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西安这位90后女副县长,有啥过人之处?

2023-12-11 06:52 来源:网络 点击:

西安这位90后女副县长,有啥过人之处?

有2000多年历史的周至县近日迎来一位90后副县长,还是位美女哦。如图↓↓↓

听闻此消息,Keyboard Man的键盘噼里啪啦作响:她凭啥能当上副县长?各种猜测不断,不禁让人觉得这些人真乃脑洞奇大。

既然这样,一手就来说道说道她到底有啥过人之处,如何年纪轻轻就成为“副县级”干部。

高材生

据“西安发布”消息,郑睿臻,1990年12月出生,陕西延安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经济学专业博士毕业生,分配至西安市周至县挂任副县长。

掐指一算,郑副县长还不满27周岁,真的挺嫩。不过,从其求学经历可以看出来她并不一般。

对普通人而言,考上一所重点高校就已经不错了,她不仅考上了,而且顺利读了研究生。即使如此,她依然比普通研究生更牛一点——因为她是“硕博连读”。

中国人民大学2013-2014学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名单显示,她是该年度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录取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号为2012XXXX41。

硕博连读难不难?《中国人民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办法》有条规定:被确定作为硕博连读培养的研究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该博士点当年所招收的博士研究生人数的20%。也就是说,招收10名博士,硕博连读的最多只允许有2人。可见,她也不是一般博士。

6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2017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学校党委书记靳诺、副校长洪大用出席座谈会并讲话。这条新闻里,也有郑睿臻的名字,她作为毕业生参加座谈。能够参加学校官方举行的毕业座谈,自然也是一位优秀毕业生。

当然,学历只能代表学习能力,但学习能力本身就是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啊,这没什么好争辩的。在没有参加工作前,学历略等于能力。没毛病。

选调生

博士毕业就位列副处级,直接原因便是郑睿臻的选调生身份。

选调生,是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的简称。

简单说,选调生=储备干部,不仅是公务员,而且是公务员中的储备干部。

2017年,陕西省委组织部给西安市定向招录选调生69名,全部来自高水平大学(全国“985”院校和省内“211”院校),其中博士2名,硕士55名,本科12名。这批选调生将陆续到岗,并全部分配至区县基层一线工作。

《2017年度陕西省面向中国人民大学定向招录选调生拟录取人员名单公示》一文显示,郑睿臻31位人才精英中名列第一位。

文中没有特别说明排名不分先后,也不是按照姓氏笔画排序,所以类比公务员录取名单公示按成绩排序,郑睿臻应是人大今年来陕选调生中综合评分最高的,能力“么马达”。

品牌论

古往今来选贤任能,主要依据文章。通过文章,既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见识,又能洞悉其思想深度,还能评估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看过她的文章就能略知一二。

以下是郑睿臻发表在西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微信“西安发布”上的一篇文章——选调生谈大西安建设|郑睿臻:打造大西安建设的“品牌增长极”。

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对整个内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把西安作为西北地区的“龙头”“扬起来”,我认为,不仅要承接东部产业的梯度转移,还要不断寻求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我理解,当传统的要素投入与产出增长关系,不能满足存量增长要求时,培育新动能便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这种新动能要落脚到资源配置方式及产品附加值上。资源配置方式注重比较优势,而产品附加值则更注重品牌效应。我记得永康书记在长安区调研时强调,“长安以世界四大古都之名为区名,‘品牌价值’很高,要有‘品牌意识’”。我认为,大西安建设要将“比较优势”与“品牌效应”相结合,打造“品牌增长极”,如果各区县、开发区都能以主导品牌为引领,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增长极,定能有效助推大西安建设。

作为今年的定向招录选调生,我分配至周至县挂职担任副县长。周至是传统农业生态县,我将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立足周至的资源禀赋,发挥专业所学,积极协助县委、县政府打造周至猕猴桃品牌、生态旅游品牌,让大家听到猕猴桃就想到周至、记住周至、为周至点赞!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着力打造一两个品牌生产力,从而形成几个品牌增长极,为大西安建设和追赶超越作出自己的贡献。

文章好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所以一手大打算具体分析、评价。但是,写文章最紧要的是言之有物并且结合实际。从这篇短文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品牌意识的论述有理有据,最后,还在建设大西安的背景下,结合周至县的猕猴桃品牌谈了打造新品牌的规划设想。总体而言,过关。

此外,她求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也比较容易搜索,有兴趣的自行百度即可。

挂职锻炼

外行看热闹,内行才能看门道。郑睿臻其实并非实打实的副县长,而是挂职。

挂职,是国家行政机关有计划的选派在职国家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职务,培养锻炼一段时间的临时性任职。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发布的《2017陕西面向中国人民大学选调优秀毕业生公告》对选调生政策有具体解释。

博士研究生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和本人所学专业选派到省、市、县党政机关工作:

到市县工作的,先挂任县(市、区)副职或市级部门副职,2年后经考核优秀且愿意留任的,任副处级职务。在市县挂职工作期间,工资、行政关系由各市委组织部统一代管。在县(市、区)工作期间,享受市县引进人才各项优惠政策,并在工资外由省上每年给予5万元生活补助,报到上岗一个月内发放第一年生活补助。在市县工作满3年后,根据本人意愿和用人单位需求,到省市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工作。

阅读理解能力不差的人都可以看出来,郑睿臻挂职周至县副县长合乎规定。一般挂职副县长,有分管实际工作的,也有不分管、只协助一把手工作的。按惯例,选调生挂职副县长,不会分管实际工作。

周至县政府多位知情者称,郑睿臻副县长还未在县里的公开活动中路面,大家也比较好奇,想一睹其风采。目前,周至县政府网站领导干部一栏中也没有关于她的介绍。

干部队伍年轻化

为了安抚键盘侠,个人觉得有必要再解释一个辞条——干部队伍年轻化。

《党的建设辞典》对“干部队伍年轻化”这样解释:通过选拔年富力强,具有旺盛的精力和健全的体魄,能够胜任紧张、艰巨工作的年轻干部,达到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始终保持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近年来,干部年轻化成为趋势,70后做到厅局级不算新鲜事,80后也多有主政一县(市、区)的。至于90后,偶尔也会崭露头角,并不稀奇。

此前,挂职新疆尉犁县副县长方祎铭也是90后,他开始挂职时比郑睿臻还小几个月呢。不过,他是在参加工作5年后才有机会挂职的,而郑睿臻一毕业就挂职副处级,在一些人看来确实太嫩。

此时,就得问问自己,干部晋升究竟看能力还是看年龄?

2011年7月,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的焦三牛,成为当年前往甘肃工作的14名清华选调生中之一,被安排到武威市凉州区清水乡政府工作。2011年12月,他报名参加武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的选拔,从知识测试、面试、差额考察,到市委全委会差额推荐、市委常委会差额票决,成绩和得票始终排在所报考职位的第一。

通过这个特例可以看出,年轻和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我们不能在喊“给年轻人机会”时又要求他们经验丰富。

个人认为,年轻干部可以给整个干部队伍带来朝气与活力,在与前辈们磨合过程中激发“老炮”们的激情。自古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郑睿臻终究也会成为老干部。起点高并不代表飞得远,她也有可能一辈子副处级。这些,就交给时间来检验吧。

所以,对待年轻干部,特别是高层次引进人才,该有的心态是“不吹不黑”。看高郑睿臻们的人小心捧杀,质疑者则要调整好心态,别把关心变成了嫉妒。

附2017年西安部分选调生简历及工作安排:

安麒宇,1990年9月出生,陕西榆林人,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J.D.(美国法)与法律硕士(中国法)双学位硕士毕业生,分配在西安市雁塔区政府法制办工作。

马佳斌,1991年11月出生,河北承德人,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分配在临潼区委组织部工作。

张宁远,1991年10月出生,陕西澄城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律与公共政策方向),分配在未央区徐家湾街道办工作。

薛虚慧,1992年6月出生,陕西西安人,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分配在灞桥区卫计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