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西厢记》是古代禁书,真的是因为有伤风化吗?别再被传言骗了!

2023-12-02 01:09 来源:网络 点击:

《西厢记》是古代禁书,真的是因为有伤风化吗?别再被传言骗了!

在《红楼梦》里有一个经典桥段,就是林妹妹和宝玉在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起读《西厢记》的片段,后来再一次对诗比赛中,林妹妹不小心说出了《西厢记》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被宝钗抓住了把柄,认为林妹妹不是好女孩,竟然看那种书,那么,为什么古代会把《西厢记》,列为禁书呢?

官方说法是因为有伤风化,难道是因为写爱情太明目张胆了所以有伤风化吗,小编看来并不是这样。

揭开表象说法,探究其内因,你就会发现,剧情中所涉及的三个爱情主角张君端、崔莺莺、郑恒都是没有父亲的孩子,张君端和郑恒两个男孩是父母双亡,崔莺莺则是刚死了父亲,但娘还活着,这种文学人物“集体亡父”的现象在其他作品中较为罕见。

王实甫在创作《西厢记》时是如何安排“集体亡父的呢?这倒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物一出场就在对白中对父亲去世一事先作细致的交待。《西厢记》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的楔子中,崔夫人一出场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告殂”。然后交待“老身与女孩儿扶柩至博陵安葬”。序幕一拉开,王实甫就先死莺莺一个爹,这着实令人萌生一种心冷和悲情。

紧接着,出现了第二波的父亲去世,同在第一折中,多情书生张君端骑马引仆上场时的第一句话,也先把亡父的事儿抖了出来。“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先人拜礼部尚书,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后一年丧母。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於四方”。这个多情的主儿更惨,不但死了父亲,连娘亲也死掉了,这让人对剧中人物更充满了怜悯之情。

然而,父亲去世这事儿还不算完。第三波亡父事件发生在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杂剧》第三折中,崔莺莺的未婚夫郑恒争妻时,一上场开口又说:“自家姓郑名恒,字伯常。先人拜礼部尚书,不幸早丧。后数年,又丧母。先人在时曾定下俺姑娘的女孩儿莺莺为妻,不想姑夫亡化,莺莺孝服未满,不曾成亲”。这个可怜的小男人不但没了爹,没了娘,连自己的未婚妻也让别的男人夺走了,命运之悲,令人崩溃。

通过这三段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究其本质,有伤风化只是表象,触动了封建的三纲五常(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才是《西厢记》被禁的根本原因。

你们怎么看呢?懂得一起来探讨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