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从广东到香港,陈小春的传奇人生

2025-06-22 10:50 来源:网络 点击:

从广东到香港,陈小春的传奇人生

陈小春,广东惠州人,1967年生于惠阳区。童年在家乡度过,十三四岁随家人移居香港。在正式出道前,他做过地盘工、外卖员、洗头工。八十年代中期,通过考入TVB舞蹈艺员训练班,走上演艺道路。

尽管移居香港多年,陈小春对家乡惠州一直怀有深厚情感。与应采儿结婚时,首选回老家摆酒,然后才在香港补办婚礼。他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和宣传,长期担任惠州政协委员。

陈小春曾在采访中表示,从未中断与家乡的联系,几乎每年都回去过年。从年廿六、年廿七住到年初七才回香港。刚开始回家要十小时,现在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家。

6月29日,一段陈小春回老家走访的视频登上热搜。他在视频中指着祖屋说:“这座粉红色的屋是我第一次赚钱后建的,花了几万元。”友人疑问:“又不经常回来住,建来干什么?”陈小春激动反驳:“在自己的祖地不建屋?难道像工厂一样吗?”视频获得数万点赞、评论和数百万流量。

山东网友留言:“我老公村子里没有这样的,都是年轻人在外买房,老人住在前二三十年的房子,甚至住土房子。我老公三兄弟,老大开百万名车,买了房子,二哥在北京,我们稍微差点,家里两老人还是住着以前的房子。真的要是全家都住,连打地铺都没地方。没有一个人说要盖个新房子。”

湖北网友回复:“我们有地,但周围没规划,不会单独弄房子,医疗环境跟不上。回去弄的基本都是当地有规划的。山东我了解一些,有的回去重新盖房,有的老家没人住。”

河南网友感叹:“我发自内心羡慕广东人的家族观念。每逢过年过节、喜庆日都祭祖,从一家人到大家族和和睦睦、团团圆圆。我今年五十多岁,从没见过我们村举办任何民俗活动,宗祠也没有。”

香港网友表示:“真的是这样。我老爸为了清明拜山回去有地方住,专门建了一间屋

他说,每次回去都在阿叔家借住,很不方便,以前盖的屋太旧,有老鼠。现在村民都在近路边的地起新屋,以前旧屋那片已经无人住了。”

广东媳妇透露:“广东人对家乡有特殊执念。我老公早就在东莞定居,现在儿子也毕业了。我想帮儿子买套房,但我老公执意拿积蓄回老家茂名建房。他说,每个广东人都有五个‘身份证’,除了随身携带的,还有祖屋、祖祠、祖坟和家乡话。”

广东网友直言:“不管在外面多么风光,有多少物业,祖屋才是永远的家。以前的人当了官,也会告老还乡。现在虽然时代变了,但乡情刻在中国人基因里。老祖宗留下的土地、传统文化必须传承。”

广东人在传统守护方面做得特别好,传承了勤劳俭朴、谦虚礼貌、务实低调的美德,以及饮食文化、中医文化。唯一遗憾的是,母语传承遇到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