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请注意!神兽出没,还带着好“巴打”们来啦

2024-08-30 07:53 来源:网络 点击:

请注意!神兽出没,还带着好“巴打”们来啦

快乐的暑假拍了拍你说:‘假期余额:0天’

9月1日,开学日,随着微博话题 #开学第一天 冲上热搜榜一,朋友圈也沉浸在“神兽归笼”的喜悦中,家长们喜笑颜开,内心有种熬出头的赶脚。

虽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是在“神兽归笼”这件事上,全国家长却是戏剧性的统一。

而用一句话表达学生们此刻的心情就是:

快乐千万条,

学习第一条,

作业写不完,

开学两行泪。

此神兽非彼神兽

校园里的神兽时而出笼时而归笼,好不快活,有些地方的神兽则是全年无休佑你平安。

不知道大家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个人闲得五脊六兽的”,意思就是这个人闲得很。这些的“兽”就是古代房屋上雕刻的一些神兽。

在地面向上望去,便是高高的屋脊,在古代,帝王宦官世家不仅要在吃穿用度上刻意区分与自己普通人的不同,更是要在建筑上彰显自己的身份与地位

祠堂庙宇作为文人官家商议政事,文化活动集会的地方,其地位在人们心中神圣不可侵犯,建筑装潢更是气势恢宏。

高高的屋脊上雕刻着的飞鸟走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依次有骑风仙人、龙、凤、狮子、麒麟、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垂兽。在古代,屋脊上建造的神兽也处处是规矩。

屋脊上能有几个神兽,取决于你的官阶身份地位,多了就是僭越。

而最高级别的是皇城故宫的太和殿,十尊神兽齐全,震慑四方。

再看岭南建筑典型代表,陈氏书院,其垂脊上也有神兽——独角狮,它们头长独角,张口翘尾,大眼圆睁,气势雄壮,相貌与常见的大门石狮有所不同。

不过神兽嘛,要不就是像“年”那样逢年过节出来作威作福,要不就是辟邪消灾保平安的象征,显然,陈家祠这只是后者。

从制作工艺上看,此神兽属于岭南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灰塑”,俗称“灰批”,是从砖雕和泥塑两种技艺派生出来的。

根据《宋高僧传》卷十八的有关记载,灰塑在唐僖宗中和四年,也就是公元884年就已经存在。以后,灰塑在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尤以祠堂、庙宇、寺观和豪门大宅用之最多。

灰塑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工艺,能经受住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和烈日酷暑。它不仅具有艺术欣赏价值,还不惧风雨,防虫甚至防火,能够消除岭南传统建筑中的一些弊端。

因此,除了屋顶的独角狮,还有各种祥禽瑞兽,如龙凤、麒麟、蝙蝠、喜鹊、羊等组成的寓意深刻的装饰图案,为世人所观赏赞叹。

天上飞的地上走的神兽都见识了,现在请看水里游的——明石湾窑鳌鱼。

这是明代万历年间佛山霍韬祠堂的脊饰两端的装饰物。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龙之九子之一,鳌鱼吉祥可辟邪,既有独占鳌头之意,又有佑护一方的传统含义。

这只神兽被用作建筑的装饰物,称作“吻”,一般“吻”为龙头形,龙口大张咬住正脊。

鳌鱼由于是一种神化、综合性的神兽,具有龙头、鱼身,因此也是岭南古建筑瓦脊上常见的装饰物。

神兽“巴打”身份大揭秘

*巴打:brother,粤语中称兄弟为巴打

岭南建筑是中国几大古建筑流派之一,有其不可撼动的地位。

神兽这么厉害,自然有一群好“巴打”在其左右,以下几位的身影你是见得多了,但它们的真实身份你了解吗?

最有米——镬耳屋

“镬”指古时一种大锅,镬耳屋因其楼顶两边的山墙形似铁镬耳柄,便被称为“镬耳屋”,是岭南传统广府民居的代表,在江南居民中也被称为“观音兜”。一般为砖木结构,多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

镬耳屋这种山墙结构最直接的功能:一是可以遮挡太阳直射,减少屋内的闷热,二可以挡风入巷,让风通过门窗流入屋内。此外,火灾时,高耸的山墙还可以阻止火势蔓延。

两边山墙的镬耳形状,象征官帽,寓意财运亨通。明清时期唯独有功名的人家才能使用镬耳山墙,在当时这是家境殷实的象征,因此镬耳屋也是明清时期岭南富贵人家的代表。

技术宅——蚝壳墙

明清之初,番禺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蚝,咸水所结,以其壳垒墙,高至五六丈不仆”。由于珠江三角洲盛产生蚝,在古代建筑加工技术成熟之前,生蚝壳会与黄泥、红糖和蒸糯米混合,层层堆叠砌作墙壁。

随着建筑经验的积累,到了清末,传统的双层蚝壳墙逐渐被单一的砖砌泥墙和蚝壳墙瓦顶平房所取代,后者通常被称为“金包银”。蚝壳墙具有稳固外墙、冬暖夏凉的作用,其锋利的边缘还可以防止小偷翻墙入屋。

小有名气——趟栊门

常见于西关大屋的门廊,与矮脚吊扇门(脚门)、硬木大门一起,三扇门组成大屋的三重门扇。趟栊门是一个活动的栏栅,用13或15条坚硬的圆木条(一般为红木或者硬木)组成,横向开合,因此称为“趟栊”。

其他大门不好认,但这横向圆木条组成的门,是西关大屋里特殊得无法忽视的存在。

学成海归——敞廊

其位于建筑主体的一侧,上有廊顶、前有大型立柱支撑、对前方是开放式的廊道,多用于敞廊式商业建筑。其可为顾客和行人遮阳挡雨,提供良好的步行环境,适应商业经营的需求。

岭南传统骑楼便属于敞廊式(OPEN ARCADE)商业建筑,其直接的来源是外廊建筑(瑞士首都伯尔尼的商业骑楼建筑,近代西方的商业建筑立面成为岭南骑楼借鉴的对象)。由于广州既炎热高温,又潮湿多雨,因此这种独特又实用的结构在商住两用的骑楼里被广泛应用。

退隐江湖——天井

是指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或者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原指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上缘由屋顶四向的屋檐或墙壁组合构成,下底铺地面积大于井口,凿内池、留沟防、设路障、置盆栽,具有集水、纳阳、通风、透光、采光、消防等多种建筑功能,方便采光和移目换景。

天井的存在感不怎么高,但在传统建筑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现代建筑风格和技术的转变,天井渐渐退出了大众的视野。

-end-

广东旅游出版社

广州文旅融媒体中心出品

统 筹 | 蔡 璇

文 字 | 黎懿君

图 片 | 大善人

排 版 | 黎懿君

一群恋广迷广的新广老广,

期待和你一起走进老羊城,

发现新花城

漫享广州,去广州是会上瘾的

欢迎赐稿,欢迎来搞

本文图片、文字均为原创,版权归“漫享广州”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发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