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影视 > 正文

​《月亮与六便士》中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23-12-09 01:30 来源:网络 点击:

《月亮与六便士》中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月亮与六便士》的作者是英国毛姆(1874-1965)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我想最经典的还是要属这部小说了。

《月亮与六便士》中有句经典的句子是:“满地的六便士,而我只看到了月亮。”地上都是六便士,为何只看到了天上的月亮?月亮给人的一般印象是温柔、朦胧、美丽,但它也有雄浑、苍凉、悲壮的一面。

小说中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是怎样的一个人?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他的故事吧!

查里斯·斯特里克兰德原本是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了绘画。他弃家出,到巴黎去追寻绘画的理想。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了文明世界,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了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同时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造出一副又一副的惊世杰作。

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原本就是一个更喜欢独自一人生活,他的性格怪诞、执着、笨拙;不满足于社会按部就班的现状,他需要打破一切束缚。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太太是一个好客的太太,她经常会邀请一些作家,社会地位和声望很高的人到家里做客也许是查里斯·斯特里克兰德与之格格不入,以致夫妻双方失去了直接地交流,查里斯·斯特里克兰德从小就喜欢画画;小时候的梦想激起了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去追寻自己的理想。

查里斯·斯特里克兰德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十分多的困难,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施特略夫在帮他;然而他却背叛了施特略夫,他破坏了一个美满的家庭,我开始对他怀恨在心。

在我刚开始读《月亮与六便士》的时候,我对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一直都是不满意的态度,因为在前面,他已经毁坏了两个家庭以致于我对他大失所望。他的态度很傲慢,对他人的评价毫不在意,许多人对他很不理解以致人们便开始唾弃他了。有人称赞他是个天才,有人说他是抛弃子女的畜生,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

后来我发现,看到最后,令人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结果。渐渐你对查理斯·斯特里克兰的态度在慢慢的改变。我常常感觉得到,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骨子里也是个有血性的人。

他是一个灵魂被升华到了超脱一切的人,他努力追寻梦想的精神不断扩大、深化。这是让我感动的地方。什么都已经禁锢不了他了。说说他不好的地方吧!

从道德上来说,他更显得冷漠,残忍,自私,没有责任心。他不在意任何外界的看他只注重表达这一个过程,他认认真真地投入到自己的画作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一面,将自己想表达什么都一一记录下来,但是表达结束之后他便对创作出的东西不再感兴趣,以至于生命最后完成的伟大画作都付之一炬。他不在意生活的环境,即使是那么的穷困潦倒,也不会去求其他人的帮忙。他拒绝与外界有联系,喜欢独自一人,内心平静。这些都是普通人都无法做到的。在我们去追寻自己的梦想的时候,我们应该从他的这种精神上出发,借助这种精神,可以为我们追梦的道路铺好一条畅通道路。

不说他的道德,我对这个人物是非常感兴趣的。四十岁之前,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要去追寻什么东西,过着平平凡凡的日子;可是四十岁以后,他居然抛弃拥有的一切去异国他乡学画、作画。不做画他恐怕真的做不到。这也是让我十分感动的一面,梦想就是要大胆地去尝试,他没有因为年龄大了就不去学,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我们终生都在学习。他没有因为生活上的种种困难而击垮。

查里斯·斯特里克兰德的追梦之路,实在令人气愤不满,但是又让人赞扬。可以想象他到底爱画画到了什么地步。一个人只有对某种东西的追求到达了令人发狂的状态才会如此不顾一切。毛姆借用小说中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的故事,其实是反映当时社会按部就班的现状,其目的在于告诉人们追逐梦想,没有年龄的界限;可以有梦想,我们都可以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我们要敢于去追逐梦想。书的最后有一句话,“上帝的磨盘转动得很慢,却磨得很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查里斯·斯特里克兰德虽穷苦一生,世人对他的都评价不一,但都不重要,就要他这种精神。故事最后他客死他乡,得到了他应有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