿,这种善举在当时的日本是绝无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