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汉朝:它是什么原因灭亡的?

2024-09-25 21:42 来源:网络 点击:

汉朝:它是什么原因灭亡的?

古代朝代更迭衰落崛起,逃不过当权者奢靡无度,荒废国政,不体恤民情造成。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由于残暴荒淫,赋税沉重,刑罚残酷,百姓贫苦,最后导致灭亡。商朝末年,纣王也是荒淫无度,讲究自己享受,荒废国事,加重刑罚。重小人,远贤臣,最后导致灭亡。

但汉朝和他不一样,他灭亡最多的原因是因为外姓掌权产生内斗造成。

汉朝从高祖皇帝刘邦建立以来,基本保持平稳。但从他去世后,皇太后吕雉掌权内斗就开始了。虽然说最终皇权又回到刘姓手中,但这样的事情在后来的汉王朝中持续上演,最终导致彻底灭亡。

汉成帝继位以后,朝廷的大权就逐渐被外姓掌握了。汉成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把他的兄弟全部封为朝中重臣。到后来太后的侄子王莽独揽大权,篡夺皇位,汉朝天下改为王姓统治。

到后来刘秀崛起重新恢复了汉朝,汉光武帝刘秀63岁得病去世,太子刘庄继承皇位,这就是汉明帝。汉明帝这一代还算稳定。

从汉和帝开始,东汉王朝大多都是由小孩继承皇位,最小的皇帝是刚出生100多天的婴儿。皇帝年幼,太后便临朝执政,太后又把政权交给她的娘家人执掌,这样就形成了外姓专权的局面。皇帝长大后,不甘心长期当傀儡,受人控制。他想摆脱这种局面,可里外都是外戚培养的亲信,为了摆脱这种局面,他只有培植自己的力量,可是每天在皇帝身边伺候的只有一些宦官,皇帝只有依靠宦官的力量,消除外戚的势力。这样一来,外戚的权力又转到宦官手里了。外戚和宦官两大势力互相争夺,轮流把持朝政,使得东汉的政治越来越腐败。

公元125年,东汉第七个皇帝汉顺帝即位,外戚梁家控制了朝政大权。梁冀独掌大权,专横跋扈,欺压群臣。大臣为了躲避牢狱之灾和杀身之祸。都辞职回家务农去了。顺帝死后,梁太后抱着他两岁的儿子即皇帝位,这是冲帝。

冲帝在位一年就死了,为了控制大权。梁太后与梁冀密谋,又从皇族中选定一个八岁的孩子作为傀儡,他就是质帝。后来,梁冀偷偷把毒药放在煎饼里,毒死了质帝。又从皇族里挑选了15岁的刘志继承皇位,他就是汉桓帝。梁冀独掌大权将近20年,最终矛盾升级。汉恒帝联络了单超等五个和梁冀有怨仇的宦官,趁梁冀没有防备,带领雨林军1000多人,包围了梁冀的住宅。梁冀知道自己活不了了,最后服毒自杀。

汉恒帝依靠宦官的力量击败外戚专权,把宦官当成心腹,这样宦官的力量剧增。

东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宦官专权。终于酿成了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全国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九个月的时间失败了,在平定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削弱了宦官的力量。但汉王朝又引来了军事当权者的进入,汉灵帝任命国舅大将军何进护卫京师。何进死后又来了董卓,直到后面的曹操,刘姓的汉朝,再也没有回来。从最开始的吕太后,到后来的王莽,又到后来的董卓,最后曹操。汉朝刘姓政权轮番在外戚手中掌握,也是够窝囊的,这就是汉朝灭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