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八卦网 > 杂谈 > 正文

​传奇商人徐增平,倾家荡产买航母捐给国家,破产后生活现状如何?

2024-09-14 12:18 来源:网络 点击:

传奇商人徐增平,倾家荡产买航母捐给国家,破产后生活现状如何?

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为方便与您分享,可以点个“关注”哦~

我国第一艘服役的航母一一辽宁舰,是由前苏联研制的“瓦良格”号改良而成的。

而当初为了将这艘航母献给祖国,爱国商人徐增平可是费了大力气。

他跑到前苏联,历经多次谈判,终干花费1亿美元买到手,在归国路上还遭遇了拦截!

因为买航母耗费巨资,回国后徐增平公司直接破产。

为了感谢徐增平,解放军上将亲自为他题了字。

如今的徐增平过得怎么样呢 ?

千万身家的退役军人

徐增平是山东青岛人,1952年出生。

17岁的时候参军,后来到了广州军区体工大队,曾经还是一名篮球运动员。

徐增平于1983年退伍,军旅生涯14年。

退伍后,他开始在香港经商,赚得了数千万元。

虽然自己已是家财万贯,但徐增平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他身上最大的闪光点,就是他浓浓的爱国之情。

成为商人之后,徐增平也不忘报效祖国,他凭借自身的影响力,担任过中国体育协会在香港的领导。

不仅如此,在香港回归时期,他还在中英两军交接的过程中,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瓦良格号跌宕的命运

不过,即使徐增平有这么多光辉事迹,但是一提起他的名字,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他不惜倾家荡产,也要为祖国买下“瓦良格”号这件事。

“瓦良格”号于1985年,在苏联黑海造船厂开始坞内建造。

这艘航空母舰是苏联第二艘“库兹涅佐夫元帅级”(库兹涅佐夫:苏联二战时期的苏联海军最高司令)的航母,是集当时苏联科技发展成果的大成之作。

但1991年,苏联解体,而“瓦良格”号的建设才进行了一半。

随后,瓦良格号被分到乌克兰的名下,不过苏联的很多核心技术都留给了俄罗斯。

伴随着苏联解体带来的经济衰退,乌克兰已经无力继续支付瓦良格号后续的修建费用,更别说一艘航母后期的维护费用了。

当时瓦良格号的建造已经完成了近7成,仅剩下最后的收尾工作。

但根据估算,想要完成这最后的收尾工作,预计还需要2亿美元的费用。

对于财政紧张的乌克兰而言,2亿美元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所以,深思熟虑之后,乌克兰迫于情形,决定将“瓦良格”号出售。

1995年,乌克兰和俄罗斯进行了多次交涉之后,瓦良格号最终退出了俄罗斯黑海舰队的编制,正式成为了属于乌克兰的航母。

之后,乌克兰放出了要出售“瓦良格”号航母的消息。

但一艘航母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是不容小觑的。

乌克兰怕出售瓦良格号会造成另一场战争,毕竟当时整个世界的国家,都处于二战后的休养生息阶段。

如果因为航母引发战乱,那么乌克兰将会背负上千古骂名,遭到世人和国际的谴责。

正是因此,乌克兰制定了许多限制买家的规则。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禁止任何人以国家名义购买,也不允许买家用于军事领域。

消息一经发出,便引起了全球轰动。

几十个国家都对这艘航母有兴趣,这其中就包含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海上大国。

中国海军对于航空母舰早就有兴趣,不过碍于当时我国国力薄弱,造船业落后,水平低下,根本造不出航母。

中央军委在当时也是说“先不搞航母,和苏联一样,把精力放在潜艇上。

所以,在乌克兰发出售卖“瓦良格”号的消息之后,我国海军内部的轰动是十分巨大的。

历代海军领导对于航母都非常的重视,认为航空母舰是海上军事力量的重中之重,也是大国海军的重要标志。

同时,中国如果要在西太平洋维护国家利益,航母是必不可少的军事力量。

贺鹏飞是贺龙元帅的儿子,他于1982年从装备部调到了海军,任海军副司令,主要负责海军装备这一方面。

贺鹏飞一直想要继续中国海军的航母事业,听到乌克兰要卖航母时,他认为这是一个能让我国拥有第一艘航空母舰的机会。

很快,他就开始张罗购买航母的相关事宜。

不过乌克兰不允许军队购买,而当时的中国海军高层也不允许购置航母。

重重阻力之下,军方只好找代理人出面。

1998年,徐增平接到了贺鹏飞的电话。

购买瓦良格,困难重重

贺鹏飞在电话中提出了一个徐增平无法拒绝的要求:

“海军要买航母,你能不能去一趟乌克兰?”

听到这句话之后,徐增平立马反应了过来。早在1997年,徐增平就在一则报纸上看到了乌克兰要出售瓦良格号的消息,这令他非常激动。

瓦良格号对于中国来说是意义非凡的,非常具有研究意义。而爱国主义商人徐增平,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贺鹏飞的请求。

徐增平首先花费600万在澳门注册了一家娱乐公司,并对外宣称购买航母是为了旅游和娱乐用途,想要在船上开设公海赌场。

随后,徐增平又开始了在娱乐行业的生意,把假变为真,稍稍打消了乌克兰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顾虑。

紧接着,徐增平在1998年春节前,带着200万美元的保证金和公司证明文件,来到了乌克兰进行瓦良格号的购买谈判。

不过,谈判进行得并不顺利。

徐增平不仅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还需要跟造船厂、乌克兰政府以及招标委员会打交道。以证明他的购买意愿以及实力,更是要打消西方国家的疑虑。

但远在乌克兰的徐增平,与当地人的沟通都是一种问题。

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要怎么获得造船厂和乌克兰政府代表的信任,就成了一个问题。

此种情况下,喝酒也就成了拉近双方关系最好的方式。

徐增平曾和黑海造船厂厂长在10分钟内连续喝了6斤白酒,取得了对方的信任。

最终,乌克兰方面给出的价格是1800万美元。

事情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徐增平还是不满意。

既然已经买下了航母,为何不把图纸一起买下来呢。

起初,乌克兰政府是坚决反对将图纸出售给徐增平的。

不过好在在徐增平多次交涉下,乌克兰还是松了口,答应以2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图纸。

这一下,瓦良格号的售价就涨到了了惊人的2000万美元。

然而,就在双方达成协议之后,乌克兰又出尔反尔。

告知徐增平,瓦良格的拍卖会会在两个月后举行。这让徐增平刚落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不过好在规则变更突然,而徐增平自然就成了拍卖会现场唯一一个手续齐全的人。

最终,他还是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成功中标。

1999年7月,一家荷兰拖船公司接下了瓦良格的托运委托。不出意外的话,瓦良格号仅需要两个月就能到达大连港。

可瓦良格号却在托运途中,遇到了许多阻碍。

瓦良格号回国之路依旧坎坷

瓦良格号穿过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时候,土耳其政府在“第三国”的压力下,拒绝瓦良格号通过海峡,强行命令其返回黑海。

而土耳其当时给出的理由是海峡狭小,瓦良格号体积过于庞大,在此通行可能会影响其他船只的通过。

土耳其给出的这个理由时完全站不住脚跟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每天通行的船只无数,其中也不乏比瓦良格号体积更为庞大的船只。

土耳其这么做的原因,无非就是想阻止瓦良格号回到中国。

而在瓦良格号被土耳其截停期间,徐增平还要为此支付巨额的停靠费用,和拖船公司的费用。

最后,我国驻土耳其大使亲自出面与土耳其进行协商。迫于压力,土耳其最终也只得放行,但依旧提出了许多强人所难的条件:

缴纳10亿美元保证金,拖船数量必须翻倍,20条安全协议等。

2001年11月1日,我国与土耳其终于完成了最终的谈判。

瓦良格号也在2002年3月3日抵达了大连港。

而瓦良格的这场原本只要2个月的旅程,最终用时接近3年。

徐增平站在大连港码头上,看着远方缓缓驶来的瓦良格号。

它像一个远游的朋友,历经多年终于来到了中国的怀抱。

爱国商人现状如何

历经一番周折,瓦良格号终于回到了祖国,在这几年中,徐增平为了买下瓦良格号动用了十几亿美金。

而他也没有像之前说的那样,把瓦良格号改造成海上综合娱乐设施。

而是在第一时间移交给了国家。

同时,在航母到达第二天,他便把之前成立的创律公司注销了。

因为这所公司本来就是为了方便购买航母才成立的。

如今目的已经达成,而徐增平也花销太多,无法维持公司的经营,只好宣布破产。

不仅如此,徐增平还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期间,捐助了2亿元的科学研究基金,为国家培养更多科研人才。

2013年8月,徐增平一家受邀登上辽宁舰参观。

当他踏上辽宁舰的那一刻,徐增平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为了感谢这位爱国商人的付出,我军还送给徐增平一艘辽宁号的模型。

如今就摆在徐增平的办公室中,他说这是他一生的骄傲和荣幸。

之所以觉得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

徐增平在祖国需要他的时候站了出来,不惜倾家荡产也要为国奉献,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他的事迹也告诉我们,无论一个人是何身份,是何职业,只要心中有一颗爱国之心,总会有报答祖国的机会。