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影视 > 正文

​吴祖光抽屉里压了18年的剧本,京剧《三打陶三春》已演出400余场

2024-10-24 09:01 来源:网络 点击:

吴祖光抽屉里压了18年的剧本,京剧《三打陶三春》已演出400余场

编者的话:本文作者是戏曲剧作家张永和先生,他委托本人在此发布这篇文章。本文原题为“别具一格的《三打陶三春》”。

1979年,在北京的京剧舞台上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新编京剧历史故事剧《三打陶三春》。人们多少年没有看到穿着明代服饰的“行头”,勾画着花红柳绿脸谱的传统京剧骨子老戏了,更何况是新编传统戏。一时观众趋之若鹜,剧场爆棚,掌声、喝彩声及哄笑声,不绝于耳。

此剧为剧作家吴祖光先生创作的新编历史京剧。但并非新作,而是在1961年,吴先生供职于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任编剧所创作,但并没有付之排练及演出。此剧本在抽屉中已经放了一十八载,没有想到还有能上舞台与观众见面的一天。

那么,这个“三打”是谁打谁呢?

五代时候,有个会武艺的莽汉郑恩郑子明,与拜兄赵匡胤行至山西蒲城,口渴偷食陶三春之瓜,陶与之打斗,郑不敌。后赵匡胤做媒,并得到陶父俯允,化干戈为玉帛,陶三春与郑子明订婚。这是戏前面的事件。戏开始时,郑子明的拜把子大哥柴荣已经做了大周的皇帝,他让二弟赵匡胤为三弟、现在已是北平王的郑子明迎娶陶三春做王妃。郑子明爱陶三春,但又心怵三春,怕制不住她,心情惴惴。钦差来到蒲城接王妃,陶三春不戴凤冠不穿霞帔不坐八抬大轿,只和弟弟陶虎,带着一对银锤,骑着一头小毛驴赶往京城。行至都城城外十里堡,朝中大将高怀德奉赵、郑之命,乔装成红胡子响马,要陶三春做他的压寨夫人。陶三春怒气冲天,一番恶斗,陶三春战胜了“响马”。高怀德为自保,无奈道出实情。陶三春更加怒火中烧,闯入金殿找郑恩算账。郑恩吓得躲藏起来。柴荣见陶三春无法无天,忙命御林军将她拿下。不想众军士也被她打得落花流水,柴荣只好让赵匡胤赶紧给郑恩完婚。

郑恩忙问高怀德十里堡战况如何?高假说用无箭头的雕翎箭将陶三春射下坐骑。郑恩以为终于煞了三春的威风,便答应完婚。在洞房中,又要摆足丈夫王爷的架子,要三春为他打茶,三春不予理睬。这时郑恩又发现桌上放着卖油梆子,以为妻子要羞辱于他,并要取家法惩治三春。三春火冒三丈,立即与郑恩动起手来,三下五除二,就将郑恩打到。郑恩忙跑出洞房呼唤请来的帮手高怀德,哪料高已跑走,此时,柴荣、赵匡胤赶来劝架。三春当众立卖油梆子为家法,以示永不忘本。郑恩跪地赔罪,夫妻言归于好。柴荣封陶三春为一品勇猛夫人。

看这个剧情介绍就知道是非常好玩好看的一出故事剧。是剧作家吴祖光先生的原创吗?这倒不是。传统京剧有《打瓜园》《打桃园》,还有《三打陶三春》。为当年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瑶卿的剧本,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演过。当然两个剧本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传统戏是根据章回小说《飞龙传》和《风云会》传奇,还有昆曲《英雄台》改编的。但若考之史传,戏中的两个主角:郑恩郑子明和陶三春《宋史》无传。主要配角柴荣、赵匡胤、高怀德等则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说明这完全是一个虚构的艺术作品。是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出来的。

京剧《三打陶三春》有极佳的演出业绩,1979年问世以后,到今天已演出400多场,为新编历史京剧之最。并于1983年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戏曲电影片。1985年、1988年,这新编京剧又破天荒地走出国门。恩师祖光先生以68岁高龄随北京京剧院四团出访英国参加伦敦艺术节。后剧团又出访澳大利亚,两次国外演出均获得国外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甚至被国际友人誉为中国的《驯悍记》。接着,从首演再到经过31年,即2010年,文化部举办优秀保留剧目评奖活动,京剧《三打陶三春》在2000多个参评剧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仅有的两个大奖中的一个。近几年,北京京剧院青年团优秀青年演员王怡、窦晓璇、王晓丽等人又不断将《三打陶三春》恢复上演推上舞台。去年该剧一举成名的陶三春首演者王玉珍又将该剧传承给了黑龙江省京剧院,由中国戏曲学院青研班研究生张欢扮演陶三春,又获得好评。

为什么这出新编京剧获如此殊荣?这是个机趣幽默、通俗易懂的喜剧。全剧情节迭宕,悬念丛生,引人入胜。几个主要人物,个个性格鲜明,颇具个性。陶三春出身瓜农,但不卑不亢,刚中寓柔,通情达理,自尊自强,虽然眼睛里不揉沙子,典型的女汉子,但又颇有心计。尽管武艺高强,打遍天下无敌手,却又是性情中人。男一号郑恩郑子明,性如烈火,办事莽撞,性格憨直,却又非常疼爱妻子,唯恐被高怀德箭伤身躯,是一个比莽张飞还莽的好汉。至于其他人如赵匡胤,那是个运筹帷幄、足智多谋、一言兴邦、一言丧利的诸葛亮式的人物;而柴荣,精通帝王之术,通晓摆布之功!用陶三春无人能敌之力挟持桀骜不驯的黑郑恩,也是个刘玄德式人物。几个主要人物的各有特色,便也各具有魅力,戏便搭起了一座赏心悦目的宫殿,供观众入内欣赏。

戏有了这么讨巧的内容,再来说该剧的艺术呈现。陶三春这个人物,是要由花衫、武旦、刀马旦几个行当的程式集中起来,才能刻画得出色行当。戏里安排了不少唱段,没有嗓子不行!有许多需要表演动心眼的身段,没有花旦的底子不行。特别是其中武打的场面很多,陶三春手中擎着一对银锤,锤头、锤杆,一头重一头轻,很不好开打,特别是还要锤“出手”,在空中抛来抛去,重心很不容易掌握,如果没有武旦的“出手”功,刀花旦的玲珑婀娜身段,是演不好这个人物的。三十多年中,无论是王玉珍,还是后面的几位青年演员,都咬住牙苦练基本功,最后都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人物的塑造。

郑恩的成功塑造也非常不易。因为要出色地完成这个任务,演员必须既有架子花脸的粗犷大气的磅礴工架,还得有武净的翻跌摔扑的能耐,才能得心应手,演好这个有点小聪明的莽汉。当年罗长德扮演的这个郑恩,便是既有文又有武,分寸、节奏拿捏得十分准确的演员,演活了这个直肠子的北平王。

别开生面的净角戏《牧虎关》

这个戏还有一个最让人感到高端的地方,便是剧作家吴祖光先生对此剧之主题的深刻开掘。过去的传统戏,主题仅仅停留在不能轻视妇女,现实中也会出现像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似的巾帼英雄,能把所有的男性打个落花流水,也就是不可忽视如陶三春这样妇女的力量。但在吴先生编的《三打陶三春》中,陶三春不懂什么叫“三纲五常”,也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专制主义。她打上金銮殿,把皇帝、王爷、元帅、御林军等等,一概不放在眼中,一对亮银锤,把个金銮殿上帝王将相,都吓跑了!就是对至高无上的皇权多么犀利的讽刺!再有在洞房中,新娘子应该谨遵为妇之道,应该严格遵循妇人的“三从四德”,即按当下的情况,要“出嫁从夫”,一切都得听从丈夫的,要言听计从。但这个陶三春却要在新婚之夜,教训不听话耍大牌的丈夫,一顿暴揍!尤其可笑的,是拳头打还不解气还要用卖油的梆子打,打服了还不算,还要把油梆子作为丈夫不听话就以此敲打的家法,真是构思奇巧,把个封建礼法奚落得一钱不值,毫无尊严。强烈的人民性,贯穿全局始终,成为该剧与众不同的巨大亮点。深刻的思想性和现实意义及时代精神,成为点燃近几十年来新编历史故事剧之殿堂的一盏明灯!

高马得绘、吴祖光题《陶三春三打图》

《三打陶三春》在艺术上还有一个崭新的特点,即绝妙的喜剧语言的运用。祖光先生既写戏曲剧本,更写话剧剧本,所以他运用语言的功力是高之又高的。他在这出喜剧中,把一些鲜活隽永、令人喷饭的大众化、生活化、通化的白描语言,按照人物性格,巧妙地嵌入其中。例如主角陶三春,根据她的爱憎分明,艺高人胆大的特点,便能够说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这样世俗的语言。在唱词中,便出现那样生动活泼的语言:“一世夫妻只为瓜”,“千里有缘来打架”,“看瓜女巧配卖油郎”等等。特别是戏到结尾,赵匡胤提醒柴荣,不要在洞房多待了,说道:“洞房花烛,一刻千金”。柴荣也知趣地说道:“摆驾回宫”!众人齐道:送万岁,万万岁!这时,陶三春适时地来了一句:“万岁,明儿见!”柴荣也回了一句:“明儿见!”俏皮的对话,引起观众捧腹大笑,为这出喜剧平添了一个令众人忍俊不禁的大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