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本科毕业在家里蹲3年,找不到工作与社会脱节,怎么自救?
24岁,本科毕业在家里蹲3年,找不到工作与社会脱节,怎么自救?
最近,有一种新型职业在网上火了,“全职儿女,月薪4000”,具体工作是:
“早上陪跳舞1小时,上午陪买菜,周末帮忙做做晚饭,偶尔陪逛街。除此以外,每个月充当1-2次导游兼司机,剩下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不用起早贪黑,没有职场内卷,仅凭这样一份毫无难度的工作就能月入4000,听起来让人十分羡慕。当事人念安也表示,这是她工作15年来遇到的最有爱、最自由的工作。
可听说,每月给念安开工资的人是她年迈的父母时,很多网友坐不住了。
“这年头孩子孝顺父母还收费了?”
“全职儿女”跟“全职妈妈”如出一辙。“全职妈妈”一般是因为孩子太小,妻子不得不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负责一家人的日用起居。而“全职儿女”则是子女留在家里陪伴父母。
不过,虽说“全职妈妈”没有外出,但确实辛苦,而且忙得有价值,要是真请个保姆,每个月少说也得几千块,可即便如此,也没有“全职妈妈”明码标价要酬劳的。
这报酬不菲的“全职儿女”,又创造了什么价值呢?
网上质疑声一片,可见“全职儿女”也不是那么好当的,逃离了社会的毒打,就难免要承受他人异样的眼光。
既然如此,已经在职场打拼多年,今年40岁的念安,为什么要选择裸辞回家当“全职儿女”呢?
成为“全职儿女”之前,念安在一家纸媒工作。2022年单位人事变动,她被调去了新部门。
新职位工作繁忙又琐碎,从前还能休假或轮值的念安,现在像个陀螺一样,全天候待机值班。念安感到压力山大,在苦苦支撑了半年以后,她仍然无法适应这样的节奏,于是萌生了辞职的想法。
然而,人到中年,想要放弃一份做了15年的工作并非易事。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念安每天都处于焦虑之中。
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主动提出让女儿辞职,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如果找到合适的工作再去上班,如果厌倦了职场,多陪陪家人也挺好的。
也许是父母无条件的爱给了念安力量,她终于下决心告别职场,进入了“全职女儿”的角色。
刚开始的时候,念安还有些不习惯,她主动开展副业,总想多赚点钱,但轻松的家庭氛围让她渐渐放下了心理负担。有父母为她兜底,她不需要承担任何生活压力,每天的“工作”就是亲情陪伴,为家人提供情绪价值。
到了周末,念安会带着孩子回父母家,父亲特别高兴,会变着花样为他们做一桌美味佳肴,兴致一来还会小酌两杯,母亲则时不时地闲话家常,一家人在一起别提有多温馨了。而这样的天伦之乐,是念安忙于996、007的那些年,很少有机会给予父母的。
在念安看来,她能心安理得地做一名“全职儿女”,除了有父母的支持,更因为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做后盾。
念安一家生活在北方的小镇,多年来她努力工作,不仅买房买车,还有了一定的积蓄,早已没有了生存压力。再加上二老身体健康,退休金加起来有近万元,虽然不多但胜在稳定,应付家庭日常开销绰绰有余。
正因如此,眼下没遇上好机会的念安,才有底气给自己一个休整的机会。
捋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也有不少网友对念安的选择表示了理解。
“去劳务市场雇个保姆要6000+,儿女正好没工作,回归家庭也是不错的选择,谈不上啃老!”
还有网友调侃:“每月拿4000生活费在家玩,这只能算是虚假的啃老,真正啃老的,是那些去北上广深工作买房,搭上自己的身体,还掏空一家6个口袋的人。”
“全职儿女”到底是不是啃老?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豆瓣上有一个这样的解读:
“全职儿女,一种新型的脱产生活方式,指的是年轻人脱产寄居父母生活。他们一般有着较高的学历和清晰的职业规划,但受限于近几年渐趋激烈的竞争环境选择暂时在家作为过渡,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同时保持学习,尝试找到职业目标,考公考研上岸。”
在一个名为“全职儿女交流中心的”的豆瓣小组里,有3800多名成员在一起交流成为“全职儿女”的心得体会。
他们是怎么成为“全职儿女”的?是焦虑还是乐观呢?
在这些“全职儿女”中,网友西米露的情况是比较特殊的,她“全职”已经4年多了,由于双亲均患有重病,需要有人料理一日三餐、陪诊、提醒按时吃药,身为孩子的她,反倒扛起了“大家长”的职责。
在她的努力下,父母的病情维持得很好,她怀着一片孝心回归家庭的举动,也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
另一位名叫@无聊的网友,则接连分享了多篇关于“全职儿女”的主题帖。
据帖子介绍,她是从澳洲学成归来的留学生,由于就业竞争太过激烈,一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一不小心就把自己拖成了“全职儿女”。好在父母并不着急,反而劝孩子把心态放轻松一点,合适的工作总会有的。
虽然没有工作,但她并不愁没钱花,在国企上班的老爸每个月给她3000元,此外,她还可以刷妈妈的信用卡和淘宝账号购物。
她“全职儿女”的生活跟放假没什么两样,早上睡到自然醒,白天宅家自娱自乐,只有晚上必须全年无休地为全家做好三菜一汤。
与无忧无虑的@无聊相比,30岁的Eisi就没这么幸运了。Eisi曾是北京头部房企的职员,去年6月,他被公司裁员了。在此之前,由于房地产行情下滑,他已经连续半年承受高强度的工作,期间很少休息,加上公司离家太远,每天通勤时间长达三、四个小时,他早已身心俱疲。
裁员虽说给了他喘息之机,可一想到每月要还17000元的房贷,还要给上幼儿园的儿子交1500元学费,他就犯愁了。虽然公司还算有良心,给了他n+1补偿,但顶多也只能维持3个月,如果他迟迟没有找到工作,后续的生活压力就会转移到家人的身上。
在Eisi为生活奔波的日子里,都是父母在帮他照看孩子,离职以后,他开始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还主动承担了一些其它的家务活。
在做家务的空隙,他也开始认真考虑找工作的事。在从事了10年房地产行业,经历了疫情期间的行业落寞,又出台了“房住不炒”政策之后,Eisi对这个行业已经没那么看好了,他觉得自己走进了一片重重迷雾里,不知该何去何从。
有人一脸迷茫地当上了“全职儿女”,有人永远人间清醒。
今年23岁阿P,毕业之后就去了深圳一家工厂上班。在这里,阿P觉得自己像一个无情的工作机器,每天早上6点出门,晚上8点回家,过着从出租屋到工厂两点一线的生活。
大多数时候,阿P到家了以后还得继续工作,有时候甚至一直熬到凌晨。即使如此辛苦,阿P每个月也只能拿5000多元的工资,除去房租、水电、吃饭、通勤这些基本开销,已经所剩无几了。
然而,上司仍责怪她不够努力,阿P“被资本家伤透了身心,不想继续被PUA下去了”,于是逃离了深圳,回到了位于洞庭湖畔的老家。
父母不仅完全接纳阿P的回归,还偶尔会给她一些零花钱,也不需要她用家务劳动来换取报酬,再加上阿P自己也有一点积蓄,小日子过得特别舒服。
回家之后,阿P与深圳的小伙伴依然保持着联系,当她在电话里听到他们哭诉很苦、很累的时候,就忍不住庆幸,自己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
从众多“全职儿女”的故事里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不是刚遭遇了职场“滑铁卢”,就是正在求职的路上。
相关专家的发言,也印证了这一现象:“当前我国青年失业率处于高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2020年底的数据显示,在16-24岁城镇青年里,有46%的大学生,而在失业青年中,大学生占比高达2/3。
到了2023年4月,16-24岁以下青年的失业率更是高达20.4%,创2018年有该项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
事实上,年轻人即使找到了工作,他们面对的压力也远超以往,996成为一种常态。长期稳定的工作将越来越少,年轻人会主动、被动、频繁地换工作。
这样看来,从不如意、不适应的职场里挣脱出来,回父母的港湾里喘息一下,蓄势待发,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全职儿女”是教育、经济、就业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跟真正的啃老族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如果说啃老是一种主动、长期的状态,那么“全职儿女”更多的是一种出于无奈的选择。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处于过渡期的年轻人,很少有甘心在家躺平的,他们总是适时出手,在现实的重压之下,为自己的未来作奋力一搏。
就算每天睡到自然醒,手握大把零花钱,“全职儿女”当久了,@无聊的心里也渐渐产生了焦虑的情绪。
看到几个同学去了北上广深,手上已经拿到好几个offer,她就暗自发愁,自己一个offer都没有怎么办?
最近半年,她把小说、偶像剧放在一边,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求职上,生怕自己错过了机会。她明白做“全职儿女”并非长久之计,希望早日摆脱困境,多拿几个offer,把更多的人生选择权握在自己手里。
身为家中顶梁柱的Eisi,则是个不折不扣的行动派,为了家庭的长远利益,他决定放弃自己熟悉的房地产业,开辟另一条新赛道。
Eisi很幸运,赶上了社工大批招人,一次性通过了网络招考,面试、体检也都很顺利。新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是离家很近,属于自己的时间也比在房企的时候充裕多了。
更难得的是,单位几个同一批进来的同事,基本都是经历了失业、再就业,而且都没有自暴自弃,准备考编或考公,大家抱团一起学习的氛围太好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终,Eisi在京考中如愿以偿,成功上岸。
在这几个年轻人当中,阿P也许是最能折腾的那一类。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说有人要转让菜鸟驿站,创业冲动马上被引爆,哪怕要承担巨大的工作量和全年无休,她也没被吓倒。
只可惜阿P对物流行业的了解实在有限,在还没弄明白利润厚薄、成本几何的情况下,她就匆匆入局了。
最后,阿P以损失了2000元押金为代价,花钱买了个教训。
事后她才知道,经营快递驿站不能只顾眼前小利,需要兼顾一个社区商业枢纽的功能,把快递公司、日用品零售、洗衣店、社区团购都集中在一起,才有可能扛得住各种零碎成本,真正赚到钱。
一门心思不想再给人打工的阿P,又研究起了卤味、冰粉、甜点、茶饮等美食小吃。因为创业资金有限,阿P动起了摆摊卖小吃的念头。
虽然万事开头难,但阿P仍然乐观,她梦想着建立自己的小吃王国,把门店开到长沙去。
当然,阿P还有一个备选方案,她估摸着就算自己最后什么也没做成,还可以挤考公考编这条独木桥“上岸”。比起在大城市打工的辛酸,她认为还是家乡的体制内更安稳。
对于“上岸”,仿佛所有趟过“全职儿女”这条河的年轻人,都有执念。
而“上岸”的真正意义,并不只是考研、考公、考编、留学,而是随波逐流的年轻人,应该如何寻找到自己的热爱和人生的方向。
只有找到它们,才算是真正“上岸”了。
在这个过程里,即使暂时做了“全职儿女”也没有什么丢脸的,只要不停下来就此躺平,奋力向前奔跑,就不会错过美丽的风景。
-END-
作者:春也
编辑:谦钟素
参考资料:
《三联生活周刊:“全职儿女”能干几年?》
虎嗅《全职儿女:与其内卷,不如回家》
豆瓣“全职儿女交流中心”小组
往期优秀文章推荐:
男子猥亵女乘客被抓,下跪求饶:你别毁了我!背后组织藏不住了
中国“试剑人”:每17分遇险一次,提前写好遗书,飞机比命更重要
-
- 当年击败北大才子,夺得诗词大会魁首的外卖小哥,后来怎么样了
-
2024-09-20 22:26:12
-
- 猎艳女明星的风流富豪们,破产、欠债、撒手人寰,只有他娶小娇妻
-
2024-09-20 22:23:55
-
- 二次元新宠徐海乔:能被b站这一卦喜欢,我觉得潮爆了!
-
2024-09-20 22:21:40
-
- 三看《康熙王朝》:才懂苏麻喇姑临终焚烧给康熙的遗言,另有深意
-
2024-09-20 22:19:24
-
- 天山童姥,一时不慎,致先天不足,失终生幸福
-
2024-09-20 22:17:08
-
- 神舟飞船1号-12号的简介应该让所有人都知道
-
2024-09-20 22:14:52
-
- 相识12年,于文华和朱之文合作依旧默契
-
2024-09-20 22:12:36
-
- Salesforce 是干什么的?
-
2024-09-20 22:10:21
-
- 金正男妻儿下落曝光:经台湾逃亡至荷兰,后遭美国中情局带走
-
2024-09-20 22:08:05
-
- 中华民俗-祭灶节(北方小年)简述
-
2024-09-20 22:05:49
-
- 皇帝驾崩那些事儿
-
2024-09-20 22:03:33
-
- 这一次,深情专一的张学友才是狠狠打了,“四婚四离”汪峰的脸
-
2024-09-20 22:01:17
-
- 与命运赛跑:赖文峰出狱后,杨钰莹的婚姻抉择
-
2024-09-20 21:59:02
-
- 书荒慌穿越重生小说力荐,笑趣横生,脑洞大开
-
2024-09-20 21:56:46
-
- 聊聊Ju.87:恶魔利爪的修成之路,“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发展小史
-
2024-09-20 15:33:37
-
- 印尼30年内两次排华,30万华人遭虐杀,印尼为何会如此对待华人?
-
2024-09-20 15:31:21
-
- 霍思燕与杜江的婚姻之路,为何总是有荆棘?
-
2024-09-20 15:29:05
-
- 上海杀妻案纪实:藏尸冰柜105天,出轨情人到处旅游透支亡妻20万
-
2024-09-20 15:26:50
-
- 揭秘马云退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2024-09-20 15:24:34
-
- 湖南台8大主持人现状,有人直播赚300元很开心,有人待业在家
-
2024-09-20 15: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