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国民皇后”富察·容音-乾隆皇帝一生挚爱“孝贤纯皇后”

2024-10-21 09:48 来源:网络 点击:

“国民皇后”富察·容音-乾隆皇帝一生挚爱“孝贤纯皇后”

2018年火爆网络的《延禧攻略》除了让饰演令贵妃的吴谨言收获一众粉丝以外,更是让一位老演员——秦岚,再次在观众中收获赞誉。秦岚饰演的富察皇后可谓是这部剧中的一个巨大惊喜了。她把富察皇后蕙质兰心,温文尔雅,贤良端庄,柔弱如水演绎的淋漓尽致,也让她饰演的富察皇后喜提“国民皇后”的称号。然而剧中的富察皇后是不幸的,身为皇后的她,不得不母仪天下,循规蹈矩;知道天家无情,却渴望得到天子的爱,她说自己不再是富察·容音了。接连痛失爱子,让她最后的一丝希望彻底毁灭,于是在那个夜晚,她从城楼上跃而下,她说“从今以后,我不再做皇后了,只做富察·容音,我只是富察·容音。”剧中的这一内容让观众们哭得泣不成声。富察·容音的悲惨结局,让观众知乎“不要”。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富察皇后到底是怎样的?她的人生是否也想如此的令人心疼和感叹?

其实,富察·容音的原型也正是乾隆皇帝的发妻——孝贤纯皇后富察氏(1712.3.28-1748.4.8)。富察氏为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傅恒的姐姐。雍正五年(1727)七月十八日与皇四子弘历成婚。之后在弘历登基时,以嫡妻的身份成为乾隆皇帝的第一位中宫皇后。(“高宗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女。高宗为皇子,雍正五年,世宗册后为嫡福晋。乾隆二年,册为皇后。”《清史稿》)为乾隆皇帝生育两子两女,皇长女(1728—1729),幼殇,未封;皇长子爱新觉罗·永琏(1730—1738),密定皇太子,早夭,谥端慧皇太子;三公主固伦和敬公主(1731—1792),下嫁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皇七子爱新觉罗·永琮(1746—1747),幼殇,乾隆赐谥“悼敏”。(“子二:永琏、永琮。女二:一殇,一下嫁色布腾巴尔珠尔。”《清史稿》)

富察氏是在雍正五年(1727)七月十八日与皇四子弘历举行的结婚典礼。在婚后,弘历和富察氏是非常恩爱的。我们在乾隆皇帝《新正重华宫》一诗中“初咏关雎吉所迁”一句句后面能看到乾隆皇帝自己注释有:“雍正五年,娶孝贤皇后,始自毓庆宫东所迁居于此西二所。”从这句话我们看出,弘历认为自己和富察氏在一起后,初次体会到了男女之情的美好,由此可见弘历对于富察氏的感情之深厚。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乾隆的众多后妃中,富察氏确实备受乾隆宠爱,她和乾隆皇帝也确实是伉俪情深,这一点,在富察皇后崩逝之后,乾隆在缅怀富察氏的《效潘岳悼亡诗体即用其韵》中甚至这样写道:“九御咸备位,对之吁若空”。在乾隆皇帝看来,富察皇后崩逝后,即使身边还有众多的嫔妃,可是在他眼里也像是一切都是空无一般。由此大可见嫡妻富察氏在乾隆皇帝心目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和分量。哪怕多年后深受乾隆皇帝宠爱的孝仪纯皇后怕也是无法取代富察皇后的地位的。

富察氏作为乾隆皇帝的嫡妻,母仪天下的皇后,也确实是恭俭持家,把后宫的诸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她厉行节俭,一改嫔妃华丽珠玉的饰品,改用通草绒花。更是不忘先祖创业的艰难,效仿先祖遗制。(“后恭俭,平居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岁时以鹿羔沴毧制为荷包进上,仿先世关外遗制,示不忘本也。”《清史稿》)

然而,上天似乎并不眷顾这位皇后,在痛失皇长子永琏的悲痛在心中一直无法抹去之时。皇七子永琮又在乾隆十二年十二月除夕之夜,因天花而薨逝。(“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以痘殇,方二岁。”《清史稿》)这对于富察皇后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也正是因为皇七子的薨逝,富察氏哀伤成疾。在乾隆十三年三月初四日富察皇后随驾东巡至济南时,偶感寒疾。三月初八日回銮。然而,三月十一日行至山东德州舟次时,富察皇后便崩逝了,时年三十七岁。(“十三年,从上东巡,还跸,三月乙未,后崩于德州舟次,年三十七。”《清史稿》)皇后梓宫初置长春宫,于三月二十五日移景山观德殿,十月七日送至静安庄。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二十七日葬入胜水峪裕陵地宫。其谥号经嘉庆、道光两朝加累加全谥“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二十七日奉安胜水峪裕陵地宫。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清史稿》至此之后,乾隆皇帝便开始了他对富察氏漫长的怀念与无尽的悲伤。

在乾隆皇帝一生中数以万计的诗作当中,他为富察皇后所做的上百首诗歌皆是最见真情的佳作。从富察皇后崩逝,乾隆皇帝所作的第一首《戊辰大行皇后挽诗》:“恩情廿二载,内治十三年。忽作春风梦,偏于旅岸边。圣慈深忆孝,宫壶尽钦贤。 忍诵关睢什,朱琴已断弦。夏日冬之夜,归于纵有期。半生成永诀,一见定何时? 棉服惊空设,兰帷此尚垂。 回思想对坐,忍泪惜娇儿。 愁喜惟予共,寒暄无刻忘。绝伦轶巾帼,遗泽感嫔嫱。一女悲何恃,双男痛早亡。 不堪重忆旧,掷笔黯神伤!”一诗中,乾隆皇帝将他和富察氏二十二年的夫妻生活感情之深表达得令人动容,到嘉庆元年三月初九日,已经86岁的太上皇乾隆带着新即位的嘉庆皇帝到富察氏的陵前祭奠时,写下了:“吉地临旋跸,种松茂入云。暮春中浣忆,四十八年分。”的诗句。在“四十八年分”句下,乾隆又注释:“孝贤皇后于戊辰大故,偕老愿虚,不堪追忆!”,此时,富察氏已经崩逝了48年,近半个世纪。然而乾隆皇帝对她的思念却一刻也未曾停止,这一份感情,延续到了乾隆皇帝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乾隆皇帝众多悼念富察皇后的诗作当中,富察皇后丧满百日时写的一篇《述悲赋》,句句含情,字字珠泪,感人肺腑,深情款款,刻骨铭心。被郑重地载入了《清史稿》中。这篇赋中。乾隆流露出丧妻后内心的苦闷孤独、对人生的幻灭、对未来无望的心境,仿佛已经走到人生尽头。这于一位皇帝而言实属不易,作为泱泱大国的最高权力拥有者,喜怒无常是他们的通病,纵观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清宫中废后、降位、失宠的事也不乏其例,然而,对于一位已经崩逝近半个世纪的皇后来说,还能让乾隆皇帝念念不忘,可见富察皇后在乾隆皇帝心中的位置到底有多重要。

因此,我们说富察皇后短暂的一生是不幸的,两度痛失爱子,给她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打击。然而,富察皇后又是幸运的,在那个天子之情不易得,皇家真情难永著的年代,她却做到了让乾隆皇帝对她一生赋予真情,即使斯人已逝,然音容犹在。最后,用《述悲赋》里面的几句话结束这篇文章:“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孰予随?入淑房兮阒寂,披凤幄兮空垂。春风秋月兮尽于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

参考文献:《清史稿》、《御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