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大江大河》原著:雷东宝的悲剧,也是众多企业主和公司的通病

2023-12-11 20:31 来源:网络 点击:

《大江大河》原著:雷东宝的悲剧,也是众多企业主和公司的通病

神秘的财经作家阿耐,写了一部时代小说《大江东去》,从1978年写到1998年,然后在她的另一部小说《民企江湖》(又叫《艰难的制造》)里续写了《大江东去》的故事,只不过是从侧面描写,接着从1998年写到了2008年,两部小说总共描写了中国经济腾飞这30年的巨大变迁史。

之后正午阳光将这两部小说改编成了一部电视剧,改名为《大江大河》,共三部,目前已播完前两部,均收到了非常好的评价。

《大江大河》里的几位主要人物均代表了改革开放以后的不同群体,面对时代浪潮的冲击下的不同心态,以及随之产生的应对措施。其中有一位典型人物雷东宝,代表了中国最大的农民群体,如何在市场经济下去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何带领全村人致富,以及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在与国际接轨以后变得更好,而不是被大浪拍死。

看完原著,纵观雷东宝的一生,从他白手起家,凭借一身孤勇,成为一个“时代”的骄傲,再到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这中间的变化包含了太多的因素,也可以让各位读者们从中领悟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根据原著,我分六个阶段将雷东宝的一生罗列出来:

1、雷东宝因为在学校操场上跑了一万米还未倒下被选进部队当兵,这也是山里人能跳出穷山沟的两种方式之一:入伍与考学,而雷东宝显然只能通过体力改变他的命运。

本来打算好在部队里好好表现当上个小干部,谁料遇到减员,只好退伍回到老家小雷村,这个穷得小伙子们娶不上媳妇的地方。雷东宝也算是出去了一趟见了些世面,回来以后全村人便指着他谋发展,做了老书记的接班人,又凭着一身胆识与魄力,开始带领小雷村村民致富。

因地制宜,先建砖厂,再建电线厂,再到后来的铜厂,养殖业,外贸,随着十多年的发展,便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雷霆集团。

2、1982年,和宋运萍结婚后没多久,怀着孩子的宋运萍因意外去世,这给雷东宝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给小舅子宋运辉承诺终生不再娶,将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为小雷村民谋发展上,贷款改造小雷村,大步向前,成为了当时所有集体经济改革的标杆,同时也树立起了他在小雷村的绝对影响地位。

3、前妻宋运萍去世八年后,1990年雷东宝二婚再娶了开饭店也死了丈夫的韦春红,虽然他们的开始是因为雷东宝在店里喝多了,韦春红主动,但却撩拨了雷东宝多年孤单的心,韦春红的泼辣也算是主家的一把好手,直到雷东宝后来因成立雷霆集团,为了做空村集体企业而锒铛入狱一年,韦春红也是到处为他跑关系,不离不弃,后来在宋运辉的活动下,以保外就医而重回雷霆掌权。

4、雷东宝二婚五年后,1995年因雷霆公司招聘文员而遇到了长得非常像宋运萍的冯欣欣,雷东宝一下不能自拔,可冯欣欣除了皮相像宋运萍之外,完全没有宋运萍的头脑和涵养,又撒泼又恃宠而骄,以怀了雷东宝的儿子更加无理取闹(因韦春红身体无法给雷东宝生孩子),为了给孩子上户口,为她买了房,雷东宝只好与韦春红离婚和冯欣欣结婚,生下儿子以后,韦春红打上冯家,坚决不放手,抢回了雷东宝和冯欣欣所生的儿子自己抚养,从此拿了一笔钱断了与冯欣欣的联系。

5、此时的雷东宝因为雷霆集团的发展,已经膨胀得不知天高地厚了,处处与宋运辉比,因两人几乎同时生下儿子,所以,除了比儿子,还比派头,比车子,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多年习惯了一言堂,不许任何人反驳他,也不听任何意见,宋运辉渐渐疏远他。

6、1998年的金融危机逐渐来袭,转型做外贸的雷霆受到很大的影响,雷霆资金链出问题,因为这些年的快速扩张,早已是外强中干,雷东宝又一意孤行,技术工程师受不了已经走了好几个,连以前的左膀中右臂也开始不再忠心,原材料无钱购买,开始欠薪,村民的福利中断,过年的年货与年终奖统统取消,偶有婚丧嫁娶的也是只支出一小部分薪资,可又依然打肿脸在外充胖子,吃喝都要好的,村民们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三员大将开始商议架空雷东宝,偷偷在过年时将讨回的一些外债瞒着雷东宝发了村民的薪水和福利,很多决策也都背着雷东宝操作,死要面子的雷东宝得知消息以后去集团办公室找人算账,却被一帮老弱病残的村民拿着锄头耙子等拦在外面,像极了当年一致对外的场景,雷东宝轰得一声两眼一黑中风倒下了。

在医院昏迷中的雷东宝,说的最多的一句便是:“你们为什么要反我?”或许雷东宝从来都没有想明白这其中的原因,也从来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在宋运辉对他的提点中,他还非常不高兴地嫌宋运辉看扁了他。

宋运辉说:“首先,自信到极端,便是盲目;其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后,做企业的首要是市场意识,偏现在又盲目自大,大哥,你有局限,这么大规模企业不是你能掌控的。你的文化程度跟不上,你的学习能力跟不上,还有你的观念更新也跟不上……该是你放手的时候了。”

当雷东宝恢复出院以后,不愿再回到小雷家和市里的家,而是去了杨巡的老宅住下,每天上山砍柴劈柴,就可以干上一整天,这时的雷东宝或许才真正想明白了这走过的二十年风云变幻,为什么起初大家都拥护他,以他为中心?为什么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而现在的小雷家已经变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再无一言堂。

当一个企业初创时,需要像雷东宝这样有气魄果断的人来拍板,因为每一步发展毫无先例可循,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若人人都束手束脚,又怎么去发展,又如何知道这条路是否可行。

“雷东宝终于明白一个道理,事情不做,永远没有机会,事情做了,机会自己找上门。”

当企业在迅猛发展的时候,雷东宝在识人用人上面,的确非常懂得抓大放小,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因此,他在作为一把手时,他放权给合适的人去做,而他不用管事,只需要管好人就行。连老猢狲那样的奸人他都能用得好,可见,雷东宝能将小雷村带出去也是有他过人的一方面。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味地盲目扩张,负债太高的飞速发展便是随时埋了一颗炸弹,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无论是对最高决策者的管理水平和知识底蕴,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若不能与时俱进,让自身的学习力与敏锐度跟上市场的发展,而是一味凭经验和过往的功绩说话,只能是雷东宝最终这样的下场。

梁思申和外公,还有宋运辉一行人看到小雷村现在发展的规模,就已经看到了雷霆的本质和雷东宝的个性,这种忧患和爆雷是迟早的事,只是当局者雷东宝却永远是迷,沉浸在里面不自知。

外公说:“让雷东宝赶紧以住院为借口到上海来,还可以保他一世英明。小雷家已经救不回了,现在还没有死彻底,只有瘟生才愿意帮他。”

雷东宝的一生早已与雷霆融为一体,那是他像养孩子一样从一手创办到茁壮成长起来的,可是,却又被他曾经带出来的一帮人赶下了台,搞得众叛亲离,就好像外人都能看出,是雷东宝在阻碍成长起来的雷霆,而非雷霆不行,只是雷东宝跟不上雷霆的发展了而已。

当一个舵手在发展中迷失时,该如何去带领这艘大船航行,该如何在权力的光环下认清现实与自身的局限,又该如何去取舍与变通,这才是真正考验一个管理者的水平与气度。

就好像雷东宝手下极擅长养殖业的忠富最先看清一切真相,最先离开小雷村自己单干,雷东宝几次三番请他回去他都拒绝了,这样一位大智若愚的人说的一番话,才是最清醒的人:

忠富说:“不瞒你说,红伟,我心里有两个字:踏实。我扩张得虽然不快,可是一步—步都是看准市场需求走来,每一步走出去,我都是心里有底。不像过去,别看老大的沼气池很噱头,还全市第一家养牛蛙养罗氏沼虾弄得轰轰烈烈,可我一直提心吊胆,总是摸不准书记决策的准头。好像是遮住眼睛做事,蒙对一个是—个,没有延续性的规划,没有可预见的长远。可是我这话跟书记没法说,一则他不会听,二则他做的事好像总是抓大牌,总是抓对牌。我只有出来做自己的,起码落个心里踏实。你信不信?我的规划都可以延伸到三年后。”

出了问题,先自保,不要愚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