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八卦 > 正文

​陶声依旧公众号(陶声依旧工作室)

2022-11-14 09:48 来源:网络 点击:

陶声依旧公众号(陶声依旧工作室)

我们都了解,陶瓷就是陶器和瓷器,是由黏土、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硬度较高,可塑性较差,必须进行加温才能获得更好的材质,烧至700摄氏度可制成陶器,烧至1230摄氏度可瓷化,瓷器一般不吸水,并且耐高温、耐腐蚀。中国古代就已经将这样的技术掌握了,从历史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陶瓷文化是在“创新”与“保存”两方面来做出发展与传承。

陶声依旧公众号(陶声依旧工作室) 陶声 公众 第1张

陶瓷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内涵与形象,将书法、绘画、诗词、雕刻融合于陶瓷的身面上,给人一种新的视觉冲击。加上景德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继承了前人的制造策略,又将更加创新的内容和形象呈现在陶瓷身面上。陶瓷中承载了中国的文化,作为艺术结合体,它承载着更多的历史作用。

陶声依旧公众号(陶声依旧工作室) 陶声 公众 第2张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国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中国的陶瓷文化经过长时间的洗礼,依然魅力十足,所以我们要有更大的信心将它发展得更好更全面,把握住更好的文化传承手段,使其能够在国际化的市场中,大放光彩。

陶声依旧公众号(陶声依旧工作室) 陶声 公众 第3张

仰韶文化到二里头文化,从汉朝到唐朝,黄河河南段的陶瓷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应深入挖掘在数千年历史中逐步凝练、升华的中国陶瓷文化内涵,大力推动河南陶瓷走出去,讲好“陶瓷源中国窑”的故事,促进中国陶瓷之源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符号和载体。

陶声依旧公众号(陶声依旧工作室) 陶声 公众 第4张

陶声依旧公众号(陶声依旧工作室) 陶声 公众 第5张

“薄如纸、亮如漆、声如磬”、“东方艺术的精华”、“千姿百态,形神兼备”,这些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的代名词。揉泥、拉胚、修胚、上釉、装窑,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把关。泥与水的有机结合,人与泥的完美配合使得一件件陶瓷栩栩如生。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陶瓷的制作中来,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陶”声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