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蒋介石孙媳蒋方智怡,凭什么否认蒋家后人认祖归宗,称看日记说话

2023-12-13 06:58 来源:网络 点击:

蒋介石孙媳蒋方智怡,凭什么否认蒋家后人认祖归宗,称看日记说话

蒋家后辈中有一位女强人,那便是蒋经国小儿子蒋孝勇遗孀蒋方智怡,她育有三子,在蒋家的地位是无可质疑的,她捍卫蒋家声誉的作风也相当鲜明,因此一直以来都扮演着蒋家新闻发言人的角色。

蒋方智怡,原名方智怡,1949年出生于台湾高雄,籍贯浙江杭州,是前台湾国道高速公路工程局局长方恩绪最小的女儿,1973年,方智怡与蒋孝勇结为连理,从此正式踏入蒋家大门,开始冠夫姓,当年蒋方智怡凭一张丰腴的圆脸通过蒋介石和宋美龄的“面试”,因为这样“像一个大家闺秀”,进入蒋家后,蒋方智怡不负长辈期待,一直尽力扮演蒋家孙媳的角色。特别是在男人们都离世后,她出来顶门立户,全力捍卫蒋家的声誉利益。

其中,蒋方智怡旗帜鲜明地捍卫蒋家声誉的突出事件,便是反对自称是蒋家后人的认祖归宗一事,她在接受采访时,对着媒体明确表示“蒋家没他这个人”,并呼吁“不要把一些人的光环戴在自己头上”,还多次表示对他的一些举动“无法认同”。那么,蒋方智怡是凭借什么提出异议的呢?

她的杀手锏那便是自己的手里保存着两蒋的日记。而且声称:两位先人的日记,是从不间断地非常诚实地把他的一生记载下来的。如果有错,他承认,并且告诉自己要改。她将日记存在美国一所大学档案馆里,原因是日记时间久了,纸张非常脆弱,需要技术性细腻处理,只有这里的技术才能妥善保存,同时,她遵照先人自己的决定,陆续公开内容。其中蒋经国有一则日记这样写道:

梦见亡友继春,与其并坐于河边之大树下,虽未讲话,而梦中之所见,有如在生之时一样,醒后追念往事甚久。后安、继春、季虞皆为余最知己之友,而今已先后死亡。继春为人忠厚,生性朴素,为一最难得之干部。

他在生时曾与章姓女相识,未婚而生孪子,当在桂林生产时,余曾代为在医院作保人,后来竟有人误传此孪子为余所出。后来章姓女病故,现此二孩已十有余岁,为念亡友之情,余仍维持他们之生活,并望他们有如其父一样的忠心,为人群服务。

蒋经国的这一则日记,直接否认章亚若所生双胞胎与他有关,还明确指出双胞胎的生父是他的老朋友王继春。当初带这两个孩子去台湾,并且接济他们,并不是因为两个孩子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而是“为念亡友之情,余仍维持他们之生活”。这王继春到底是何许人,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呢?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慢慢梳理清楚一些脉络。

王继春,字颂台,祖籍浙江绍兴,1908年出生于江西南昌新建县。家有兄弟四人,姐姐二人,他排行第六,父亲叫他“六六”,两个嫂子叫他六弟。由于他家境贫寒,靠着亲戚朋友的资助完成了学业,毕业于江西法政专门学校。毕业之后,参加江西的县长考试合格录取,因年纪小而被派到江西湖口县一个码头,负责调运全省粮食进出的工作。

王继春书法

当时,根据省府的规定,每百斤粮食过码头应交国币5丝银文,给工作人员补助日常生活,但王继春没有动用这笔费用,而是如数上交,于是受到省主席熊式辉的刮目相看,认为他是清官,提拔他任省府民政厅、财政厅视察员,宜黄县长等职务。一次省政府派他去查一个贪污案子,有人用钱贿赂他,被他毅然拒绝了。破了这个案子,大快人心,许多人对他称赞有加。其时,他的母亲和两个哥哥去世,他同父亲、两个兄嫂、三个侄女一道活,家境清苦拮据。他廉洁奉公的品质得到了赞赏。

王继春长年在外奔波,忙于工作,偶尔回家,全家就开心得像过年一样。他谈笑风生,语言幽默风趣,让家里充满笑声。那时全家(王继春的父亲、两个嫂子和几个侄女)因躲日军对南昌的轰炸而逃难到赣南,住在南康县。当时王继春的哥哥(王承缘的父亲)刚去世,家中笼罩着愁惨。平时家中生活清贫,总是吃蔬菜,但王继春回家,两个嫂子会烧好菜招待他。年节时分他会设法带点好吃的东西回家。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刚从苏联回来25岁的蒋经国,接受江西省主席熊式辉邀请,带着苏联妻子蒋方良一家到南昌,先是担任保安处副处长、青年服务团学员总队队长。随着日军轰炸南昌,随后蒋经国调任江西第四行政区(赣南地区)行政专员兼保安司令,同时,熊式辉给他推荐了一个助手王继春,那时蒋刚主政赣南,年少气盛,想实在地作为一番,除赣州市区,他想在一些县树立样板,便任命王继春任上犹县长。当时的上犹情况复杂,是个闭塞山区,地瘠民贫,民性强悍。

没有想到王继春上任后,一度根治了上犹的“烟、赌、娼、匪”四大严重影响社会安定的风气,政绩卓著,民众中威望很高,教育也办得很好,非常受到蒋经国的青睐,曾经多次来到上犹,对他加以鼓励。也正是这一阶段,蒋经国看到已经32岁的王继春还是孤身一人,于是便有了成人之美的想法,他觉得已经丧偶的赣州专署秘书室助理章亚若刚好合适。

章亚若,江西南昌人,就读于教会创办的南昌女中,她长相一般,但是性格开朗,时尚新潮。她经常外出跳舞、聚会、看电影、唱新戏、游泳等等。就在她15岁时,由家人包办被迫与远房姻亲、时年18岁的南昌高等法院法官唐英刚结婚,随后生下两个儿子,不料,就在她23岁那一年,丈夫唐英刚不幸身亡,成了一名年轻的寡妇。

抗战开始后,南昌沦陷,章亚若一家四口逃难到赣州,住进大新开路42号。听说青干班招生,毅然报名三青团青干班第一期受训,后因会演文明戏和写文章,调到专署工作,就在这个时段,也就是蒋经国与挚友王继春忙于搞政绩的时候。也便有了蒋日记中记载的王继春与章姓女子未婚而生孪子的故事发生。

没有想到的是,章亚若在桂林医院里生下一对双胞胎后,随后发病,并病情恶化,救治不及而死,终年29岁,后安葬桂林东郊的凤凰岭下,从此章亚若人间消失。

然而,更为不幸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年仅仅35岁的王继春积劳成疾,住进省立医院,因一贫如洗,只能变卖家当治病。几个月后病逝,安葬于赣州郊外的赣县,在王继春的追悼会上,蒋经国声泪俱下,称失去了左膀右臂,还写了好多署名文章对他进行悼念。随后也就有悼念亡友之情,照顾两个孩子的事。

至于认祖归宗一事,有人对蒋经国这一则日记解读,认为是避免自己的私生活,被政坛上的敌人利用以此“做文章”攻击自己,于是便“否认”私生子的身份;二是顾全原配蒋方良情分,加上家族利益上的考量多方权衡之下才“出此下策”,以否认私生子的传言。

不过,逝者已矣。此事的当事人已经全部去世,人们再也无法获悉事情的真相,而其后人蒋方智怡否认蒋家后人的身份,在她的眼里,这则日记就是铁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