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沉船简介(34套箱式)
南海一号沉船简介(34套箱式)
上一篇文章,我为大家详细分析了为什么“南海一号”沉船的“整体发掘、异地保护”工作是世界范围内水下考古领域沉船保护工作最高水平。主要从顶层设计理念,“套箱式”整体打捞方法及后期室内精细发掘、保护和展示相结合这三方面为大家逐条分析。
这一篇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南海一号”沉船整体打捞工作中,围绕“套箱式”整体提取南海一号沉船的三大工作难点,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为什么中国水下考古的“南海一号”沉船保护工作这一重大项目处于的世界最高水平。
2007年12月22日上午,全中国,全世界的媒体都将目光聚焦在了广东阳江东平镇对开海域。10点钟,海上钢铁力士“华天龙”巨大的吊臂高举着,举世瞩目的“南海一号”宋代古沉船正被钢缆和水下气囊共同牵引着,从昏暗无际的800年前的海底,逐渐上升穿越到了21世纪全世界的目光前。
那么,这一看似简单的海上起吊,这背后中国水下考古团队们又在之前克服了哪些重大困难呢?我来跟大家分析一下这其中的三大困难在哪里:
我为大家讲解的第一个水下整体打捞困难是:“套箱式”提取“南海一号”沉船尺寸的确定和海底精确定位难题。
大家可以脑补想象一下,“南海一号”沉船所在海域水质情况非常差,绝大多数时间海底是什么也看不清的,水下考古队员在海底工作时基本上跟个盲人摸象差不太多。那么,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水下探摸和水面物探相互结合和相互印证的方法,确定好沉船的最终尺寸、方向以及沉没状态,为“整体打捞”沉箱的制作提供精确考古数据,从而才能做出来安全,合理地最小沉箱尺寸,来保证可以完整装下“南海一号”沉船。
单单做好一个最佳合适尺寸的沉箱还是远远不够的,大家再脑补一下,大海的海面波浪翻涌暗流涌动,它是不停地运动的,海底又没有能见度,如何控制沉箱准确罩住24米深的海底沉船,就成了这次“南海一号”沉船整体打捞面临的第一个巨大的困难。
还好,我们找到了一个方法行之有效的设备和方法,解决了定位问题。我们在“南海一号”沉船安装了水下定位系统——定位信标。这种定位信标的安放是在水下考古队员对沉船有着清晰地了解之下,精确安装到位,引导沉井箱体顺利准确落入正确位置。从而将整个“南海一号”沉船完全套入沉箱内部。
我为大家讲解的第二个水下整体打捞困难是:如何使沉井箱体向下静压到达预定深度且不能超过压碎沉船。
“南海一号”沉船整体打捞工作设计时考虑到对沉井的安放后,使用静压的手段,将沉井箱体下降到位,并且不能碰到“南海一号”沉船上部,因为一旦触碰,必然会导致沉船和货物受到巨大的压力而碎裂。我觉得这种上压重物的静压手段是当前情况下可以选择的最佳方案。
我们在选用静压方式的时候,还需要使用水下深度仪对沉箱下沉位置进行监控,以确保“南海一号”沉船安全。在做预计算的时候,当静压力达到1.3万千牛左右时就应该把沉井下降到设计深度11-12米区域。但是,由于海底泥对沉井的吸附作用产生的巨大摩擦力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于是,当时别无选择,水下考古队和施工队只能增加压力,加放水泥沉块,后来又提前调入“南天龙”号采用大口径抽泥设备,对沉箱两侧对应抽泥,用来减小淤泥对沉箱的摩擦力。最终使沉箱正确落入并下沉到设计深度。整个过程从5月17日开始到7月24日结束,是惊心动魄的两个多月。
我觉得这静压沉箱到达设计深度的工作是整个“南海一号”沉船整体打捞工作的第二大困难阶段。
我为大家讲解的第三个水下整体打捞困难是:横穿底梁,整体提升
作为水下考古队员,我的观点认为“南海一号”沉船整体打捞过程中的三个重点困难中,横穿底梁这项工作是这其中最为艰巨的任务。危险性高、水下操作复杂。
因为跟前两项相比较,我觉得第一项定位工作,是在水下考古队员经过几年的时间已经完全摸清楚“南海一号”沉船详细尺寸,具体位置,各处转角。只要将水下信标放在预设位置,就能够引导沉箱正确定位。
而第二项静压沉箱到达指定深度,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基本上都是机械吊装水泥持续施加压力,水下潜水员只需要观测是否静压深度到位。只是在最后,沉箱始终还差一步到位的情况下,提前开始清理沉箱两侧的淤泥,减小淤泥对沉箱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沉箱静压下沉到位。
但是面对横穿底梁的工作时,需要潜水员在海底将近三十米深度,在极其有限的能见度下先安装架设好底部横梁,并操作牵引机器引导底部横梁横穿沉箱的工作,并且需要时刻校准。横穿沉箱内海底淤泥的过程中就会受到巨大的阻力。
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在横穿第一根底梁的时候,就由于阻力太大,导致底梁弯曲,只得后退抽出来,准备实施预案。水下施工人员在底梁的头部安装上高压水枪,一边使用高压水枪喷射淤泥,一边横穿箱体,这样才最终完成底梁的横穿工作。
由此可见,横穿底梁这一步工作是“南海一号”沉船整体发掘工作中,最为消耗人力,风险最大,难度最大的关键工作。属于重中之重!
自2007年8月23日至11月13日,经过工程技术人员和潜水员的合力苦战,历时83天的横穿底梁工作终于全部完成了,这风险最大,最重要,最困难第三道难关终于攻破了。
在完成了剩下的保护泥板闭合沉箱底部的工作后,2007年12月22日上午,10点钟,华天龙惊天一吊,开启了“南海一号”宋代沉船历时800余年的回家之路……
,
-
- 精品卫浴品牌设计推荐(初创时尚卫浴品牌)
-
2023-08-21 06:06:38
-
- 大头怪婴真实事件(恐怖热线之大头怪婴)
-
2023-08-21 06:04:16
-
- 勇士队利文斯顿励志 从天才高中生到断腿重生
-
2023-08-21 06:01:53
-
- 琴棋书画一样都不会(新时代琴棋书画)
-
2023-08-21 05:59:30
-
- 4色经典配色方案(一个较冷门的配色技巧)
-
2023-08-21 05:57:08
-
- 饥荒实用mod排行(饥荒实用及有趣的精品MOD汇总)
-
2023-08-21 05:54:45
-
- 神十四乘组将在夜间返回了吗(神十四乘组太空出差)
-
2023-08-21 05:52:22
-
-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模型(迈克尔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
-
2023-08-21 05:50:00
-
- 刘真因为二胎病倒吗(刘真追思会第一天)
-
2023-08-21 05:47:37
-
- 近几年退出德云社的演员(退出德云社的4位)
-
2023-08-21 05:45:15
-
- led灯珠的连接方式(LED灯珠常用的连接方式优缺点分析)
-
2023-08-21 05:42:52
-
- 孙膑简介(孙膑和庞涓的故事)
-
2023-08-21 05:40:29
-
- 管控区刚解封到底可不可以上班(今天凌晨开始执行)
-
2023-08-21 05:38:07
-
- 石破天到底有多强(石破天实力近乎修仙)
-
2023-08-21 05:35:44
-
- 任长霞死于几几年 任长霞40岁因公牺牲
-
2023-08-21 05:33:22
-
- 博山话母亲怎么称呼(胶州人亲戚称呼大全)
-
2023-08-21 05:30:59
-
- hanwag登山鞋什么档次(登山鞋界中的优衣库)
-
2023-08-21 05:28:37
-
- 马口罐印刷(关于马口铁罐的印刷以及制作工艺知识)
-
2023-08-21 05:26:14
-
- 观音山上观山水前十名下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
2023-08-21 05:23:51
-
- dnf所有材料都有什么用处(DNF古老的材料你还记得吗)
-
2023-08-21 05: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