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军统局三任正局长:都挂着上将军衔,为什么每年只在愚人节出现?

2024-06-14 21:15 来源:网络 点击:

军统局三任正局长:都挂着上将军衔,为什么每年只在愚人节出现?

戴笠不是军统局正局长,从来就不是,而且是辞世后才追授陆军中将,在这一点上他远不如继任者毛人凤——毛人凤后来从保密局副局长转正,并且生前就获得了二级上将军衔。

毛人凤接手军统大权之前,只是该局主任秘书,论其能力,跟戴笠相差十万八千里,但却是名正言顺的保密局局长,二级上将的军衔是实授而不是加衔,这个级别甚至高于前两任军统局正局长。

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军统局局长一直由老蒋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兼任,这个位置上先后坐了三个人,他们的最后军衔,是中将加上将衔贺耀祖、中将加上将衔钱大钧、陆军二级上将林蔚。

关于这三位挂上将衔的军统局正局长,还流传着一个笑话:这三位上将局长,每年只在愚人节那天出现一次,再往后,中小特务就连他们的面都见不着了,以至于很多人只知道军统局属于戴老板,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什么贺局长、钱局长、林局长。

为什么少将副局长戴笠一手遮天,三位上将正局长却成了愚人节局长?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聊的话题。

军统局三任正局长都挂了上将军衔,比正授少将而挂中将军衔的戴笠(当副局长的时候连少将也不是)高得多——当时将官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二级上将的肩章有三颗五角星,一级上将是四颗星,特级上将有五颗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星上将、四星上将、五星上将。

按照佩戴军衔来看,贺耀祖、钱大钧、林蔚、毛人凤都是三星上将,毛人凤后来成为保密局正局长,当然是当时最大的特务机构的大老板,《风筝》中的鬼子六郑耀先只是个上校,是没资格用戏谑的口吻称毛人凤为“毛座”的——连资历极深的少将沈醉在毛人凤面前也是规规矩矩,就更别说既没当过八大处处长,也没当过甲种省站站长的郑耀先了。

实事求是地说,毛人凤虽然当上了挂三星上将军衔的毛人凤,权力还真没有挂两星中将军衔的戴笠大——军统改为保密局,编制大为缩水,连财力也是大不如前——戴笠从不向上面要一分钱经费,挥金如土却能有盈余,而毛人凤经营的保密局,上面不给拨经费就得停摆。

说到戴笠的权限和能力,咱们就得回到开头的话题:那三位挂着上将军衔的军统局正局长,为什么只在愚人节那天出现在军统局一次?

现在大家都知道,愚人节是公历4月1日,八九十年前的人们也知道,但不知为什么,戴笠跟徐恩曾分家单干,偏偏选在愚人节这一天,也就是1938年4月1日“开张营业”,并将这一天定为成立纪念日,隆重举行“四一大会”,也只有在这一天,先后任军统局局长的贺耀祖、钱大钧、林蔚才会出现在军统局,“听取”副局长戴笠的工作报告,会议结束,连晚宴都不参加就匆匆离去,以至于有人戏称这三位上将为“愚人节局长”。

贺耀祖、钱大钧、林蔚之所以心甘情愿地当有名无实的“愚人节局长”,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当时抗战艰难,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要维持五万多人的庞大特工队伍,自然需要一笔庞大的开支,而这笔钱,只有戴笠能弄到——不是从老蒋要,而是自己筹措。

原军统局第八处(总务处)处长、保密局云南站少将站长沈醉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戴笠死后,老蒋很担心继任者能不能像戴笠一样,把戴经营了十多年的这个庞大集团很好地领导起来继续为他效命,尤其是这个集团今后庞大的开支怎样支付。戴笠在世时,这笔惊人的巨款,大部分是自行筹措,其中还包括到敌占区使用伪币……”

戴笠能花钱,也能赚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比如沈醉在上海当行动组组长的时候,每月薪水就是二百大洋,刺杀一个汉奸,奖金五百到三千大洋——那可是实实在在的银元,八百银元能在北平买一个四合院(鲁迅),乡下的耕牛,三块银元就能买一头!

戴笠如何赚钱,细节还是不说为好,反正他用赚来的钱,在敌占区“收购”了大量汉奸人头,连他的竞争对手邓文仪后来也不得不感叹:“我对特工到底是外行,太不行了,现在要的是希姆莱,只有雨农够格,我只有甘拜下风。”

邓文仪曾经想过要当军统局局长,也曾出现在老蒋的备选名单上,这个名单上原本有五个人,而戴笠是排在第五位的:第一位,黄埔一期生邓文仪,湖南人;第二位,黄埔一期生桂永清,江西人;第三位,黄埔二期生郑介民,海南人;第四位,黄埔三期生康泽,四川人——如果康泽真当了军统局局长,到了功德林,日子可能就没那么好过了。

排在第五位的是当时只有上校军衔的戴笠(1945年3月8日才跟孙立人一起由陆军少校实授陆军少将),是黄埔六期生,有人说他根本就没毕业,但是戴笠有一个其他四人不具备的优势——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府江山县保安乡。

除了念及同乡之谊,老蒋还特别欣赏戴笠的以下特点:对特工活动有非凡的悟性;对老蒋的心理善于揣摩和体验;执行任务坚决、不讲价、没有杂念;精明强干、忠诚、易驾驭;对异己残酷打击不手软;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对三教九流都熟悉。

经过多年考察,老蒋认为戴笠是可以信任的特工首脑,这就跟嘉靖皇帝用陆炳当锦衣卫都指挥使一样,只有信得过的人才能担当这一重任。

戴笠实际负责的军统很快就超越了徐恩曾负责的中统(徐也是副局长,一直也没有转正),而且基本不朝老蒋要钱,因为军统有自己的“买卖”:军统不但办了四十多个培训班,还建了一个有一千多张床位的医院,还开办了大量印刷厂、图书馆、工厂、招待所、银行,他组建的庞大汽车队,主要负责在敌我双方之间跑运输——轮子一转,黄金千百万。

读者诸君可能还记得当年有一种看着很怪异的精锐部队——交警总队。这个交警总队从来不指挥交通,但却配备了全部美式装备。在各地有二十多个交警总队,总数二十多万人,排长以上军官全由军统特工担任,也就是说,除了五万多专职特工,还有二十多万精锐部队直接归戴笠指挥——他后来想当海军司令,这二十万“交警”,是可以一夜之间变成海军的。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贺耀祖、钱大钧、林蔚为什么甘愿当“愚人节局长”了:那么大一个摊子,不是谁都能管好的。沈醉在回忆录《军统内幕》中这样记录:毛人凤接班之后,对特工进行了大量裁撤和转行(去当军官),“这对过惯了舒服生活,花惯了钱的特务们来说,叫苦连天是自然的,在重庆的特务们,经常跑到祀奉戴笠的‘戴公祠’去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