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游云梦山 识鬼谷子

2023-12-03 20:04 来源:网络 点击:

游云梦山 识鬼谷子

文/扈廷相

本文作者扈廷相

游云梦山 识鬼谷子

2007年秋,我们几位老师在淇县王守振副县长的陪同下,畅游了云梦山,领略了云梦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云梦山属于北太行余脉,在淇县境内,素有“云梦仙境”之称。明代何士奇曾赞道:“横谷坊外,红尘隔断……俯瞰深谷,琪花瑶草,夹道喷奇;八盘九弯,曲曲幽异。”这里自古便是名人高士隐居的佳境。其中最有影响的隐士要数鬼谷子了,“云梦山人间仙境,鬼谷子世外高人”。鬼谷子战国时期就在这里教徒授艺,至今还保留着他很多有关的遗存,如鬼谷洞、孙膑洞、庞涓洞、苏秦洞、张仪洞、毛遂洞、鬼谷墟、舍身台、摩崖石刻、演兵岭、仿生坡、太阳洞、王禅墓……还流传着他很多传说和故事。他大智大勇,助弱济贫,扬善抑恶,处处关心百姓的生产、生活,为民间所津津乐道。今天百姓把他和他的弟子当神仙来供奉,逢年过节朝山的熙来攘往,香火极盛。可以说云梦因鬼谷子而名,鬼谷子因云梦而灵。

鬼谷子,旷世奇才。鬼谷子姓王名禅,春秋卫国朝歌(今淇县)人,生卒年代不祥,战国时期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称鬼谷先生,是先秦诸子之一。曾师从孙武,研习兵法,后又投奔太室山元华真人学艺,并得“无字天书”。先生教学相长,著书立说,成就了《鬼谷子》三卷十四篇。据司马迁《史记》和有关史料记载,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仙道家茅蒙、徐福等都曾在此随鬼谷子学术,所以后来有了“鬼谷三卷隐匡天下,兵家七国才出一门”的惊世赞语。鬼谷先生真乃“牛”老师也!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在其编著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这样说他:“其人通天彻地,有几家学问,人不能及。哪几家学问?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处世学,修真养性,服食导引,却病延年,冲举可俟。”所以不仅纵横家奉之为鼻祖,兵家崇尚其谋略,甚至连民间占卜相面之辈也都推其为自己的祖师爷。

《鬼谷子》,旷世奇书。集鬼谷子思想大成的《鬼谷子》,被称为“权谋书的翘楚,口才书的鼻祖”。它集中代表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留下的唯一一部子书。其内容博大精深,处处充溢着权谋策略的智慧和言谈辩论的技巧,广泛涉及政治、军事、外交、为人处世等众多领域。其文字玄奥,思想深邃,堪称我国古文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大型摩崖石刻就是展示的《鬼谷子》头十二篇原著内容(后十三、十四两篇已失传),游客无不在这里驻足观赏。

《鬼谷子》虽不像儒家思想那样主流,但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因而它也必然为世人所发扬光大。

《鬼谷子》这部奇书,涵概了治国方略、外交谋略、军事战略和游说语言艺术等,不仅适用于烽烟弥漫的战国时期,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也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这部书不仅国内有人研究应用,海外不少政治家、学者也在研究借鉴。如美国人称《鬼谷子》为“国际谋略原典”,当代“纵横家”美国原国务卿基辛格则说自己是“鬼谷子的学生”。德国史学家、社会政治学家施宾格勒高度评价鬼谷子的思想,并强调它在当今国际斗争中的借鉴意义。在日本,不仅早就有“纵横研究院”,且自称“鬼谷子信徒“者甚众。可见《鬼谷子》对当今社会影响之深远。这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名名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云梦山是风景名山,也是文化名山。如果游云梦山只游山水,不“游”鬼谷子,那么最多只能说你游了一半。

长垣职专退休教师:扈廷相

2011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