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生活 > 正文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2000-2020三伏时间?

2023-09-02 00:42 来源:网络 点击: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2000-2020三伏时间?

2000-2020三伏时间

2020年三伏天共计40天,具体时间如下:

2020年初伏:7月16日-7月25日

2020年中伏:7月26日-8月14日

2020年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2000-2020三伏时间

2020年立秋8月7日!可二伏到8月14日,秋后一伏怎么说

没错,老话说”秋后有一伏”。

可是,你觉得今年2020年立秋在8月7日,二伏(中伏)要到8月14日才结束,三伏(末伏)是从8月15日开始到8月24日结束。所以感觉立秋后不止有一伏10天,而是从8月7日到8月24日算,长达18天呢。

是不是感觉这“秋后有一伏”的说法不对了?

<1>

秋后有一伏的说法,意思是立秋节气之后〈包括立秋节气当日〉见庚〈日〉边进入一年中的第三伏(也称末伏)了。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2000-2020三伏时间?图2

<2>

庚日是指啥?和入伏天有什么关系?

“庚”是十大天干之一。我国劳动人民传统上以干支纪法来论年、月、日和时辰。干支就是10个天干和12地支。天干地支搭配,就有了60个组合。周而复始,轮番记就可以了,就像今年的年份就是“庚子”年。

日的纪法也是由天干地支搭配,每天都有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成。

民间有“夏至三庚入头伏,立秋见庚入末伏”的说法。就是把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从24节气中提炼出来,又联系起来。意思就是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头伏期,头伏期10天。而要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进入末伏,末伏时长10天。头伏和末伏之间的这段时间就是中伏,中伏在有的年份为10天,有的年份则是20天。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2000-2020三伏时间?图3

<3>

今年的立秋节气正好在中伏第三天,民间叫“伏包秋”,就是伏天像一个包袱一样,把立秋包在了中间。

如果在有的年份,立秋节气正好在一个庚日,就是末伏第一天了,这就叫“秋包伏”。意思就是末伏天包在了这个漫长的秋天这个包袱中了!

但无论什么年份,立秋节气都不可能在末伏之后,必定是在中伏期内或者末伏第一天。所以秋后有一伏的说法就是对的。

秋后有一伏,强调的也就是这个意思。一伏它不是指具体的10天数,而是专指这个末伏的存在。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2000-2020三伏时间?图4

<4>

民间把秋后的这一伏称为秋老虎,感觉中午会非常的热,甚至于超过了头伏和中伏。

而民间还有“伏包秋,冷飕飕。秋包伏,热得哭。”的说法。

今年立秋日子在8月7日,在中伏。明显就是伏包秋,今年秋天就应该是冷飕飕的感觉了!求老虎就可能没那么厉害啦。

而且我们感觉今年夏天所有的日子都是这样的,早晚凉,中午才很热。特别是前天大北京下一场“六月雪〈专家称为霰〉”,大家就更有这种凉凉的感觉了。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2000-2020三伏时间?图5

2020中伏时间

2020年中伏时间:7月26日~8月14日,共20天。

每年入伏的时间并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尽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比较麻烦。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2020年入伏青岛温度

2020年7月16日是青岛入伏的第一天,温度白天平均29℃,夜间平均24℃

2020几时立伏

2020年7月16日入伏,星期四,农历五月廿六。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21年哪天立秋

2021年立秋具体时间是公历8月7日下午两点五十三分四十八秒(星期六),而农历为辛丑年六月二十九,今日距离立秋当天正好还有十天。其实每年立秋时间都差不多都在公历8月7日-9日交节,像2020年立秋日也是8月7日和今年一样。

2021立秋开始时间

2021年8月7日,14:53:48

需要注意的是,过了8月23日立秋结束时间,就代表已经进入了秋天了。但立秋并不意味着天气会凉快起来,根据2021的三伏时间表来看,8月7日孩处于中伏阶段,这也意味着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