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古时候打板子的由来,居然是因为这位女子

2024-10-10 16:47 来源:网络 点击:

古时候打板子的由来,居然是因为这位女子

打板子

在很多古代影视剧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昏庸的县太爷大喊一声:把某某拉上来,大打三十大板。然后就是一阵惨叫,接着屁股开花。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打板子这种刑法究竟是如何来的,今天小编为您解开答案。

淳于意

汉文帝在位时,当时有位医生叫淳于意,也是我国医学史上小有名气的人,他是病历的创始人。淳于意医术高明,可惜就是运气不好,公元167年的时候,淳于意的一个病人死掉了,病人的丈夫是个有钱有势的大商人,借助自己的财力,把淳于意告到了官府,状告淳于意害死了自己的夫人,这算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起医患纠纷,很快官府就判定淳于意有罪,判处他“刖刑”,当时的刑法“肉刑”分为三种:刖、黥、劓。刖刑就是砍掉左脚或者砍掉右脚,黥刑就是脸上刺字,林冲当年就是受了黥刑,脸上刺了字,劓刑就是割掉鼻子。淳于意被判处砍掉左脚。因为他做过太仓令,就是当过一个小官,属于官职人员,按照当时的律法是要押解到长安受刑。淳于意膝下无子,只有五个女儿,在即将被押解上路的时候,望天长叹,对五个女儿说:“可惜我没有儿子啊,遇到现在这种危难,一个有用的都没有。”几个女儿都低头痛哭,只有最小的女儿叫淳于缇萦,听到父亲的话,既伤心又气愤,心想:“为什么说女儿没有用,我一定要想办法救出父亲。”

贾静雯饰演的淳于缇萦

于是,淳于缇萦跟随父亲一起到了长安,并写了一封长信给汉文帝,诉说了自己的想法,她在信里说:“官府的刑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犯罪的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过自新。但是犯罪的人就会判处肉刑,一个人的脚被砍了,就不会再生出来,鼻子被割掉了也不能在重新安回去,以后就是想重新做人也没有机会了。我愿意给官府做奴隶,替父亲赎罪,为他争取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在封建的社会里,一个市井女人别说能直接上书皇上,就连一辈子见皇帝一面都是一个比登天还难的要求,其实是个很天真的想法。但事实证明,汉文帝的政府,是一个很善于听取老百姓意见的政府,政令上通下达,汉文帝居然还真的看到了淳于缇萦的这封长信,而且在看完这封信后,不但没有龙颜大怒,反而还觉得淳于缇萦说的很有道理,随后就召集大臣商议一个能代替肉刑的办法,最后,经过商讨,决定改用打板子作为刑法,正式废了肉刑。估计是古时候,小孩子不听话也是会经常挨父母打屁股,所以这种记忆一直留了下来,用这种熟悉的惩罚,取代残酷的肉刑。淳于缇萦也因此救了父亲。缇萦救父的故事也一直流传到现在。

虽然,我们看电视的时候,还是觉得打板子是种酷刑,但相信大家看了这个故事,就会改变这种观念,打板子在古代已经算是比较轻的刑罚了,淳于缇萦一纸上书,不但救了自己的父亲,也无形中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像淳于缇萦一样的女性,她们不懈世俗对女性的偏见,勇敢的站出来,往往比起一些软弱的男人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