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给刀郎新专辑打93分:扣掉的7分才是内娱最残酷的真相
汪峰给刀郎新专辑打93分:扣掉的7分才是内娱最残酷的真相
“今天我来聊聊刀郎的新专辑《山歌寥哉》。”
听到这个开场白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视频不简单,画面里的不是别人,正是最近被刀郎热度烧得通红通红的汪峰老师。
是的,对于和刀郎的事儿,峰哥他正面回应了,视频长达22分钟,应该说诚意满满。
但是广大观众朋友们看完后却表示一头雾水。
那么汪峰老师到底说了啥?以及他为何不痛快地道个歉或哪怕强势地反驳下呢?今天咱们来详细掰扯掰扯,这里面,其实藏着歌坛最深的潜规则。
#01
音乐不是是非?
-
这段回应视频的开头,汪峰老师剪进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任何一种音乐,它不是是非,它不是道德审判”,看起来应是要对这个视频做一个提纲挈领的定调,意思就是咱们应该从更纯粹的视角来看待音乐,来看待刀郎的专辑,不要把目光都集中在我当年说了什么上面。
这个开头就很有武林高手、一代宗师那味儿,天下人你们争什么争,不如握手言和一起读诗词歌赋,看潮起潮落,岂不美哉。
好,汪峰老师这么说,我就相信。
可问题是,汪峰老师自己不信。接下来,他话锋一转,提到最近很多人对自己的风言风语,提到很多人在揶揄自己20年前对刀郎的评价。
对这个事儿,汪峰老师表现出了自己的大度,他说:“作为一个自然的人,只要是没有不尊重,只要是没有侮辱谁,也就是说以尊重为前提的所有想法和言论,我觉得这是一个人的天然的权利……”
又是自然的人,又是天然的权利。
显然汪峰老师对这个事情认知很清晰,逻辑很明了,肯定是深思熟虑过的。
然后汪峰聊到了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朋友,说觉得为什么要让别人要对自己有不好的看法,为什么要让别人来怀疑自己的人格呢?
然后又聊到了网友们写的文章,说网友们呀,不能对一些基本的常识没有了解就妄下定论,他“一如既往地觉得这是非常无聊而且非常滑稽的事情”。
好,看完上面的内容,你有没有觉得有点怪怪的?是的,汪峰老师这一顿输出下来,视频已经接近5分钟,也就是将近4分之一的长度,他还没有进入正题说专辑。
可他开头第一句话,不就说音乐不是是非嘛,怎么一直在讲是非?
这还没完,讲完网友,现在该说说刀郎,对于刀郎本人,汪峰的话也是怪怪的,他先说在自己的记忆里,自己从来没对刀郎有过任何的偏见,也从来没觉得刀郎和其他歌手有高下之分。
然后他又说我20年前说了什么,我(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现在看来重要也不重要。
这就很让人看不懂了,汪峰老师,您是想要否认那句“刀郎现象是中国流行音乐的悲哀”,还是想说这句话其实后果没那么严重?如此重的一个批评,还不算“高低之分”吗?
这又很耐人寻味,都知道刀郎蛰伏这么多年,潜心创作是一方面,被某些主流所排斥也是重要原因,把一个人说成一个领域的“悲哀”,这种话可不是轻飘飘的谩骂,那是要杀人诛心的,汪峰老师在这个网友们最关心的话题上,说实话,不够实诚。首先否认了自己对刀郎造成的伤害,也几乎耍赖一般否认了自己当年的立场。
然后汪峰老师又贴心地说了一下自己喜欢刀郎的原因——
“为什么说喜欢,至少说明刀郎一直潜心在钻研音乐,你取得多大成就是因为方方面面的因素,天时地利人和(那个不在我现在探讨的这个范围),但是尊重是来源于你执着于你的音乐探索,并且一直在进步,这一点上是我欣赏刀郎的。”
咋一听又有点怪怪的,欣赏刀郎就欣赏刀郎嘛为啥还要再强调一下什么“天时地利人和”呢?意思是刀郎的成功跟自己的努力与天分关系不大?总之,这就给人一种,夸也夸得很勉强的感觉。
好了,冗长的开场白结束,接下来汪峰从自己专业的角度解读了刀郎的《山歌寥哉》,说自己最喜欢的其实不是《罗刹海市》而是《花妖》等其他的几首歌曲,并且说到刀郎是把中国风和西洋乐器融合了起来,做得相当成功。这部分内容算是正常,毕竟汪峰老师的专业嘛,没毛病。
但是接下来,重头戏来了,视频的末尾,汪峰老师大手一挥给刀郎的新专辑打了93分的高分!
冷静,冷静,想说汪峰老师,这么一打分前面的铺垫可就都白铺垫了,这又不是《好声音》,咱不用转腚、更不用打分啊。
关键,为什么是93分,不是94分,不是95分,偏偏是93分?这标准是啥?它为什么就能这么准确?是数学老师打分吗?
这么一个“回应视频”从为自己解释开始,到给刀郎打分结束,整个给人的就是一头雾水,看起来像是在表达对刀郎的尊敬,仔细品品又觉得有哪里不对。
这杯“回应”的酒,底味还是一股子“高高在上”,回应网友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大度,说没看不起刀郎是维护自己的形象,最后给刀郎打分一不下心露了马脚。
——评价人家的新专辑,却搞成了一场严厉的数学老师给学生打分的幽默剧,不问你有没有资格给人打分,关键这93分打得实在是太过于世故圆滑,一方面让自己看起来特专业且精确,一方面又好像也算给了高分,所以不算贬低刀郎,最后又通过扣掉的7分,表现自己不是怕了网友而故意表现大度,又好像在说,“音乐,我比你们任何人都专业”。
这么多年过去,汪峰老师内心里的傲气,以及骨子里那点过于机巧的世故,是真的一点没变。
很多人说他的回应“高明”,但我想说,恰是他的这份“高明”,让他看着不像个洒脱的艺术家,而把世故圆滑写在了脸上,跟一脸木讷且从不做过多回应的刀郎相比,更是天地之别。
#02
半壁江山
-
聊到汪峰老师这个傲气,咱就不得不提到他工作室发过的那篇雄文——《如果没有汪峰,大陆乐坛尽失半壁江山》。
从那之后,汪峰老师“汪半壁”的名号就叫响了起来。
其实你说汪峰老师对内地摇滚乐的传播是不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这篇“雄文”里头已经很直白地说“2014年大陆歌手个唱票房达4亿元,47%增量由汪峰带动”,10年前汪峰老师在拉动演唱会票房的这一块就居功至伟。
之后继续罗列数据:“2014年,汪峰演唱会票房高达1.39亿元,在个唱歌手中排名第二,是近年来大陆歌手取得的最好成绩。”
代表作不用讲了,《怒放的生命》《春天里》《飞得更高》,耳熟能详的太多了。实际上,他有很多歌,传唱度可能没有前面几首那么高,但也是很多人喜欢的,比如《硬币》、《存在》和《在雨中》等。
总之汪峰的专业实力是非常强的,所获得的票房也是非常高的。
但是在这,咱们引用一下那英老师对刀郎的评价“咱们不能只看销量啊”。其实准确来讲,汪峰对于大陆乐坛的最大意义还不在作品,而在于他把摇滚乐和流行音乐做了结合。
像《飞得更高》《怒放的生命》这样的歌,与其说它们是摇滚歌曲不如说它们是“励志歌曲”(流行音乐里的一个门类),是一些带着丰富摇滚元素的励志歌曲。
汪峰用这些作品,撬动了广大观众的审美,用不断的“飞得更高”斩获下了海量的粉丝。
很多人听摇滚,听得最多的就是汪峰的作品,提到摇滚,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汪峰,就连谈到“摇滚歌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很多人首先对标的还是汪峰。(黑夹克,大皮裤,银链子,嘶吼的高音,爆炸的发型)
● 《笑着哭》专辑封面
是汪峰老师让摇滚乐这个偏小众的音乐类型实现了最打程度的“出圈”,这是汪峰老师对于摇滚乐、对于“大陆乐坛”最大的意义。
然而,很多所谓摇滚圈的老师却认为,汪峰的这种“成功”和“出圈”,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以背离真正的摇滚乐的初衷为代价的。
那些自诩为正统的摇滚人士认为,摇滚要锋利,叛逆,敢于呐喊和抨击,这些才是摇滚乐的内核,摇滚乐的灵魂不是重鼓点,不是聒噪的贝斯,而是它得像一把手术刀一样锋利且刺眼。典型的例子,比如窦唯的《高级动物》——
“欢乐,痛苦,战争,平安
辉煌,暗淡,得意,伤感
怀恨,报复,专横,责难
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
● 《黑梦》专辑封面
何勇的《钟鼓楼》——
“钟鼓楼吸着那尘烟
任你们画着他的脸
你的声音我听不见
现在太吵太乱
你已经看了这么长的时间你怎么还不发言
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
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你不明白会被淘汰
该来就来顺其自然
面子抛开一起摇摆
活在电子时代你们别大惊小怪
撒旦有人崇拜你们别大惊小怪”
● 《垃圾场-麒麟日记》专辑封面
所以在摇滚老炮看来,摇滚的底色应该多少带点不羁,汪峰老师早期的作品像《晚安北京》其实更贴近摇滚那味儿。
据说当年的故事是这样的,作为鲍家街43号乐队主唱的汪峰,因为乐队奋斗无果挣不到钱,一度交不了房租还没钱吃饭,心灰意冷之下宣布签约华纳唱片,我们耳熟能详的《飞得更高》《花火》《怒放的生命》这些作品全部是汪峰单飞之后的作品。
● 《鲍家街43号》同名专辑
这些歌曲在我们听来固然悦耳,但一众摇滚老炮听到后却个个如芒刺背,纷纷表达自己的不满和不屑。
说实话,当年,针对汪峰的那些批评的难听程度,不比一众自诩“高雅”的人士对刀郎的批评。
这些人认为,他将励志歌曲用摇滚的元素进行包装,看起来像模像样热热闹闹,可实际上却已经把摇滚最重要的内核给抛弃了,远看是金属近看原来是塑料外头镀了一层铬。
这种做法在正统的摇滚音乐人们眼里是非常不能容忍的。所以汪峰在真正的摇滚圈被叫得最响的外号不是“半壁江山”而是“摇滚叛徒”。
套用一下汪峰老师对刀郎的评价,当年那些摇滚老炮们对汪峰的评价完全可以总结为“汪峰现象是中国摇滚乐的悲哀”。
但是作为一个普通歌迷角度来看,他这种创新性的做法可不可取呢?
要我说,没有任何问题,因为艺术随心,更没有人规定说不能这样处理。而且汪峰巨大的成功和传播度,也已经证明了他这条路是非常适合他的。
所以说起来,其实汪峰当年就像摇滚圈的刀郎,一样备受排挤了很多年。只是令人想不通的是,他与刀郎,同为“天涯沦落”人,但为何他当年还是那么刻薄地对待刀郎呢?
实际上,因为刀郎和汪峰相似的音乐历程,我一直认为,汪峰老师是最应该给予刀郎足够宽容的。可大家如果翻阅当年他对刀郎的评价就会知道,这么多对刀郎的近乎职场霸凌的评论中,汪峰是最狠的一个。
这点,我相信是我,也是很多普通歌迷,很难理解的一点。
#03
打脸“主流”
-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大家这么支持刀郎?
我觉得,一方面是他的作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的成功狠狠地打了某些“主流”们的脸。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主流”这个词变得那么地令人反感,很多反主流的人反倒赢得了最多掌声和欢呼,像刀郎、像郭德纲。
原因是什么呢?
一个是,主流们总是喜欢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批评、指责他人,动不动还给人打个分评个级,无形之中就把自己置于了“导师”的位置,显得高人一等,非常令人反感。
另外,某些主流出于对自己地位的维护,也会在明里暗里对“挑战者们”实施打压,看看郭德纲的前半生就完全能明白这种风气。他们代表着某种权威,更代表着某种压迫,就是想牢牢把控着话语权,把控着审美,把控着评判的标准,这实际上是一种专横和暴力。
我们不喜欢玉皇大帝那副视众生如草芥的姿态,所以更希望悟空能获胜,最好把天宫给搅得天翻地覆,那才痛快。
所以人们支持刀郎,支持郭德纲。
另一个是,很多主流们手里握着大量的资源却不再关心民众们的感受,有些音乐人信誓旦旦说要“提升华语歌曲的审美”,有些相声演员不断强调咱相声就得寓教于乐,凡事儿必须得找出个教育意义。慢慢就变得好为人师且不接地气,观众们的观感体验也极差。
这时候刀郎和郭德纲这样的人横空而出,用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开心、快乐、愉悦,有什么理由不喜欢?
说白了,所谓音乐“主流”,无非就是一小部已经上岸的人耍的专断权力。
汪峰,曾经是“主流”的反叛者。但悲哀的,是这位反叛者,有一天,却也以主流的面孔自居,批评和排斥其他的反叛者。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
其实说到底,关键还是取决于艺术创作者本人的终极追求是什么。如果这位艺术创作者足够纯粹,他玩自己想玩的音乐,不管外界说什么,甚至都不理睬票房高不高,那所谓主流、非主流,对他就没有丝毫影响。
可相反,如果一个艺术创作者,内心不够纯粹,始终想的就是名利那点事,那他凭借反叛出名后,多半也会利用自己手中的名气打压后进者。所谓“屠龙者,最终变成恶龙”,根源就是这个。
刀郎为什么被大众喜欢了那么多年?为什么他的歌曲流量,屡屡创下纪录?我觉得,真不单单是因为他的歌曲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他真就极少介入名利场里的那点蝇营狗苟,内心纯粹如少年。
同理,为什么像汪峰这种同样优秀的创作者,总是免不了给人一种不够敞亮、不够大气的感觉呢?我觉得除了他个人私生活那点八卦外,更重要的是无论他话说得多么模糊太极,也无论那93分打得有多高明,那扣掉的7分,还是令他脸上的那点名利欲显得过于明显了,就像那女明星的粉底,隔着屏幕都好像能扣下来似的。
-
- 看了它,你会更等不及未删减版《正义联盟》
-
2024-06-14 01:15:17
-
- 胡文煊道歉承认与前女友有过孩子 胡文煊出轨时间线
-
2024-06-14 01:13:03
-
- 内娱抽风赛道,挤满爽文大女主
-
2024-06-14 01:10:48
-
- 看了这部《人间世》,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
-
2024-06-14 01:08:34
-
- 王思聪:有钱人的快乐,你根本想象不到
-
2024-06-14 01:06:19
-
- 还在期待她上《歌手》?她已经在接首富私人派对了
-
2024-06-14 01:04:04
-
- 演过母子的两人秘密恋爱了?内娱又一对姐弟恋曝光!
-
2024-06-12 20:31:14
-
- 等了9年的神作,还是翻车了!
-
2024-06-12 20:28:59
-
- 天天被骂…做顿饭就洗白了?
-
2024-06-12 20:26:44
-
- 这香港公主,谁敢骂她强捧之耻?
-
2024-06-12 20:24:30
-
- 贾玲代言Prada、吴昕被爆新恋情…女明星变“白瘦幼”身价暴涨?
-
2024-06-12 20:22:15
-
- 不露肉,就不会演电影了?
-
2024-06-12 20:20:01
-
- 全网抵制,但她又复出了
-
2024-06-12 20:17:46
-
- 美国这场“内战”,到底谁和谁在打?
-
2024-06-12 20:15:32
-
- 直面胡歌高圆圆,沉浸式扫楼是怎样震撼内娱的?
-
2024-06-12 20:13:17
-
- 直面胡歌高圆圆,沉浸式扫楼是怎样震撼内娱的?
-
2024-06-12 20:11:03
-
- TFBOYS写真新图来啦!帅气依旧满分~只是你们三个能不能站近点
-
2024-06-11 22:55:28
-
- 杨丞琳演唱会被怀疑即时修音,本人回应了
-
2024-06-11 22:53:14
-
- 迪丽热巴|百变风情性感写真
-
2024-06-11 22:50:59
-
- Super Junior成员银赫将挑战担任音乐剧导演……
-
2024-06-11 22: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