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对话《大国空巢》易富贤:中国停止计划生育都无法“维持现状”

2023-12-13 12:10 来源:网络 点击:

对话《大国空巢》易富贤:中国停止计划生育都无法“维持现状”

导读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川观君对话人口专家易富贤先生,深入解读这一政策。

易富贤简介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学士和药理学硕士、博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威斯康星医学院博士后。2002年起为威斯康星大学妇产科研究人员。

从2000年开始研究中国人口问题,提出“不停止计划生育更待何时”,反思计划生育政策。2007年在香港出版《大国空巢:走入歧途的中国计划生育》,新版《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于2013年3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

【面对面】

政府能控制人口增长,但不能促进人口增长

Q: 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计划生育问题的?

A: 我是2000年开始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2004年明确提出“不停止计划生育,中国还在等什么?”这一说法。

Q: 我们国家当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背景是什么呢?仅仅是因为增长太快吗?

A: 1980年之所以实行一胎化政策,是因为当时经济仍然落后,误以为是因为人口太多。预测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人口会无限增长,将在2050年增加到40亿。其实即便彻底废止计划生育,中国人口也只能达到16亿,今后还要减少。

中国1980年的时候已经到了经济增长的结构了,当时即便不实行计划生育,经济仍然会高速增长,并且增速会更快。比如印度的发展水平落后中国十多年,现在经济也是以8%左右的速度在增长。

Q: 从人口学角度来讲,政府真的能够有效控制人口的增长吗?

A:政府确实能控制人口增长,但不能促进人口增长。伊朗就是因为计划生育,导致生育率下降,低于周边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

中国各地对计划生育的执行力度也影响生育率。政策实行得比较严的地区生育率确实比较低。比如湖南省新晃县、贵州省玉屏县是两个比邻的侗族自治县,民族构成、经济、文化、民俗、人口政策一致,但是湖南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力度比贵州大,2000年、2010年新晃县的生育率只有1.75、1.61,而玉屏县为2.05、2.49。

还有伊朗、韩国、新加坡等实行过计划生育

Q: 伊朗在2012年废除了他们的“计划生育”。世界上除了中国和伊朗,还有那些国家或地区,也搞过或正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他们的结果怎么样?

A: 伊朗是在1989年实行提倡二胎的计划生育,导致生育率从5.0以上的高水平下降到2005年的1.8;2005年后就开始鼓励生育了,但是生育率仍然没有回升。

台湾、韩国、新加坡在1960年代也实行过提倡二胎的计划生育,导致生育率过度下降,1980年代后相继出台鼓励生育政策,但是目前生育率只有1.0-1.2。

人口结构的老化可能会影响GDP增长率

Q: 这么多年计生导致的人口断层,会带来哪些问题?

A: 由于人口结构的老化,我预测中国的总GDP增长率将是从2015年的7.0%下降到2018年的6.2%、2022年的4.7%、2027年的2.8%、2030年的1.8%、2040年的0.4%、2050年的-0.14%。

可以说,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尤其是1990-2000年生育率从2.3跳跃性下降到1.22)奠定了中国今后长期经济衰退的人口学基础。

中国今后可能是倒金字塔人口结构

Q: 中国现状面临严重的光棍危机,前段时间,还有“专家”建议大家一妻多夫。对于中国当前的人口结构现状,您能简单的谈一下有什么特点和危害吗?

A: 2010年0-4岁人口、20-24岁、40-44岁,美国分别为2044万、2186万、2121万人,印度分别为1.21亿、1.12亿、0.74亿人,中国则分别为0.75亿、1.27亿、1.25亿人。

美国人口结构是柱状形,印度是正金子塔型,都是稳定的人口结构;而中国今后将是高度不稳定的倒金字塔人口结构,必然导致不稳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危害因此是必然结果,比如性别结构不稳定,导致光棍危机;年龄结构不稳定,导致劳动力“额外过剩”,导致现在的就业压力和今后的老年化压力。

而所谓的光棍解决办法——“一妻多夫制”,则将造成更多伦理危机,导致生育率下降。

预计补偿性出生期间,每年多生200多万人

Q: 我们知道,在全面开放二孩之前,单独二孩政策的效果并不如预期般显著,有什么原因吗?现在的全面二孩政策,对目前的低生育状态,会带来明显的改变吗?

A: 出台单独二孩政策前,有人预测单独二孩每年会多生200多万人。但是2014年只多生几万人,2015年也只多生30多万人,几年累计只多生不到80万人。

这个预测高估了人们的生育意愿,也高估了人们的生育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孕和生育障碍率不断增加,比如30-34%妇女的生育障碍率为14%,而35-39岁为19%,40-44岁为47%了)。

Q: 您认为这次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会让中国那些群体受益?

A: 单独二孩受益人比较少,主要是老城市人。这次政策受益面比较广。对新城市人(农村出生的)和一些农民来说,获得了生育机会;对另一些农民来说,他们原本没有政策也会超生的,全面二孩只是避免了罚款,但是并没有增加孩子数。

因此这次全面二孩申请数虽然多一些,但是由于包括了很多原本会超生的农民,因此实际多生人数其实并不多。我估计补偿性出生期间,每年只会多生200多万人,加上正常1.2左右的生育率,那么总和生育率应该只有1.5,而不是国家卫计委预测的2.0。

将人口当成财富,那么母亲是“财富制造者”

Q: 开放生二胎是好事,但是生二胎后的教育、医疗、养育成本等一大堆问题您认为应怎么解决?

A: 人口政策调整只是第一步,今后还需要有配套的经济政策才行。

Q: 在放开政策前生育的二胎,您认为应如何处理?

A: 我认为应该豁免各类党政处分和超生罚款,国家每年用于计划生育财政投入1000亿,而征收到的社会抚养费才200多亿。国家不能与小老百姓斤斤计较。

Q: 是不是每家都会去生2胎,预测2.0的生育率可能达到?

A: 中国即便停止计划生育,都达不到每次的“维持现状”的预测。

Q: 请问您怎么看二胎政策下的女性权益问题?

A: 中国的现行政策是将人口当成负担,那么母亲就是“负担制造者”,是没有尊严的,权益是得不到保障的。

现在虽然是全面放开二孩,但是仍然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仍然是将人口当负担。只有彻底废止计划生育,并开始鼓励生育,将人口当成财富,那么母亲是“财富制造者”,就必须调整整个经济和法律体系,保障妇女权益。

现在的政策看起来是男女平等,其实是对妇女是不利的,一方面因为生育和哺乳少,导致妇科疾病(如乳腺癌等),一方面导致妇女老无所养。

女人比男人长寿6-7岁,并且通常丈夫比妻子年长几岁,男人老的时候还有妻子作伴,而女儿如果缺乏孩子,晚年将孤苦地生活很多年。

Q: 最后一个问题:说说您理想中的中国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吧。

A: 一个正常的社会是主流家庭有三个孩子,部分家庭有一两个,部分家庭有四五个、甚至更多孩子。如果主流家庭不能生、不愿生、养不起三个孩子,说明经济和社会制度出了问题。

当人们感觉大多数人有三个以上孩子时,生育率才勉强达到更替水平。美国有很多生育十多个孩子的家庭,但是近年生育率只有1.9。

整理编辑/糖二公子

来源/天涯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