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古代女性裹脚的由来(古代女子裹脚由来)

2023-11-07 11:59 来源:网络 点击:

古代女性裹脚的由来(古代女子裹脚由来)


以回答过类似的问题,蒙邀请,就再简述一回。

历史上“三寸金莲”、缠足,是判断女性美丑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小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军阀混战时,一个被抓丁的关里老兵,队伍在东北被打散了,因为惦记家里的老娘,就准备趁机会逃回老家。半路上,遇上了一个人贩子,说他那里有逃荒过来的妇女,劝他买一个当媳妇,回家一起侍奉老娘。老兵动了心,就和人贩子来到了地下黑市。在一个隐秘的房间里,有十几个被蒙着头套的女人,人贩子就让他随便选一个,并告诉他,规矩是只能看脚,不许看脸。老兵就挑了一个双脚缠得又小又周正的女人买了下来,摘下头套一看,老兵傻眼了。他买的女人,正是他日思夜想的老娘!母子抱头痛哭……

这随然是故事,但它说明,旧社会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也以“三寸金莲”作为对女人的审美标准。越是家风敦厚的家庭,女孩儿越是要缠足裹脚,甚至当成了一种家庭教养而引以为荣。

据说朱元璋剿灭张士诚后,把张士诚的旧部编为丐户,下令浙东丐户,男不许读书,女不许裹足。明初,缠足是否成为了社会地位贵贱等级的标志,不得而知。至少清朝妇女缠足却已经是衡量身价是否高贵、贤淑、美丽的重要指标。清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有一个故事,杭州赵钧台苏州买妾。有一李姓女子貌美但未缠足,赵钧台很不满意,说:“似此风姿,可惜土重。”土重,杭州谚语,即指脚大。媒婆却说:“李女能诗,可以面试。”赵钧台就以“弓鞋”为题令女子作诗,李女当场赋诗道:“三寸弓鞋自古无,观音大士赤双趺。不知裹足从何起,起自天下贱丈夫。”赵钧台被怼得哑口无言——“悚然而退。”

对于缠足起源的时间,民间众说不一,但宋以前都是传说,尤其是起源于先秦商周的说法,都出于神话,不能为据。

一说起源于五代李后主的舞女窅娘,而窅娘也只是在歌舞时才缠足“屈上作新月状”。也就是用脚尖舞蹈。宋朝妇女缠足是“束足纤直”,不是后来的“三寸金莲”。温庭筠的“粲织女之束足”和杜牧诗:“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的意思和《史记》的“杜口裹足,莫敢向秦”以及《后汉书》“俯首裹足”差不多,都是把脚包上。作用是为了行动的方便,类似于绑腿。到了宋代诗文中,苏东坡的《菩萨蛮》“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确是在描写欣赏女人缠足。辛弃疾的“淡黄弓样鞋儿小,腰肢只怕风吹倒。蓦地管弦催,一团红雪飞。曲终娇欲诉,定忆梨园谱。指日按新声,主人朝玉京。”(《菩萨蛮》)缠足已经到了站不稳的地步,这是在上层社会,歌女舞妓为了取悦达官贵族所为。北宋年间民间妇女缠足并不普遍,《辍耕录》中记载缠足在宋“熙宁、元丰之间为之者犹少”,但说明那时已有了缠足的风气。《枫窗小牍》记载徽宗宣和年间,汴京闺阁之中有了“花靴弓履”,出现了专门的缠足鞋。《烬余录》记载金兀术掠南朝“妇女三十以上及三十以下未裹足与已生产者,尽戮无遗”,说明两宋之交缠足的风气才渐兴起来。据元代笔记《湛渊静语》记载:“宋程伊川家妇女俱不裹足,不贯耳。后唐刘后不及履,跣而出。是可知宋与五代贵族妇女之不尽缠足也。”宋大理学家程颐家族到了元代,女人都没有缠足。车若水的《脚气集》中也说:“妇女缠足不知始于何时,小儿未四五岁,无罪无辜,而使之受无限之痛苦。缠得小来,不知何用?”车若水是朱熹的再传弟子。看来把妇女缠足说成是儒家理学在推波助澜、戕害妇女,似乎有点冤。至少在两宋对女人缠足,人们是持怀疑的态度。

元朝的伊世珍在《琅环记》中称:“吾闻圣人立女而使之不轻举也,是以裹其足,故所居不过闺阁之内,欲出则有帏车之载,是以无事于足也。”这段话再明白不过了,此时把女人缠足上升到了“圣贤之道”、伦理层面,即开始要求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沾衣掠袖为失一节”。本来在男权社会就处于弱势一方的女性,只好欢喜地接受,并且还要引以为荣宠!

清朝立国之初禁止过妇女缠足,皇太极、顺治、康熙再三禁止,但禁而难止,只好作罢。袁枚在《牍外余言》中说:“习俗移人,始于熏染,久之遂根于天性,甚至饮食男女,亦雷同附和,而胸无独得之见,深可怪也”、“女子足小有何佳处,而举世趋之若狂!吾以为戕贼儿女之手足以取妍媚,犹之火化父母之骸骨以求福利也。悲夫!”由跟风赶时髦,渐渐成了习惯,既使是陋习,也乐此不疲。袁枚这个“悲夫”也适用现在的一些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喜欢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瞎起哄,或者效仿他人、或者人云亦云。

后来,太平天国禁过、民国禁过,也都是禁而难止。现在四十岁上下的人应该记得,三十年前70岁左右的老太太许多都裹着小脚,她们有的就是民国年间出生的、有的是在民国年间开始裹脚。女人裹脚彻底被禁止、根除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可以说新中国的建立,中国社会才真正进入了文明社会。

谢邀。

我的判断,裹小脚始于宋,兴盛于明清。

为什么不是始于隋唐,因为隋唐是汉人和鲜卑融合下的大一统王朝,草原民族不可能裏小脚。

到了宋朝,开始兴起。明朝人著《水浒》和《金瓶梅》,写的是北宋时期,其中有潘金莲的三寸金莲的直接描写。

到了明清,更加兴盛。

满清入关后,要求汉人男从女不从,男从即男子必须剃发易服,女不从即汉人女子不必像满人女子放开脚掌,可见汉人女子裹小脚是普遍甚至必须。

我小时候有个奶奶,应该生于民国,家境也不好,还裹了小脚,说明直到民国裏小脚仍很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