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社会 > 正文

​“618”取消预售,买东西得靠抢吗?

2024-05-21 02:10 来源:网络 点击:

“618”取消预售,买东西得靠抢吗?

中新经纬 5 月 20 日电  ( 林琬斯 ) 今年 "618",天猫、京东、快手等电商平台纷纷官宣预售制 " 下线 "。现货开卖,有消费者感慨:" 大促回到最初的状态,买东西是不是得靠抢了?"

多个平台现货开卖

取消预售制后,天猫 "618" 宣布 5 月 20 日晚上 8 点将现货开卖。

据了解,今年天猫 "618" 共有两波现货售卖期,第一波自 5 月 20 日晚 8 点开始,第二波自 5 月 31 日晚 8 点开始。

继去年 " 双 11" 后,今年 "618",京东同样取消预售,玩法是在 5 月 31 日晚 8 点直接现货开卖,还将同步推出百亿补贴日活动。

其他电商平台也将取消预售作为今年 "618" 的重点宣传。

快手电商 "618" 也取消预售玩法,直接现货开卖,大促周期为 5 月 20 日至 6 月 30 日。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以取消预售为代表,今年 "618" 各电商平台继续突出玩法简单直接。

比如,天猫的五折会场于今年 "618" 回归。同时,天猫提高了美妆、3C、服饰等品类券的额度和券量,该类品类券也可叠加平台官方立减 85 折,或跨店满减每 300 减 50 活动,以及 88VIP 大额券使用。88VIP 大额券也将提前发放。

在 6 月上旬,京东将先后推出 9.9 包邮日、超级直播日、PLUS 会员日等主题活动。

今年 "618" 大促,美 ONE 李佳琦直播间也强调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主打 " 便宜再便宜 " 的价格力优势。

大促期间,快手电商将提供 100 亿流量曝光、10 亿红包补贴,从直播、短视频、商城 / 泛货架等场域赋能商家、达人全域销售。

在保价方面,电商平台也延续了 " 卷 " 的态势。

今年京东 "618" 有海量商品支持 30 天价保,消费者买贵可一键退差价。天猫方面,除了进行先涨后降管控外,平台支持商品从付款后至 7 月 5 日期间进行全程价保服务。

消费者 " 苦预售久矣 "

所谓 " 预售 ",是指平台将有一定优惠力度的商品提前让消费者用定金的形式进行交易,之后再付尾款。

据公开资料,2011 年,京东引入了 " 双 11" 预售的概念。他们提前数天开始接受订单并预留库存,以保证在 " 双 11" 当天有足够的货品供应。这个举措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他电商平台也纷纷效仿。从此,预售成为 " 双 11""618" 等购物狂欢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何今年电商平台集中取消了预售?

达睿咨询创始人、电信与互联网分析师马继华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指出,现在的电商大促随时随地、全年无休,单独集中一个时间段的电商大促已吸引力不大,预售这种做法也就没必要了。

另外,根据今年 3 月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 2024 ) 》,71.2% 的用户因观看短视频、直播购买过商品,40.3% 的用户认同 " 短视频、直播已成为我的主要消费渠道 "。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商首席专家李鸣涛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相较于搜索电商,直播带货模式能更精准把握消费者追求性价比的心理。

如今,沿用了十余年之久的预售制取消,也让不少 " 苦预售久矣 " 的消费者拍手称快。

事实上,近几年,预售制度饱受诟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 " 预售 " 二字,出来的相关信息近 9 万条。

有消费者反映," 预售期结束都不发货 "" 一开始客服都说能发货,预售等了半个月商家还不发货,说没货让退款 "。

以 " 低价 "" 优惠机制 " 吸引消费者付定金的优势也逐渐消失,有消费者表示 " ‘ 618 ’预售忘了在规定时间内付款,损失了定金 "" 什么时候把大促的各种优惠机制简化一下,算来算去还没有日常便宜,真是太幽默了 "。

今年 4 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 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 投诉热点分析及典型案例 " 第一条就是 " 电商平台预售模式亟待规范 "。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电商平台预售模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 " 尾款 " 涨价不诚信;二是预售商品不价保;三是承诺赠品不兑现;四是承诺时间不发货;五是 " 最低价 " 宣传不属实。

对于商家来说,今年天猫 "618" 也简化商家报名参加环节,无商家报名环节,符合要求即可直接进入商品报名。

为了帮助商家解决西北偏远区域物流运费贵的难题,快手电商在 "618" 期间将限时免费开放 " 西北集运 " 服务,协助商家更好地解决物流问题,并针对西北的消费者优先展示包邮商品。

今年 3 月底,快手电商上线了 " 西北集运 " 服务,支持新疆地区订单包邮发货。目前,开通西北集运服务的商家已超过了 6.3 万,带动新疆地区新买家数增长超过 70%。

买东西要靠抢?

取消预售,有消费者担心 " 预售没了,有些东西就抢不到了 "。

对于 " 预售制 " 与商家备货、库存的关系,李鸣涛认为,通过预售情况数据可以让平台和商家提前预判商品的可能销量及价格竞争力,做好库存备货、调配仓储等准备工作,也可以根据预售情况及时进行商品以及价格方面的后续调整,起到大促的最佳效果。

DCCI 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认为,短期上来看,可能导致 "618" 期间的成交额出现波动,因为预售机制提供了提前锁定订单的保障。商家无法依靠预售数据来预测需求,可能对即时供货的策略带来挑战。

" 不过从长期来看,取消预售能提供更为简化的购物体验,使消费者不必在支付尾款和等待发货上花费时间和精力,从而提升用户对平台的满意度。也能促使商家更加注重实时的销售数据,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更好地匹配供需。平台也可借此机会进行差异化定位,突出现货即购即得的优势。" 刘兴亮补充道。

一位电商平台内部人士对中新经纬表示,预售最早是为了保证稀缺商品的充足供应,但预售情况不完全等同于商家备货依据,假如靠预售情况备货,商家大概率大促期间没货卖。

" 商家备货不是完全靠预售来进行设计的,这样大促商家就来不及了。" 前述电商平台内部人士表示,商家备货,一方面会根据他们本身的销售计划进行设计,另外一方面,历年的大促实际成交情况也是一种参考,同时生意参谋、市场洞测等数据模型也可以提供大概参考,另外还有 618 预热时期的商品加购数据。

马继华也对中新经纬表示,取消预售,对于单个商品,因为商家库存有限,可能会脱销;但从整体上看,应该是应有尽有,不会短缺。

(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林琬斯:linwansi@chinanews.com.cn ) ( 中新经纬 APP )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常涛 李中元

作者:郭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