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八路军师参谋长和所辖旅的旅长谁大?

2023-12-01 19:36 来源:网络 点击:

八路军师参谋长和所辖旅的旅长谁大?

很多是会认为是师参谋长大,因为师参谋长毕竟在师部,协助师长指挥作战。而旅就低了一级,要受师部节制。

李云龙与旅长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如果看级别,师参谋长比下面的旅长还要大半级,应该能管着旅长,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影视剧中的师参谋长,协助师长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在指挥部里筹划着前线战况,调动部队,与敌人对决,谋取胜利。他们的权利似乎很大,受人尊敬,那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左一,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

真实的情况是,师参谋长远不如旅长。中国历来的习惯就是,战士们会绝对服从旅长的命令,对旅长言听计从,但不一定听师参谋长的话。师参谋长虽然比旅长的地位高,但他的命令能否被执行,还要看旅长的对他的态度如何。

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团长李天佑

而且,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能做鸡头不做凤尾,能当旅长肯定不当师参谋长。能当团长肯定不当旅参谋长。原因很简单,旅长是一旅之长,说一句顶一句,而师参谋长不是军事主官,是协助者,在整个师中只能算是四把手,除了师长、师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外,还有副师长、副政委、政治部副主任等,参谋长的地位和权力有很大的弹性。

国军第九战区参谋长吴逸志

而在军阀部队中,参谋长的地位更尴尬,权力大小完全取决于师长的个人意愿和喜好。假如师长喜欢、信赖师参谋长,那参谋长的权利就很大,假如师长对参谋长心存隔阂,或者他是个恋权的人,那参谋长就可有可无,啥事也做不成,说话也没人听。参谋长是这种情况,那参谋们就更不值一提了,有句俗话叫: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

薛岳在指挥长沙会战

电视剧《长沙保卫战》中的薛岳,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是上将,而参谋长吴逸志是中将。薛岳肩上3颗星,而吴逸志只有2颗星。剧中的情节是吴逸志说话管用,原因是他深受薛岳器重,他曾经是黄埔教官,有才华,且又是薛岳的广东老乡,还跟薛岳是保定军校的校友,这几层关系加起来,薛岳能不器重他吗?

吴逸志与薛岳

《亮剑》中的李云龙,见到旅长毕恭毕敬,但见到旅参谋长,他可能鸟都不鸟。而后来赵刚升纵队政治部主任要走时,李云龙是大发雷霆,说要是去当纵队政委我绝不拦你,但去当个破政治部主任,有什么当头?由此可见,连没文化的愣头青李云龙,都深知纵队(军)政治部主任还不如个师政委。但他没有仔细想过,他每次犯错被处分,处分书上都是以八路军政治部的名义下发的,盖的也是八路军政治部的大印。

旅长在教训李云龙

林彪负伤后,接替他115师师长职位的也是343旅旅长陈光,而不是师参谋长!当然,当时115师参谋长周昆已经携款失踪了。就算他不失踪,他也争不过陈光。因为他是参谋长,而陈光是主力旅旅长。

1939年,八路军晋鲁豫支队在山东东明成立。左三为司令员杨得志

建国后,八路军的旅长基本上都是大将军衔,连下辖的团长也大部分都是上将,而师参谋长、旅参谋长就逊色多了,能评个中将就算不错了。像李天佑、杨得志、杨成武、杨勇、陈锡联、宋时轮等开国上将,都是八路军时期的团长。而八路军参谋长滕代远没有军衔,120师参谋长周士第,那么老的资历,才是上将。129师参谋长倪志亮,竟然才是中将。要知道,八路军的师长、政委都是元帅军衔。而倪志亮曾经的下属许世友、陈锡联、陈再道等人,建国后都是上将。在八路军时期,倪是主力师参谋长,而他们三人不过都是团长。

左起:耿飚、罗瑞卿、杨得志、杨成武、潘自力

由此可见,一支部队的军事主官比上一级甚至是上上一级的参谋长的前途要好得多!比如李云龙,你让他当营长都行,但要他当旅参谋长,他肯定掀桌子骂娘。

李云龙嫌弃赵刚当纵队政治部主任

说来说去,再大的参谋长也只有建议权而无决定权,再小的军事主官哪怕是连长,也有一言九鼎的权利,尤其是在战斗期间,军令如山,军法从事,哪有敢不听的。军事主官的发展前途更是优于参谋长,一般情况下,军事主官无法履职时,都是由下一级军事主官或同级政委代替,极少有参谋长顶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