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生活 > 正文

​河南一女大学生恋爱细节曝光引热议网友:醒醒吧,你男朋友不爱你

2025-02-10 14:40 来源:网络 点击:

河南一女大学生恋爱细节曝光引热议网友:醒醒吧,你男朋友不爱你

爱,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河南一女大学生恋爱细节曝光引热议网友:醒醒吧,你男朋友不爱你

爱,要真真切切落实在行动上。

感情中人,都希望遇到言行一致的爱与被爱,但偏偏“说一套,做一套”是感情中的常态表现。

“大学生情侣,在网上晒月度开销,生活费大多是女生负责,紧衣缩食过得艰苦,处处替男友说话,网上反对声一片……”

这是近期被网友们热议不断的一对情侣相处模式的概述,其中男生的“疑似PUA”,和女生的“心甘情愿”引得不少人开始反思,恋爱的本质。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一对在校的大学情侣,录制了一段短视频,讲述两个人一个月的花销,具体到吃饭、逛超市、交话费等各个项目,并发布到了短视频平台。

按理说,类似的生活记录很多,这不足以把他们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问题不在他们记录的这个行为,而在他们记录的这个内容上。

这一男一女两个大学生,就读于河南某大学,按照他们在视频中的说法,两个人每个月的生活费是1500元。

对,是两个人加起来共1500元,这放在物价很高的现在,的确是不算多,所以一时间便抓住了同龄人以及家长们的目光。

大学生们想知道,是怎么做到生活加恋爱,两个人一个月只花1500,而家长们则开始对比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孩子开销的不同。

不同身份的人,关注点不同,所以这条视频在一开始便抓住了不少人的眼球,吸引大家往下看更具体的各项支出分配。

按照男生女生的讲述,他们一个月生活费的大部分主要用在了“吃饭”这件事上。

早饭女友是牛奶配弟蛋,他是粥配弟蛋,因为牛奶是他从家里带过来的,所以每天他们早饭的花销共4元。

而午饭呢,他们主要是以快餐为主,几乎每天中午他们都是两个人共吃一份11元的盒饭来解决的。

晚上呢,他们一般是能不吃就不吃,实在饿的话他们就会去食堂吃加两份面的汤面,大概8元左右。

而逛超市呢,他们基本是控制在一周两次,而且每一次的花销都控制在10元以内。

当然他们也会像普通情侣一样出去玩,只是不一样的是,他们会把游玩成本控制在50元。

其实,单是听这些,都已经让人觉得有些艰苦了,因为他们的讲述给人很直观的感受就是“吃不饱。

也难怪,不少网友看到这里,都觉得他们像是在“过日子”,而非“谈恋爱”。

另外,还有女生护肤化妆这个环节,女孩儿很坦诚地告诉大家,她和男友每月的护肤开销平均下来也就是50元,因为她从来不买化妆品。

而说到衣服,他们更是直接跳过这一项,因为至少在他们录制视频的阶段,他们是没有每月添置新衣这样的计划的。

吃的一般,也不穿新衣,更没有爱美的机会和条件,这样的“恋爱”模式已经很让人不解了。紧接着男生提到的“送礼物”更是突破了不少人的认知。

男生表示,自己现在已经很少在节日纪念日,给女友送昂贵的礼物了,之前是有过,但现在他都会用发绳,发卡这样的饰品来代替,虽然价格不高,但他都会细心挑选。

但视频的结尾,这对小情侣做了相对明确的说明,表示他们刚在一起的时候开销也是蛮大的,后来发觉生活费不够用,才慢慢磨合出了这样的“节俭”模式。

其实,人与人不同,观念与观念不同,恋爱模式不一样,完全在可理解的范围之内。

有知情人士表示,这对情侣的生活费是放在一起没错,但实际上是女生拿出了1500元,而男生则是拿出了500元。

总共2000一个月的生活费,他们月度开销控制在1500,每月还会存下500,以备他用。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女生在视频的结尾补充说,自己的男友其实很“大方”。无论是自己打1300元一针的九价,还是他们一起买平板,男友都是用他们的存款支付的。

是,是存款没错。

可如果稍微往真相处看看,就知道他们的每月盈余,说得好听了是“共同存款”,说的难听那不就是女生自己的钱吗?

毕竟男生出的500元,单是负担他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啊。

这也难怪网友们十分反感,在那条视频结尾男生的观点。说什么不要让男生害怕恋爱花钱这件事,和女友沟通得好,恋爱不仅不花钱,还省钱。

这句话,代入到整件事中看,可不就是一句“真心话”吗?

当然后来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之后,男生特意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的主页上说明,他和女友的生活开销,是他拿出了1600,女友拿出了1000。

两个版本,孰真孰假我们不清楚,但女生在这段关系当中的过分感谢是真的,明明是他们共同节省下来的存款支付了她的开销,但她却始终觉得这是男友“大方”的结果。

酱姨和很多网友的态度一样: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只是看过了很多情感悲剧的我们,还是想要提醒,恋爱是恋爱,婚姻是婚姻,不必要混淆两种情感状态,更没必要提前进入某种角色。

心疼另一半的经济压力可以理解,有共同的生活目标自然也很好,但无论处于什么目的,保证自己过得好是关键。

毕竟,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这个恋爱前后,外在形象大改,生活模式大变,连她的哥哥都明确表示心疼的女孩儿,过得有多幸福吧。

写到这里,酱姨突然想起了那位叫马原的作家。

他是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创立的“叙述圈套”更是标新立异,相关代表作更是在文学界影响颇大。

就是这样一个在自己擅长领域闪闪发光的人,却在对待妻子孩子的态度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马原和第一任妻子属于好合好散,遇到第二任妻子时,他已经年过半百。结婚没多久还被发现疑似肺癌。

那个时候的马原觉得对新婚妻子非常抱愧,她比自己小20岁,却对患病的自己的不离不弃,他有心对她好一点,再好一点。

于是为了放松身心缓解病症,也为了和妻子尽情享受生活,他们放弃了城市中的生活,选择回归山林,亲近自然。

而这一“归隐”就是十几年。

这十几年中,他的身体慢慢好转,他的事业突飞猛进,他经历了小儿子的惊喜出生和意外离世,他在山里建造了城堡只为了让家人和自己过梦幻生活……

算得上大喜大悲,经历也着实也惹人心疼。但落在他身上的质疑,主要因为两件事。

第一,他在很早就知道小儿子心脏不好,却因着自己的治病经历和观念,始终反对给孩子做手术,以致于小儿子在13岁时意外离世。

第二,他总是想当然地在网络上秀“恩爱”,他以为那些调侃,是对他们甜蜜夫妻生活的另类描述,但其实在旁人看来,道尽了为其妻的辛酸。

比如他抱怨小花(马原妻子)出门很慢,抱怨小花喜欢网购食用油,抱怨小花养的弟吃了门口的花,抱怨小花觉得自己做饭不好吃……

可事实上呢,小花表示自己出门慢是因为要收拾马原和孩子的东西,网购是因为住在山里逛街不方便,养弟是为了家人能吃上有营养的弟蛋,丈夫只是偶尔下厨还不了解她的口味……

所以,大家明白了吗?他以为他给的都是爱,是她不懂自己。但其实呢,不去了解的是他,想当然的是他,把不尊重当成爱的还是他。

我们不能说这件事完全一样,但的确有相似之处。

有人说这是高级的“PUA”,有人说他们只是不懂爱。

但别人说总归是别人说,生活还要自己真听真看真感受。

如果不委屈,那吃糠咽菜或许也是爱。

但如果真不满,哪怕对方把爱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能轻信。

毕竟,感受一个人的爱,不是看他怎么说,而是要看他怎么做。

以为甜言蜜语谁都会,海誓山盟更是张口就来。不要用耳朵去感受爱,要用眼睛去看细节。

希望我们都能遇到把关心和爱护都落到现实生活中的感情,愿你我都能被爱得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